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朋友找樊登聊天,說:“我覺得現(xiàn)在的工作沒有意義?!狈呛闷娴胤磫枌Ψ?,“你覺得什么工作有意義”。
朋友回答道:“我想要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因為我變得更好,我才覺得有意義?!?/p>
聽到這,樊登不禁納悶了,把現(xiàn)在手頭的工作做好,就是在幫助人,也是一種意義和價值的體現(xiàn)。
現(xiàn)實中,有很多像樊登的朋友這樣的人。他們像職場螺絲釘一樣,埋頭苦干,但常覺迷茫、單調(diào)、乏味,不知道當下所做的事有何意義,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結(jié)果工作越做越不帶勁,一聽到外面有風吹草動就想入非非,總覺得只有辭職離開才是最優(yōu)解。
《活得通透》一書中,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人之所以厭惡工作,是因為心態(tài)出了問題?!?/p>
擺正心態(tài),認真思考和了解上班的真正意義,或許,工作反倒會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保養(yǎng)身心的最佳渠道。
每個人的標準不同,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調(diào)整預(yù)期,保持平常心,耐著性子耕耘,反倒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
“草根野生”作家胡安焉工作10年,做過快遞員、保安、服務(wù)員,擺過地攤……前后干過19份工作,但他始終無法安頓好自己的內(nèi)心。直到開始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寫出過往的經(jīng)歷、見聞,他才像找到歸宿一樣,于是,他決定當作家。
天底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你此時此刻還沒遇到,那么要做的,就是一直在路上,一邊走一邊探尋,終有機會找到合適你的。
有些人投簡歷找工作,最在意的是“待遇如何”。
自己有大才,就不允許被“小財”限制住,一看到更高薪的,就盤算著用什么合理的理由提辭職,跳槽到別家。
人往高處走,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單憑每個月銀行卡進賬的數(shù)目,就亂了工作的節(jié)奏和投入程度,很容易變得浮躁,一事無成。
如果只認錢,很容易一葉障目,看不到工作帶來的其他益處。我們應(yīng)該做的,是視工作為學習,充分利用上班的8小時精進自己,磨煉技能,進入良性循環(huán)。
對工作的認知,決定職場出路。不把賺錢當過程,趁年輕多耕耘,財富自來。
職場就是這樣一個特別的能量場——原本不善言辭的人,“被迫”學習如何跟同事、領(lǐng)導(dǎo)打交道,慢慢琢磨出自己的職場語言。習慣單打獨斗的人,職場交際網(wǎng)會提醒你如何與人合作,以實現(xiàn)共贏。以為畢業(yè)就可以丟掉書本,但職場的奮斗氛圍會推動你不斷思考如何自我提升,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
因為職場不是真空環(huán)境。當你置身在真正的能力競技場中,看到周圍的人都在為目標努力著、行動著,自己的腳步也會不自覺地跟著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