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她助人為樂,涵養(yǎng)了一方好風(fēng)氣;年老后,她樂善施茶,潤澤了無數(shù)趕路人。她就是湖北省咸寧市通山縣廈鋪鎮(zhèn)藕塘村的“涼茶奶奶”徐桂梅。不久前,中央文明辦發(fā)布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94歲的徐桂梅登上榜單。
在藕塘村桂梅亭的石桌上,一個不銹鋼茶缸內(nèi)盛著小半缸微褐色的茶水,旁邊擺放著2個不銹鋼茶杯。每天清早,徐桂梅都會燒好開水,泡上茶葉和川芎,待其自然放涼后,送到?jīng)鐾?,供趕路人免費取用。中午,她會到?jīng)鐾げ榭词欠裥枰m(xù)茶。晚上,她會把茶缸和茶杯收回,剩下的茶水倒掉,茶具清洗干凈。這樣的舉動,她已經(jīng)堅持了36年。
藕塘村和附近的金山村等村子地處群山之中,林地多,耕地少,村民多以竹子、木材、藥材種植為主要生計來源。“當(dāng)時,附近很多村民每天步行上山干活,路途很遠,也不好走,非常辛苦。我?guī)筒簧鲜裁疵Γ拖胫o他們提供一點茶水?!?988年,徐桂梅做出了一個決定——免費為過路的村民、行人提供涼茶。
徐桂梅最初的茶亭,只是一把雨傘撐起的簡陋小攤。2018年,通山縣文體局駐村工作組以她的名字建起一座茶亭,作為弘揚“桂梅精神”的符號。“桂梅精神”在當(dāng)?shù)亓鱾鏖_來,涵養(yǎng)了全村乃至全鎮(zhèn)的好風(fēng)氣。
(摘自《楚天都市報》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