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歲多失明、7次病危,卻活出了10倍人生。她從盲校走向世界名校,從田徑賽道走向音樂殿堂,又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綻放光芒。
她的名字,叫吳晶。有人說,吳晶是中國的海倫·凱勒,但她的人生比海倫·凱勒的更精彩。她說:“人生是一次經(jīng)歷,我們可以順其自然,也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p>
1986年,吳晶出生在江蘇泰興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見女兒有一雙小鹿般活潑靈動的大眼睛,父母特意為她取名“晶”。然而就在1988年,1歲多的吳晶不幸患上了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
父母為此傾盡所有,帶她四處求醫(yī)。奈何病情發(fā)展太快,在萬般無奈之下,父母為女兒做出了一個痛苦的選擇——放棄雙眼,保全性命。
就這樣,吳晶的世界陷入了無邊的黑暗。在家鄉(xiāng)的田間地頭上,吳晶用雙手感知和觸摸著世界,就這樣跌跌撞撞地長到5歲。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家附近卻沒有一家幼兒園愿意接受吳晶,最后父母只得將她送入離家200公里遠的揚州市聾啞寄宿學校。
入學第一天,吳晶就被同學叫“小瞎子”。由于不善言辭,吳晶不知該如何應對。她經(jīng)常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用眼淚來宣泄自己的委屈和不甘。除了承受來自同學的惡意,年僅7歲的吳晶還要面對來自日常生活的巨大挑戰(zhàn),自己摸索著洗衣服、鋪床單、收拾物品、搞衛(wèi)生。有時不小心影響到舍友,還會遭到一頓辱罵甚至是推搡。
盡管在聾啞學校的生活充滿艱辛,但幸好班主任非常關心吳晶。他告訴吳晶:“你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接受和面對現(xiàn)實。只要肯努力,盲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不比正常人差?!?/p>
老師的話,讓吳晶振作起來,更讓她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是啊,自己只是看不見而已,但腦子不比別人笨,只要踏踏實實地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從此,吳晶屏蔽了外界一切不友好的聲音,將時間和精力盡可能多地用在了學習上。她的各科成績始終在班里名列前茅,運動和音樂天賦也逐漸被挖掘。
雖然年紀尚幼,但吳晶的笛子演奏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10級,她還在江蘇省器樂大賽上榮獲笛子組一等獎。14歲那年,江蘇省短跑隊教練看中了吳晶的運動天賦,吳晶得以順利轉(zhuǎn)學到南京的盲校,從此過上了學習與訓練相結(jié)合的生活。吳晶的運動潛力全面爆發(fā),開始了傳奇般的運動生涯。
2003年,首次參加全國殘運會的吳晶,在雙腿受傷還發(fā)著高燒的情況下,成為當屆殘運會的黑馬,一舉斬獲3枚田徑獎牌,其中有2枚金牌。僅僅3個月后,吳晶又參加了亞洲青少年殘運會,再次斬獲2枚金牌。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里,吳晶參加了多項田徑大賽,屢獲大獎,僅金牌就有14枚。
不僅如此,吳晶還憑借自己的實力,獲得了征戰(zhàn)雅典殘奧會的資格。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成敗在此一舉。就在所有人都對吳晶寄予厚望時,她卻迎來了命運的無情痛擊。
在備戰(zhàn)雅典殘奧會期間,吳晶夜以繼日地拼命訓練。當時參加雅典殘奧會女子100米的選手中,吳晶的實力是最強的。只要正常發(fā)揮,金牌就非她莫屬。
但在那屆殘奧會上,意外悄然而至。在100米預賽吳晶跑到80米時,她的大腿肌肉突然拉傷。隊醫(yī)經(jīng)過詳細檢查認為,吳晶腿傷嚴重,根本無法參加決賽。即使有再多不甘,她終究敗給了現(xiàn)實。可吳晶還是對教練和隊醫(yī)表示,參加雅典殘奧會是自己的夢,她就是走也要走到終點。
于是,在雅典殘奧會上,出現(xiàn)了令全世界觀眾震撼的一幕:中國姑娘吳晶拖著受傷的右腿,一瘸一拐地堅持完成了比賽。全場觀眾起立為她鼓掌,吳晶最終獲得了雅典殘奧會女子100米項目的第6名。
運動生涯被迫終結(jié),盲校為她找到了一條出路——安排她學習推拿。推拿是很多盲人謀生的職業(yè),但吳晶始終喜歡不起來。在經(jīng)歷了短暫的迷茫后,她決定以學習深造的方式再次揚帆起航,走向世界。
她說:“如果把人生形容成一條長長的走廊,這條走廊里有很多一模一樣的門。當我推開門時,‘看見’里面的人在做他們的事情,如果這些事不適合我,我就不會邁步進去,我會繼續(xù)往前走,尋找那扇適合我的門?!?/p>
退役后的吳晶克服了種種困難,以超常的毅力和自學能力,開始系統(tǒng)學習英語、法語等多種語言,成為南京外國語學校歷史上首位盲人學生。
在人才濟濟的南京外國語學校,吳晶的成績一騎絕塵。她在同學們眼中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學霸,可鮮有人知,在優(yōu)異成績的背后,她究竟付出了多少汗水,熬過了多少日夜。無論走到哪里,吳晶都會背著幾十公斤重的盲文書,每天睡眠時間僅有4小時。在課堂上,她看不到黑板,看不到老師的動作和表情,所以無論上什么課,她都只能用耳朵聽,然后將記在腦海中的內(nèi)容輸入專用電腦,再復習。
但凡教過吳晶的老師,無不贊嘆,她是一個意志堅強、目標明確、獨立自主的女孩。從南京外國語學校畢業(yè)后,成績優(yōu)異的吳晶通過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名校的面試,轟動一時。
對于吳晶來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找尋、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面對眾多名校伸來的橄欖枝,吳晶回歸了最初的音樂夢想。她先是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進行了短期交流學習,隨后前往瑞典皇家音樂學院深造。
在瑞典期間,她積極參與瑞典盲人協(xié)會的工作,為中瑞盲人的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還遇到了生命中的又一位貴人——臺灣愛樂樂團的首席長笛演奏家安德斯·諾雷爾。
吳晶本就擁有扎實的音樂基礎,聽力更是絕佳。在成為安德斯的學生后,她的音樂天賦再次被挖掘。在恩師的幫助下,吳晶苦練長笛,演奏水平突飛猛進。她還被破格招入瑞典皇家愛樂樂團,成為皇家愛樂樂團的首席長笛演奏家楊·本特松的得意門生。
2014年11月13日,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響起了莫扎特的《G大調(diào)長笛協(xié)奏曲》那悠揚動聽的旋律。
中國盲人女孩吳晶,終于站到了世界級音樂殿堂,再度迎來人生的巔峰時刻。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p>
當吳晶的人生再度趨于圓滿之時,她卻又一次經(jīng)歷了生命不可承受之痛。2018年年底,吳晶在家中不慎摔倒,從5樓跌落。當時的吳晶,顱內(nèi)重度損傷,全身多處骨折,醫(yī)生下達了7次病危通知書,斷定她即使性命無憂,也將是植物人。
吳晶的父母不相信勇敢、堅強的女兒,會永遠這樣沉睡下去。在配合醫(yī)生全力搶救女兒的同時,他們將一部手機放在她的耳畔,夜以繼日地播放她之前的演出視頻和親朋好友為她錄制的祝福語音。
他們想用這樣的方式來喚醒女兒,盼望她能再次站起來。幸運的是,經(jīng)過醫(yī)生的精心救治,吳晶在事故發(fā)生兩個多月后奇跡般地康復,重新站在了她熱愛的音樂舞臺上。
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的吳晶,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心中也有無限感悟,想要分享給更多的人。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吳晶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毅然為自己的音樂事業(yè)按下了暫停鍵,繼而拿起手中的筆,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生命的理解、感悟,詳細記錄下來,以幫助那些身處困境的人,走出迷茫,重塑人生。
耗時兩年,吳晶終于完成了一部字字真誠的自傳《我聽見這世界繽紛》。在書中,她用溫暖樸實的筆觸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現(xiàn)了她對現(xiàn)實以及命運的種種思考與洞察。平靜溫暖的敘事里,不見絲毫怨懟,反而處處是希冀和感恩。這本書一經(jīng)出版就備受好評,被譽為“中國版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命運凡有剝奪,暗中皆有補償?!敝徊贿^,被剝奪后,人需要經(jīng)歷地獄級磨難,才能獲取近乎相同的回報。而這樣的過程,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
冠軍、名校學子、國際長笛演奏家、暢銷書作家……無數(shù)榮耀將這個倔強、傳奇的女孩推到了公眾面前,但所有的榮耀都經(jīng)歷過汗水和淚水的浸潤。
如今,38歲的吳晶選擇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公益演講上,她希望能把這份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有人這樣評價吳晶:“給她一根稻草,她能泅渡大海。”
(落花時節(jié)摘自微信公眾號“最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