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淅淅瀝瀝。
立在湖邊涼亭下,透過雨簾,那座老教學樓顯得更加潔凈、深沉,活像一艘灰色的大船在風雨中顫動。多少年來,這艘船經歷了太多的風雨,承載著千萬學子共同的理想,抵達成功的彼岸。
我曾在這座教學樓里讀過一年書,屬于高三補習班,人稱“老補”。同學們?yōu)閳D前程吉利,私下戲稱這座樓為“圓夢樓”。
人們往往把學校深情地比作母親,叫母校,而我的母?!】h高級中學,到底是多少學子的母親呢,恐怕連她自己也難以說清。她就像一棵高大茂密的桃樹,只專注碩果累累,并不在意果子的準確數量。一到麥稍發(fā)黃、雛燕振翼的時候,密密匝匝的桃子便跳躍枝頭?!疤依顫M天下”,是學校和老師的無上榮光。久之,睢縣高級中學便縮略成兩個字:睢中。多好的名字呀,睢中,恐怕天下再也找不到這么簡潔親切的稱呼了,仿佛一座學校能夠足以擦亮半座城池。她是睢縣的一張名片。
時移世易,睢縣高級中學已經從北湖的東南隅搬遷到西北隅,不管舊址還是新址,都是臨湖而居。早先,鄉(xiāng)下人沒有見過海,喊北湖為“北海子”,以示水域之大。學校與湖一旦結盟就不想分手,這樣學校會充滿靈氣,湖也多了幾分文雅。你看,學校這座鐵打的營盤里,教職員工心闊如海,莘莘學子恣意弄潮,一代一代演繹著不同的精彩。
師生們搬走了,唯有這座圓夢樓戀舊,仿佛一位歷史老人一聲不吭地堅守著,不時翻閱北湖這本厚重的大書。門前默默站立著兩株松樹,那是忠心跟隨主人多年的青衣書童。圓夢樓東邊是一片高聳入云的米黃色樓群,彼此形成強烈的反差,卻又和諧相處、融為一體。四周緩緩流淌的人流和車流,把圓夢樓鑲嵌成一幅風景畫。圓夢樓已經“修煉”成省級文物了,成為人們休閑游樂的地方。但它還發(fā)揮著余熱,承攬一籮筐文化事業(yè),有屬于自己的夢。
我不禁發(fā)問,是哪些決策者,那么睿智果敢、毅然決然地把老樓死死挽留住,并打造成一尊供人景仰的化石呢?
二
在日寇的鐵蹄下誕生,在反動勢力的刺刀旁蹣跚,在祖國母親的臂彎間壯大,在改革開放洪流中飛揚……這就是睢縣高級中學的足跡。
圓夢樓是睢縣高級中學發(fā)展的重要物證,也是睢縣教育文化的瑰寶。三層,“工”字形,磚木結構,木門窗、木樓梯、木樓板,美觀實用,它不愧為當時“豫東第一樓”。它的籌建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呢。
1949年,打了多年“游擊”的學校始得安寧,急需一個穩(wěn)固的家??墒?,想建一棟像樣的教學樓,難呀!沒有錢買磚,就到廢棄的睢州老城墻上去拆。師生們接二連三地爬到城墻上,一塊一塊地拆下磚頭,然后或兩三塊,或三五塊,用肩扛,用手搬,用背馱,一步步挨下來,迤迤邐邐,喘著粗氣轉運到校址。沒有毛驢,沒有馬車,甚至也沒有獨輪車,只能靠單薄的血肉之軀。遠遠望去,那是一隊善啃硬骨頭的螞蟻在搬家。
老城墻有多遠,拆磚的地點在哪兒,不得而知。聽說,師生們斷斷續(xù)續(xù)拆了三年的城墻、搬了三年的磚,三年之后才建成這座教學樓。這是接力賽,也是馬拉松。
睢州古城墻早已像一把鞭炮在時代的點燃下煙消云散,而經歷無數風雨的圓夢樓卻巍然屹立。古城墻的磚沒有長城上的磚那么尊貴,然而凡被挪作建造教學樓的,都是歷史的幸運兒!無論參與搬運磚塊的螞蟻,還是從這暖巢飛出的鳥,看到此樓,誰不觸景生情呢?他們跑得再遠,都是建設祖國的一塊有用的磚。
三
咚咚咚,好熟悉的聲音!那是莘莘學子在蹬木樓梯,一步一個臺階,踏實而矯健。陽光透過樹葉和窗子偶爾灑在充滿青春的臉龐上。他們懷里抱著書,而書籍正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顯然,多彩的人生之路已從這里開啟。
在圓夢樓學習,艱辛,也有快樂;緊張,也有閑適。隨著清脆的鈴聲,同學們像鴿子一樣入籠、出籠,出籠、入籠,翅膀漸漸硬朗起來。
課休時間,校園總是播放《牧羊曲》:“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少男少女們都開了花似的,哼著舞著,身心的疲倦一掃而光。
不能不說,一首電影歌曲飄入一個校園,竟能在那個時代印下美好的記憶,是羨慕鄭緒嵐的歌喉,還是傾倒李連杰的武功;是陶醉覺遠與白無瑕的愛情,還是洞悉李世民的雄才……
說起來慚愧,我不是一名優(yōu)秀學子,沒有為母校贏得什么榮譽。好在我并沒有給母校抹黑,好在母不嫌兒丑。
母校最讓我動情的是什么?當然是一批德才兼?zhèn)涞睦蠋?。畢業(yè)三十八年,依然忘不了諸位老師的音容笑貌—
膚白,發(fā)疏,個頭兒不高,一副教授模樣,數學課幽默風趣,他就是班主任劉培祥。那年數學滿分120分,我居然考了111分!
身體單薄如紙,卻把敬業(yè)做到了極致,這位名叫喬傳河的英語老師上課時最愛提問我,使我額頭冒汗。臨畢業(yè),我贈他一塊畫匾留作紀念,他則慌慌張張抱著女兒到街上買了綠色的筆記本回贈于我。
聽張?zhí)骼蠋煹牡乩碚n,有種游覽的感覺,什么鋒面雨,什么堰塞湖,什么生物圈,講得趣味橫生,談笑間,點點滴滴的知識收入囊中。
還有蘇宏申、梁從安、鄭煥亭老師呢。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都屬于辛勤的園丁,他們魔術般地采摘知識的花朵,東送、西送,總是送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