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會與錢打交道,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越早和孩子正確談錢,孩子才越有機會多了解人、錢和世界的關(guān)系。菜市場,正是可以讓孩子樹立金錢意識的重要場所。
奶茶多少錢一杯,明星小卡多少錢一張,很多孩子是知道的。但我們每天餐桌上出現(xiàn)的蔬菜、肉多少錢一斤,孩子或許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如果爸媽不引導(dǎo),他們或許不會知道,一杯奶茶錢就頂?shù)蒙弦患胰说娘堝X,一張小卡錢就需要在菜市場站一天。所以,帶孩子去菜市場,不僅是能讓他們明白體諒父母掙錢的不易,更珍視自己手里的零花錢。
也能讓他們合理規(guī)劃,哪些錢是必須花的,哪些錢則是沒必要的。除此之外,在菜市場里,我們還可以引導(dǎo)孩子對蔬菜進行對比,價格、品質(zhì)、品種、豐富度,都有哪些不同?什么樣的蔬菜可以選擇在店里買,什么樣的可以選擇在攤位買?找不到的蔬菜可以大膽問老板,甚至請老板推薦靠譜的地方去買。
這樣,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決策性。
教育不應(yīng)只在課堂上,菜市場就是孩子最好的生活課堂。菜市場雖然不大,但就像一個小型江湖,能給孩子一個提前踏入社會的契機,可以讓孩子感受人文,學(xué)會理財與生活。
如果說,有什么又快又好玩,幫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方法。那一定是,逛博物館。
博物館連接著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我們在其中能得到所有,無論知識還是感受。而里面每一件藏品,都是無聲的老師,帶我們回到歷史的長河中。它能把人類進化的萬古千年,凝練成短短一天。
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講,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xiàn)在,最好的辦法是從博物館開始。
莊爸爸,就是一位重度博物館愛好者。從兒子讀幼兒園起,幾年間兩人一起逛過近百個展館。莊爸爸知道自家小學(xué)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有限,聽官方常規(guī)講解只能聽個囫圇吞棗。為此,他一般在帶孩子逛博物館前,都會提前查閱官網(wǎng)介紹,了解此次展覽要看的重心是什么。自己給孩子講解時,盡量把科普和孩子的興趣點糅合在一起。
他覺得,博物館教育不僅可以向孩子們分享藝術(shù)文化知識、使他們理解民族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培養(yǎng)審美藝術(shù),還可以指引他們思考未來,完善道德與人格。而從博物館里獲得的滋養(yǎng),有時候,就像刻在記憶深處的錨點一樣,留存的時間更久,可復(fù)用性和可遷移度更強。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shù)不勝數(shù)?;蛟S,我們也可以從家門口開始,讓孩子感受歷史,啟迪智慧。
很多家長,崇拜應(yīng)試教育。但課本,永遠不應(yīng)該是孩子的所有。
大自然,才是一本豐富的百科全書。《玩是最好的學(xué)習(xí)》一書中就提到: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在家里的后花園或者是附近的公園,孩子可以學(xué)到很多,比如自然色彩的奧秘、科學(xué)的原理、植物生長的秘密等。
趁著假期,帶上孩子一起去戶外,聽聽蟬鳴鳥叫,看看魚兒戲水吧。山川河流、鳥雀歸林、炊煙裊裊,何嘗不是另一種世面呢?
如果不想走遠,就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玩玩。一草一木,一雨一露,一花一土,都藏著無窮的奧秘和高超的智慧。
在這里,不僅能調(diào)動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還能讓孩子享受美好的玩耍時光。再搭起帳篷,鋪上一個墊子、放上幾個面包、幾瓶水、幾籃水果,帶孩子享受野餐的樂趣。公園里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小朋友,他們可以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云南德宏,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在高考中,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哥哥703分,弟弟730分,兩人都報考了清華大學(xué)。
一家子兩個小孩,為什么都這么優(yōu)秀?除了彼此之間的激勵,父親在采訪中,透露出的一個細節(jié),也值得我們思考。
原來,早在2013年的時候,父親就帶著兄弟倆去北京旅游。而他們逗留最長時間的地方,就是清華大學(xué)。
那次之后,兩兄弟不僅開闊了眼界,還確立了自己的學(xué)習(xí)目標:考上清華。所以,十多年的時間,兄弟倆為了這個目標一直不懈努力。
如今,他們不僅在學(xué)習(xí)上實現(xiàn)了自己的小目標,而且也磨練出了好的意志水平和開闊的思維。
在見過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后,或許就能激發(fā)他對大學(xué)生活的向往。這,就像在他心里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但要注意的是,參觀校園,并不是走馬觀花地拍個照,發(fā)個朋友圈。而是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功課,了解名校的教育理念和深厚底蘊。這樣,在身體的感知和精神的浸染下,才能真正激發(fā)起孩子內(nèi)心深處的欲望和動力。
帶孩子坐公交車,從一場小型旅途中,讓孩子社會化,或許就是不錯的選擇。前不久,網(wǎng)上一張照片走紅了。
一位父親,帶著5歲女兒坐地鐵。老父親站在黃線外,把手插在兜里,一動不動。小姑娘有樣學(xué)樣,乖乖地站在父親身后一排,也學(xué)著爸爸站得筆直。只是,等待的時間有些長,她就輕輕地用頭撞著父親,非常聽話。
路人看到這樣有愛的一幕,抓拍下來,萌化了萬千網(wǎng)友。
大家都夸爸爸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孩子樹立了好榜樣,即使一言不發(fā),卻用行動將乘坐地鐵的規(guī)則刻在了她的心中。相信即使孩子不明白為何要這樣等待地鐵,以后也會潛意識這樣做。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不妨多帶孩子去乘坐一下公共交通設(shè)施。并且,最好還能以身作則,去示范。這樣,既能讓孩子們梳理起安全意識,也能讓他們更好地融入人群。明白,做什么,惹人喜歡,做什么,遭人討厭。
要知道,最好的富養(yǎng),永遠是孩子變得有教養(yǎng)。如果你舍不得去教孩子,那社會遲早會給他上一課。
所以,很多父母常說,要給孩子更高的起點,給他更高的天花板。哪怕不能生在羅馬,也要給他見世面的機會。這些低成本的小事兒,或許正能幫助孩子去見見不一樣的世界,練就好心態(tài)和好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