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yuǎn)方朋友的一聲邀請,吹皺了心中一湖春水,頓時讓我的心蕩漾起來。
大客車行駛間,有人說:“旅游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我說:“不然,旅游是背起行囊到自己向往的地方,透一口氣,開一次眼界,體驗一下新的生活?!?/p>
很快,大客車過了南京二橋,過了中山門……
沿著中山東路走下來。一株株參天梧桐,一座座摩天大廈,一個個珍奇店鋪,一縷縷流云人群,看得大家的心像放開線的風(fēng)箏飛了起來,說笑聲像開閘潮水?dāng)D滿車廂。
“牛首山到了!”眨眼間,朋友把車停在牛首山的廣場上。
“哈哈,牛首山為啥不叫馬首山呢?”我問了一句。朋友指著天空說:“馬首有角嗎?你看,這邊有一座山,那邊也有一座山,中間凹下來,這叫雙峰對峙,看起來多像牛頭!”
抬眼望去,只見云霧繚繞間,兩邊各有黛黑山峰,真像兩角翹起的牛頭。再看那山頂聳立的高塔,我想起唐代杜牧的一首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借佛教盛行的南朝梁帝王和大官僚鐘情于上香拜佛,在京城廣建佛寺祈求長生不老的故事,委婉地表達(dá)對提倡佛教的唐朝統(tǒng)治者的勸誡。
買了票,我們坐電梯到二樓,約10分鐘,就到了人山人海的檢票口。檢票進(jìn)去,又到了下一個檢票口!游客擁擠著,排隊向前走,挪著方寸碎步慢慢向前走;走到門口時,又進(jìn)入只能容下一個人獨行的小道口,慢慢地一字排開往里走;到了里面,又進(jìn)入一條一條狹窄的單人道,S形反復(fù)轉(zhuǎn)折,走過兩三道就讓人不耐煩了,摸出手機(jī)拍下入口處的圖片,是人山人海;又拍下出口處的圖片,還是人山人海—數(shù)了一下曲曲折折的單人道,竟然有十五道!
看著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我想到傳說中黃河有九道彎,這里有十五道彎,這樣曲折回旋的行走路線,會讓人放下平時那份事務(wù)纏身、分秒必爭的緊張煩躁,讓人內(nèi)心淡定下來,變得慢慢來,不急了;會讓人懂得,在信息爆炸、飛速發(fā)展的當(dāng)今時代,平靜隱忍、從容大度、謙虛謹(jǐn)慎、不驕不躁的處世品質(zhì),比什么都重要!
過檢票口,上公交車,須臾間,就到了牛首山上。
仰望那云天高塔,不禁讓人心生畏懼,不敢攀登;看到旁邊兩層小塔,又會心生鄙棄,不想攀登。此時這三座塔,仿佛在慈祥地告訴人們:人生選擇比努力重要,不要錯過機(jī)會,否則會高不成低不就。我們看著泊近西山的太陽,出于考慮時間緊張,還是舍小取大—走進(jìn)了宏偉壯觀的佛頂宮。
這里有地上三層的禪境大觀和地下六層的地宮。
禪境大觀里,穹頂式的偌大天空,被錯雜交叉的網(wǎng)狀欄桿分割成一個個藍(lán)色洞眼,像星光燦爛的夜空,大廳北首平躺著一位穿金黃佛衣的禪師。朋友說,佛頂宮是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的供奉地,建筑耗費40億,融匯了古典與現(xiàn)代的藝術(shù)精華,榮獲過“魯班獎”和“詹天佑獎”。
隨人流進(jìn)入地宮,要從地面再向下走五六層樓的高度。兩邊廊墻上全是佛像,無以數(shù)計,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金銅佛像,有繪畫佛像;有數(shù)丈高的巨型佛像,有袖珍式的玲瓏佛像。地宮內(nèi)外,佛家物件如潮涌現(xiàn)。在目不暇接的觀賞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油然而生一種為祖國的燦爛文化和創(chuàng)造智慧而自豪的感情!
一座牛首山,半部金陵史。在余暉暮鼓中,行色匆匆間,回望那高塔矗立、云霧茫茫、古樹參天的牛首山,又怎能不讓人涌起一股流連忘返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