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身邊的小朋友總會談論起煙花。春節(jié)的煙花是什么樣,元宵節(jié)的煙花是什么樣,下一次的煙花又會是什么樣……偶爾阿文也會聽見遠方傳來轟隆、砰砰、噼里啪啦聲,可是他從來都沒有看見過煙花。
阿文很小的時候發(fā)生了事故,導致他雙目失明。阿文不記得那件事,只是聽說過,炮彈在他身邊爆炸,把他炸傷了,全身都是血,當時他就暈了過去。爸爸媽媽急急忙忙地把他送到醫(yī)院,醫(yī)院里面到處都是傷員,操場上、走廊上、過道上,甚至廁所里躺的都是,場面很血腥、混亂。阿文還算是幸運的,至少活了下來,和他一起受傷的好多人都沒有搶救過來,有的根本就沒有搶救,也沒有辦法搶救。醫(yī)生、護士不夠用,藥品也不夠用,醫(yī)院幾乎沒有設備,做手術也是在臨時搭建的簡易臺子上,與其說是手術臺,倒不如說是幾張破木板拼湊在一起的。阿文從記事兒起就生活在這家孤兒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阿文不能像有的孩子那樣跑來跑去,打打鬧鬧,蹦蹦跳跳,也從來沒有像有的孩子那樣發(fā)出過痛快的徹底的笑聲。阿文不會思考“為什么我沒有爸爸媽媽”,或者發(fā)出“我的爸爸媽媽去哪里了”這樣的疑問,因為他不記得爸爸媽媽,對爸爸媽媽一丁點兒印象都沒有,對這個簡單的詞語缺少最基本的概念。在這里的每個小朋友似乎都不曾提起“爸爸媽媽”這樣令人疑惑的詞語,仿佛孤兒院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阿文很喜歡孤兒院的生活,這里的每個人都很友好,老師們很有耐心,叔叔阿姨們很有責任心,好像他的所有親人都在這里,孤兒院就是他的家。每個星期老師都會教他們學寫一些字或者詞。認字是個很有趣的過程,雖然阿文看不見,但是老師總會抓著他的小手,讓他伸出食指,在地上反復畫這個字的形狀。當然,這個字究竟長得是什么樣子,對阿文來說仍是無解的,但是他很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阿文和其他孩子一樣,對新鮮事物充滿了興趣,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未來充滿了向往和幻想。
每個月,或者隔幾個月,時間不確定,老師會帶小朋友們集體玩游戲。這些游戲都是突然的,毫無預告,這讓孩子們感到加倍的刺激和快樂。他們玩老鷹捉小雞,或者小羊快跑,或者捉迷藏……老師總會首先拽住阿文的小手,牽著他,怕他摔跤,或者跑丟了。
“今天我們就玩老鷹捉小雞了?!崩蠋熣f。
所有人都會屏氣凝神,死死地憋住自己的笑,因為誰發(fā)出聲音誰可能就要被淘汰,這是老師規(guī)定的。阿文和大家跟著老師一起走出孤兒院,那是他為數不多的可以走出孤兒院的日子。阿文也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地方,只知道老師就是領頭的母雞,帶著一幫小雞崽兒,像是外出游玩,又像是外出覓食。阿文也不知道老鷹是誰,只聽老師說“老鷹”是恐怖的敵人,到處搞破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餓了沒有東西吃的時候甚至還會吃人,禽獸不如……“老鷹”不會讓我們知道它在何時從何地來。老師走得很快,孩子們也加大了步伐,緊緊地跟著,像是走進了樹林里,又像是走進了山里。阿文感覺像是走進了一個隱秘的山洞。
“‘老鷹’飛不到這里,這下它找不到我們了,現在我們都很安全。”老師說。
附近還有一家孤兒院。孩子們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孤兒,家里的大人都到哪里去了,為什么都不管他們了,他們的家在哪里,為什么不住在自己的家里……孩子們認為,這是兩家孤兒院商量好一起組織的活動,他們在一起玩過好幾次游戲了,每一次都能獲勝,孩子們都很開心。而孤零零的孤兒院卻總是狼狽不堪,顯然“老鷹”已經徹底地搜查過這里,有用的東西能帶走的都帶走了,不能帶走的都砸掉了,幾乎是毀滅性的,現場一片狼藉,簡直慘不忍睹?!袄销棥庇袝r還會放火把房子燒掉,把墻推倒,大家連睡覺、躲雨的地方都沒有了。不過,它當然找不到一個人。這個“老鷹”到底是什么?它不累嗎?它為什么這么壞?它是人嗎?世界上還有這么壞的人?那它是鬼?是魔鬼?……阿文感到很疑惑。
阿文每次回來,手里都會抓一把泥土,有時還能帶回一枝鮮花,或一片樹葉,攥在手里,或者裝在口袋里,回到孤兒院時已經折騰得沒有了形狀。小孩子的世界就這么簡單。
孩子們常談的,最激動的,最有趣的,還是煙花。
“在天空中綻放……”
“像仙女散花……”
“綻放時像火焰一樣熱烈……”
“特別壯觀……”
“有的煙花會落下來,落在馬路上……”
“有時煙花放完了還會冒煙,噴出火花……”
這里的人們很喜歡放煙花。每次放煙花前,孤兒院破舊的廣播還會發(fā)出尖銳的鳴笛聲,好像預告大家,煙花就要降臨了。老師立刻帶孩子們來到孤兒院的地下室,告訴他們不能在地面上靠近煙花,這是只有大人才能放的煙花。但好奇的孩子們總會爭先恐后地趴到窗口,通過鐵欄桿窺見煙花表演。阿文當然是無法窺見的,他只能靜靜地坐在邊上,一邊聽著傳來的轟隆、砰砰、噼里啪啦聲,一邊想象著外面的情景。老師一邊維持著秩序,不讓孩子們到危險的地方,一邊虔誠地輕聲禱告:“愿上帝保佑孩子們平安?!睙熁▉砼R是個神圣的時刻,阿文這樣想。
一天深夜,廣播里傳來尖銳的鳴笛聲,一聲一聲地劃破了孩子們的夢鄉(xiāng)。因為是深夜,鳴笛聲顯得格外刺耳,也顯得有些凄涼和恐怖。老師們慌慌張張但又故作鎮(zhèn)定地叫醒一個個熟睡的孩子,組織他們到地下室。經過阿文的床鋪時,老師發(fā)現他已經不在床上了。阿文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走出了房間,在操場上一直往前走著,黑夜或白晝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區(qū)別。阿文感覺自己已經走出了孤兒院,他此刻的每一步都是未知的,但是他已經不懼怕黑暗了。阿文也聽到了身后的鳴笛聲和老師的呼喊聲,但是他沒有害怕,反而十分期待,期待親身經歷煙花落下。阿文能感受到,是有什么東西在很遠的天空中發(fā)出強烈的光芒。阿文終于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討論煙花了,他這樣想著,不自覺地加快了步伐。那團強烈的光仿佛也受到感召正在向他迎來。阿文聽見極其刺耳的聲音,像是天空在尖叫,又像是大地在吶喊,這次和以前聽見的煙花轟響聲完全不同,好像更加激烈,感覺在地動山搖,在排山倒海,在山崩海嘯……
“已經在天空中綻放了嗎?”阿文的頭頂、眼前、周圍,似乎正有一片片光芒將要落下,離他很遠很遠,卻又好像很近很近,幾乎觸手可及。這是很奇妙的感覺,阿文的腦海中閃過老師的禱告,他能想象出老師虔誠的模樣。阿文不自覺地停了下來,坐在地上,對天空雙手合十,他在等待,他在祈禱:“愿上帝保佑每一個人平安、健康、幸福……”圣潔的煙花散落,像火焰般熱烈,將他包裹。
朦朧中,阿文看到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是那么慈祥。阿文姊妹三人,老大是哥哥,老二是姐姐,老三是阿文。在爺爺奶奶的孫輩中,阿文年齡最小,也是全家年齡最小的,所以得到的疼愛也最多。盡管生活物資比較缺乏,但是爺爺奶奶還是盡量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阿文。阿文經常騎在爺爺的脖子上玩耍,爺爺干農活兒時也經常帶著阿文。爺爺奶奶一天忙碌下來,一身的疲勞,但一看到自己的寶貝孫子,仿佛全身的疲憊和生活的不順一下子就沒有了,阿文就是爺爺奶奶的精神支柱……
朦朧中,阿文看到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是那么和藹。爸爸身材高大魁梧,力大無窮,站在爸爸的身邊有絕對的安全感。爸爸是當地一個很有名的木匠,有著一身好手藝。媽媽身材嬌小,溫柔賢惠,具有東方和西方女性的美麗和智慧。媽媽非常勤勞,心靈手巧,會持家,是一個能干的家庭主婦。一家人的日子在當地也算得上是紅紅火火,衣食無憂。爸爸媽媽都非常疼愛這個最小的孩子……
朦朧中,阿文看到了哥哥姐姐,哥哥姐姐是那么可親。哥哥姐姐要比阿文大十幾歲,所以他們對阿文這個小弟弟是呵護有加。哥哥姐姐不管干什么,阿文都會屁顛屁顛地跟在后面,簡直就是個跟屁蟲,一副活潑可愛的樣子。有時候哥哥姐姐做了錯事,為了逃避爸爸媽媽的責怪,就說是阿文做的,阿文則幫忙打掩護,也就成了哥哥姐姐的擋箭牌,三人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當然,阿文也有讓哥哥姐姐煩的時候,這個淘氣的小弟弟有時讓人既好氣又好笑,但哥哥姐姐也無可奈何……
阿文眼前的世界不再是一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