五十虛歲,是知天命的歲數(shù),很多古代官員快到了致仕的年齡,身處亂世的劉基卻迎來了仕途的春天。
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在朱元璋再三盛邀下,五十歲的劉基正式出山,成為朱元璋的謀臣。初次會面,劉基獻上精心準(zhǔn)備的《時務(wù)十八策》,詳細分析時局。他為朱元璋帶來一幅堪比“隆中對”的戰(zhàn)略圖,那就是先解決頭號勁敵陳友諒,再回頭消滅胸?zé)o大志的張士誠,最后北上掃蕩元朝剩余勢力。先強后弱,各個擊破,一舉可定乾坤。朱元璋激動地說:“為天下屈老先生也!”
朱元璋繼而拜劉基為軍師,賜寶劍,令三軍皆聽命于劉基。在軍師位置上,劉基展現(xiàn)出非凡的才智,戰(zhàn)局往往在他的掌控之間。朱元璋曾經(jīng)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朱元璋眼里,劉基就是張良再世。
元末群雄逐鹿的走勢完全按照劉基預(yù)想的方向發(fā)展。從公元1360年至公元1368年,劉基輔佐朱元璋先后剪滅群雄,長江以南盡歸朱元璋集團所有。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后人將劉基與西周姜子牙、西漢張良、三國諸葛亮譽為古代四大軍師。這四人都是運籌帷幄的軍事戰(zhàn)略家,也堪稱立德、立功、立言的歷史完人。若以“三立”評判四人高下,劉基不僅是道德楷模,且輔助主公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立言更是一枝獨秀,留下了《郁離子》《春秋明經(jīng)》《覆瓿集》等多部著作,為有明一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詩人。
在民間,百姓或許不知道劉基是誰,但一說起劉基的字——伯溫,幾乎是婦孺皆知,那是老百姓眼里精通陰陽、能夠呼風(fēng)喚雨的風(fēng)水大師。以至于民間還流傳著一部假托劉伯溫之名所寫的《燒餅歌》。在這部奇書中,人們賦予了劉伯溫上下各知五百年的神力,通過這部書,劉伯溫成為人們心目中既智慧又玄幻的神人。
平定天下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耐人尋味的是,劉基僅封了個誠意伯,而且還是補封。功勞在劉基之下的后勤總管李善長功列第一,封為韓國公,俸祿4000石,是劉基俸祿的十幾倍。即使在伯爵中,劉基的俸祿也是最低的。開國前后劉基為什么會有截然不同的境遇呢?
朱元璋稱帝后,首先要物色宰相,劉基不貪功、不謀財、不好色,在時人眼里,當(dāng)然是最佳宰相人選。然而,劉基看起來沒有明顯缺點,實則缺點異常明顯:一身全功,名望熏天,敢于觸怒龍鱗,甚至影響到了皇帝的威嚴;性格過于耿直,在工作上無法通融曲圓,常常不顧同僚的情面;剛強不阿,嫉惡如仇,讓眾多官僚非常忌憚,許多人欲除之而后快。
在朱元璋看來,劉基本事太大,把他放在宰相位上,自己一百個不放心。他更喜歡平庸的李善長,領(lǐng)導(dǎo)說怎么干就怎么干,沒有突出貢獻,也沒有明顯過錯。劉基只得了一個御史中丞兼太史令的閑職。很明顯,朱元璋只想把劉基當(dāng)成一桿道德標(biāo)尺供著,并不給與他參與朝政管理的權(quán)力。
作為一個權(quán)術(shù)家,朱元璋擔(dān)心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勢力過于龐大,時而扶持以劉基為首的浙東集團,劉基成了制衡李善長的棋子,更加成為眾矢之的。
李善長被誅后,胡惟庸成了宰相,成了淮西集團的首領(lǐng),他誣告劉基占了一塊王氣之地修墓,盛怒下的朱元璋下旨罰沒劉基的俸祿,并監(jiān)視居住。
一個嫉恨的皇帝時刻盯著他,一個記仇的宰相時刻算計他,天地再大,也不過是一個巨大的囚籠,劉基困在其間無法動彈。
1375年,劉基在貧病交加中悄然過世,結(jié)局固然悲涼,但比起遭到殘酷鎮(zhèn)壓的功臣,好歹也是壽終正寢。而李善長、胡惟庸、藍玉等人則落得個千刀萬剮、滿門抄斬的下場。
大明開國功臣絕大多數(shù)身首異處,只有區(qū)區(qū)幾人逃過這場浩劫,劉基是其中的一個。這位薄情的皇帝對劉基算是手下留情了,這從側(cè)面佐證了朱元璋只是防備劉基,并沒有真正加害他的意圖。
劉基確實是幸運的。身在元朝時,劉基的仕途一挫再挫,始終在小吏小官的位置上廝混。他幸運地搭上朱元璋集團的快車,找到了賞識自己的領(lǐng)導(dǎo),輔佐朱元璋成功地改換天地,成就了一代帝師的美名。
劉基在幽暗的歷史通道中等了一百四十多年,終于得到遲到的正名。明正德八年(1513),朝廷追贈劉基為太師,謚號文成。武宗皇帝親自為劉基祠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
占事考詳,明有徵驗,開國文臣第一;
運籌畫計,動中機宜,渡江策士無雙。
到了嘉靖十年(1531),劉基得以配享太廟,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劉基,終于功德圓滿。
文臣第一,這是歷史公認。策士無雙,作為朱元璋第一謀臣,劉基輔助朱元璋再造了乾坤,可以說無出其右。這里的策士精準(zhǔn)地道出了劉基擁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但與精通權(quán)術(shù)的朱元璋相比,妙計安天下的劉基毫無對策,與一眾權(quán)臣相比,能掐會算的劉基也毫無算計,“策士”二字對劉基來說既是鐵定的事實,也是無情的幽默。
(摘自《溫州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