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塑造人物,但卻無從下手?其實,人物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在一件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人物的性格、喜好、精神,就會一一顯現(xiàn),而且會隨著故事的發(fā)展變得立體、飽滿。在故事中完成人物的塑造,會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讓讀者更加難忘。
下面,我們就以《雞毛信》為例,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如何用故事塑造人物。
《雞毛信》內(nèi)容簡介
《雞毛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抗日戰(zhàn)爭時期,12歲的兒童團(tuán)團(tuán)長海娃接受送雞毛信的任務(wù)后,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征程。路上,海娃遇到敵人,與敵人斗智斗勇,最終把信送到了八路軍張連長手中,使他們一舉殲滅了敵人。
接受任務(wù)——決心完成
精彩片段一
海娃接過爸爸給自己的烤白薯,放進(jìn)外衣口袋里,將食指和中指彎成圓圈的形狀,放在嘴里吹著口哨,呼喚著羊群往山下走。老趙則站在原地,就這樣一直望著海娃??粗M薜谋秤埃男睦餄M是擔(dān)憂,怕孩子路上遇到什么危險,萬一遇到鬼子可怎么辦呀?海娃會不會害怕得不知所措?會不會完成不了任務(wù)?一路山路崎嶇,海娃一個人會不會害怕?會不會有什么突發(fā)狀況?種種擔(dān)憂涌上老趙的心頭。但是,海娃哪一次接到任務(wù)不是出色地完成了!這次的任務(wù)也是一樣的,老趙在心里不住地自我安慰著。
老師串講
海娃接受了送雞毛信的任務(wù)后,還牽著拖后腿的羊,原來是為了做掩護(hù)。他雖然才12歲,但是思慮周全,實屬難得。明確任務(wù)后,海娃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將信送到!他內(nèi)心是那樣緊張,外在卻表現(xiàn)得那樣淡定、平和,“接過、放進(jìn)、彎成、放在、吹著、呼喚、走”,看似平常的動作描寫,卻塑造出一個沉著冷靜、不急不躁的少年形象。而爸爸眼望海娃的背影,滿心擔(dān)憂,一系列心理描寫充滿張力,營造出緊張忐忑的氛圍,為后來故事的曲折埋下伏筆。同時,爸爸的擔(dān)憂與海娃的沉穩(wěn)形成對比,為后面海娃隨機應(yīng)變,與鬼子斗智斗勇做好了情緒鋪墊。
突遇敵人——完美藏信
精彩片段二
海娃把雞毛信牢牢地綁在了綿羊的尾巴下面,又仔細(xì)地看了幾遍,生怕自己沒有綁牢,一不小心弄丟了。
藏好信后,海娃拍了拍老綿羊的后背。老綿羊卷著大尾巴,撒腿跑開了。越是跑得快,大尾巴越是卷得緊,把雞毛信嚴(yán)嚴(yán)地蓋住了。
海娃放心了,抽出放在腰間的小鞭子,“唰”的一聲,猛抽了一鞭,故意把羊群朝著鬼子趕了過去。海娃心想著:“該死的小鬼子,你就是再厲害、再聰明,也絕不會猜到我把如此重要的信件藏在老綿羊的尾巴里,等我過了這個小山溝,見到了張連長,一定讓八路軍叔叔們狠狠地收拾你們這幫王八蛋。到時候,張連長看到雞毛信,一定會將那條小皮帶獎勵給我的……嘿嘿!”海姓暗自得意著,仿佛小皮帶就在自己的眼前。
老師串講
“牢牢地綁、仔細(xì)地看”寫出了海娃的謹(jǐn)慎。而拍拍老綿羊的后背,讓老綿羊跑起來,以查驗雞毛信藏得是否安全,則把海娃的思慮周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猛抽了一鞭,故意把羊群朝著鬼子趕了過去”,此刻,海娃做好了充足的準(zhǔn)備,他毫不畏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小英雄的豪氣可見一斑。海娃想到即將到來的勝利,暗自得意。輕松的心理描寫舒緩了突遇鬼子時的驚嚇與焦急,讓故事有張有弛,引人入勝。
與敵周旋——勇毅堅持
精彩片段三
被摔得四仰八叉的海娃從地上爬了起來,他看著四周沒人,急忙走入羊群,趕緊掏出藏在衣服口袋里的雞毛信,照老樣子掀起老綿羊的尾巴,將雞毛信卓卓地捆綁好。海娃在心里暗暗地想:“好險!好險!我真是太大意了,竟然將這么重要的雞毛信丟在路上,幸虧找到了。剛剛黑狗子要是搜查我的話,我不僅完不成任務(wù),還會讓小鬼子知道八路軍要攻打平川地炮樓的事情。以后可不敢這樣毛手毛腳了。”
望著越來越近的龍門村,海娃打定主意,一過了東坡就把鬼子往石公山帶,絕不能將小鬼子和黑狗子們帶到自己的村莊,燒鄉(xiāng)親們的房子,砸壞鄉(xiāng)親們裝水的大缸、裝糧食的米缸……哼!山后的小路可難走了,坑坑洼洼地堆滿了許多奇形怪狀的大石頭,騎著大洋馬的久原和趕著毛驢馱糧食的小鬼子肯定上不去,自己抽空就跑,翻山給張連長送信去,完成爸爸交代的任務(wù)。
捧著被打傷的手,海娃沒有一絲的猶豫與彷徨,他一面忍著疼痛、咬著牙重新往山上爬,一面大聲喊:“八路軍叔叔!八路軍叔叔!下面有鬼子!打呀!”
老師串講
突遇鬼子時,鬼子奪下海娃的羊群,趕海娃走,海娃因為惦記雞毛信,毅然決定跟隨鬼子尋機取回信,然后逃出去把信送到八路軍手中,結(jié)果逃跑被抓,被迫隨同趕羊。夜宿時,海娃終于趁機逃出去,并機智瞞過鬼子哨兵,帶著雞毛信逃離“虎穴”,在即將到達(dá)目的地三王莊時,猛然發(fā)現(xiàn)信丟了。海娃決然返回,在和鬼子哨兵打暗語的地方尋回了信,可不等海娃高興,又落入了偽軍手中。一次次失敗經(jīng)歷讓海娃開始反思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他由此變得更加成熟穩(wěn)重。當(dāng)他再次被迫給鬼子帶路去往龍門村時,他下定決心,把鬼子往難走的石公山帶,自己抽空逃跑,給張連長送信,完成爸爸交代的任務(wù)?!八托拧比蝿?wù)始終縈繞在海娃的腦海中,他早已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即使受傷也沒有絲毫猶豫和彷徨,歷經(jīng)磨難,淬煉成鋼,海娃分明已經(jīng)成長為一名“準(zhǔn)八路”了。
完成任務(wù)——堅定信念
精彩片段四
兒童團(tuán)團(tuán)長海娃完成了一項大任務(wù),但他并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牢記張連長臨別時的叮囑:“別松勁兒,往后還得好好看住鬼子,他們要是再敢來,咱們還得跟他們干!……”望著八路軍戰(zhàn)士離去的身影,海娃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長大了,一定要像他們那樣,做一名勇敢、為革命事業(yè)不怕犧牲的八路軍戰(zhàn)士!
老師串講
海娃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完成了送信任務(wù),幫八路軍炸毀鬼子基地,一舉殲滅了盤踞在當(dāng)?shù)氐墓碜印:M蘖⑾铝撕柜R功勞,但他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始終牢記張連長的叮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長大做勇敢、不怕犧牲的八路軍戰(zhàn)士!海娃在送信任務(wù)的錘煉下,變得更加成熟穩(wěn)重、意志堅定,他離自己當(dāng)八路軍的理想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