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不僅對數(shù)學學科所授內(nèi)容提出了質量要求,而且細化了評價與監(jiān)測命題的建議,強調(diào)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并增加了教學、評價的案例?!敖獭獙W—評”一體化可以從教師“教”的角度(即目標、內(nèi)容、評價的一致性)和學生“學”的角度(即目標、學習、評價的一致性)兩個層面理解和運用。
教師層面,“教—學—評”一體化需要回答的是“為何教”,即課程目標;“教什么”,即課程內(nèi)容;“怎么教”,即課程實施;“教到什么程度”,即課程評價。
學生層面,“教—學—評”一體化需要回答的是“為何學”,即學習目標;“學什么”,即核心任務;“怎么學”,即學科實踐;“學得如何”,即學習評價。通過這種方式開展教學和評價,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本文以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探索活動: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為例,談談在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如何運用希沃白板達成“教—學—評”一體化目標。
一、厘清《課程標準》維度,制定評價量規(guī)
“教—學—評”一體化的應用是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知識應用情況等進行評估與分析,這是落實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總目標、內(nèi)容要求、學業(yè)要求及教學提示、學業(yè)質量標準的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教學目標的設定開展教學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厘清這節(jié)課屬于學科的哪個領域,該領域關于本課的總目標、內(nèi)容要求、學業(yè)要求等方面的要求分別是什么。
“探索活動: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是《課程標準》中課程內(nèi)容“圖形與幾何”領域關于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的主題內(nèi)容,而“圖形與幾何”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總目標是利用度量及圖形轉換工具,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準確計算,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應用技巧。內(nèi)容要求則是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計算原理,并逐步建立空間思維。學業(yè)方面則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過程,并將其應用到對實際問題的分析中。因而,從思維引導的角度幫助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轉換特點和面積計算的推理過程,這也是教學提示的要求。學業(yè)質量標準要求學生可以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準確計算,逐步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
二、巧用希沃白板,呈現(xiàn)評價量規(guī)
“教—學—評”一體化體現(xiàn)在教師根據(jù)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解決真實問題,并在此過程中掌握關鍵知識點及其應用方法。該過程強調(diào)以學習任務為驅動,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評價標準需圍繞學習目標設定,以確保二者保持一致。為了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多樣化的評價量規(guī)。發(fā)布學習任務時,教師應同時發(fā)布評價標準,并在學生完成任務后及時進行評價。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興趣,還能確保教學過程與評價過程緊密結合,真正實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
教學中,首先,筆者運用希沃白板呈現(xiàn)出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草坪,草坪的底為6米、高為3米、斜邊為5米。
接著,借助希沃白板呈現(xiàn)任務與評價量規(guī)。筆者創(chuàng)建的任務是: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水平嘗試計算平行四邊形草坪的面積;呈現(xiàn)的評價量規(guī)是:準確計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學生可以獲得三顆星,能列出算式但不能準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學生獲得兩顆星,不能列出算式的學生只有一顆星。
然后,筆者利用希沃白板展示了一個透明的方格板,并設計了一個學習任務: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這個透明的方格板中,一個小正方形代表一平方米。為了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同步制定了相應的評價量規(guī)。
再次,為了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的理解深入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高之間的關系,筆者制定了如下評價量規(guī):能夠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高之間的關系,并能清晰、準確地講述出這三者之間關系的學生可以獲得三顆星;能夠厘清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高之間的關系,但無法準確表達的學生可以獲得兩顆星;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底、高之間的關系有自己的見解或初步理解,但尚未形成完整的關聯(lián)體系的學生可以獲得一顆星。
與此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筆者采用了希沃白板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筆者會使用希沃白板向其展示“表達幫助卡”?!氨磉_幫助卡”的內(nèi)容為:畫出平行四邊形,沿 剪開,分成 形和 形,將 形移到 的邊緣,最后可以變成長方形。以此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隨后,在利用希沃白板進行評價與分析時,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已經(jīng)能清晰地梳理出圖形的轉換和推導過程;一些成績中等的學生也能通過圖形之間的轉化完成相關的計算;而那些基礎稍弱的學生雖然能借助工具探究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在表述推導過程時仍然不夠清晰。
此外,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分析能力,筆者利用希沃白板對相關知識點進行了梳理。
筆者給出了兩個例題:1.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的底為20米,高為13米,那么,菜地的面積是多少?2.平行四邊形的周長為36厘米,底為8厘米,高為7厘米,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在解析上述例題時,筆者利用希沃白板展示了評價量規(guī):若學生兩個問題都能成功解答,并且計算均準確無誤,即可獲得三顆星;若學生能解答其中一個問題,且計算結果準確,即可獲得兩顆星;若學生只能解答其中一個問題,但計算結果不準確,可獲得一顆星。
綜上所述,“教—學—評”一體化不僅是一種新理念,更是教育擴優(yōu)提質的有效策略。教師可以借助希沃白板,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呈現(xiàn)不同任務的評價量規(guī),方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標準,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出及時的評價,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還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