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大地被籠上了一層溫柔的光芒。我漫步于公園的小徑,遇到一只驚慌躲閃的松鼠。它匆忙逃跑的每一步,似乎都跳在了我的心上,與我心里另一只松鼠的影子漸漸重合……
那只巴掌大的小松鼠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我家小院時,看上去十分瘦削。我對這個“小客人”心生憐憫,便把幾顆堅果撒在花壇邊,它圓溜溜的小眼睛透出機警,但饑餓戰(zhàn)勝了恐懼,它猶豫再三,還是捧起堅果啃起來。后來,它成了我家的常客,經(jīng)常在花壇邊徘徊,我也總不忘在花壇邊放些堅果。漸漸地,它與我熟絡(luò)了,一聽見我的呼喚便從樹上飛奔下來,用小巧的爪子抓住我的褲腳,仰頭看我。一個多月后,小松鼠的肚子變得圓鼓鼓的,特別可愛。它讓我心生一種滿足感。
一天傍晚,我又在花壇邊放了幾顆堅果。深夜大雨滂沱,雨點猛烈地拍打著窗戶。我從睡夢中驚醒,心里暗暗擔心小松鼠。第二天一大早,我跑出家門,發(fā)現(xiàn)花壇邊的堅果雖被雨水沖得七零八落,卻一顆不少。我心中頓覺不安,趕忙像平時一樣呼喚它,只聽見樹葉茂密的枝干上發(fā)出窸窸窣窣的響動,抬頭一看,果然是小松鼠。它看到是我,一下子跳到樹下,圍著我的褲腳打轉(zhuǎn)。我趕忙為它擦干身體,剝開一個堅果喂它。它已不再是我的客人,而是我最好的伙伴。
然而有一天,在我無數(shù)聲呼喚后,再不見那個熟悉的小身影。我四處尋找,終于在一塊石頭旁找到了它,它死于摻了毒藥的甜蜜誘惑,死于對人類的信任和依賴。
如果我沒有讓小松鼠養(yǎng)成接受人類投喂的“習慣”,就讓它接受自然的安排,即使饑寒交迫,它是不是就不會這樣死去?對它來說,我是多么危險的存在啊……我把小小的它安葬在心底,時時警示自己:萬物有常,我們垂手施予的所謂善與愛,帶給它們的很可能是傷害。
看那只驚慌躲閃的松鼠消失在樹葉深處,我握緊兜里的堅果,不再停留。
【遼寧瓦房店市第二初級中學】
●點評
本文講述了“我”與一只小松鼠的交往,尺幅之內(nèi)生起波瀾。從小松鼠出現(xiàn)到成為常客,使讀者沉浸于人與動物和諧親密的融融暖意中;深夜的一場大雨讓“我”為小松鼠的命運捏了一把汗;然而虛驚一場過后,失而復得的喜悅正欲升起,小松鼠又死于摻了毒藥的甜蜜誘惑,情節(jié)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全文卒章顯志,深刻反思了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萬物有常,我們垂手施予的所謂善與愛,帶給它們的很可能是傷害”,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指導老師: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