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金融領域的風險防控,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全局。青神農商銀行要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感使命感,筑牢安全生產“防火墻”,守好安全生產底線,以鐵律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關鍵詞] 青神農商銀行;安全生產;金融風險防控
[作者單位] 四川青神農商銀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統(tǒng)籌好發(fā)展和安全,落實好防范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的各項舉措?!苯陙?,四川青神農商銀行聚焦安全生產目標,扎實推進“制防、人防、物防、技防、協防”建設,高標準推進GA38-2021達標升級,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2022年11月,全行18個營業(yè)網點、2個離行式自助銀行、總行業(yè)務庫通過銀行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工程驗收,全部達標,達標率100%。2023年6月新建成3個遠程異地值守業(yè)務庫,經眉山市公安局、眉山金融監(jiān)管分局驗收并頒發(fā)《安全防范設施合格證》,為農信機構安全生產提供了經驗借鑒。
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感使命感
筑牢高質量發(fā)展屏障
青神農商銀行總行黨委堅持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等內容納入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專題學習重點任務和干部員工教育培訓以及安全宣傳的核心內容,學深悟透,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新征程新起點安全生產的重要使命,著力解決安全生產領域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干部員工、客戶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是牢固樹立發(fā)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紅線意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始終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把保障生命財產安全作為根本責任。二是牢固樹立安全發(fā)展的理念。安全發(fā)展是高質量發(fā)展的前置條件,也是高質量發(fā)展題中應有之義,沒有安全發(fā)展,就談不上高質量發(fā)展。
掌握好“四則運算”守好安全生產底線
牢記海恩法則。德國科學家海恩(飛行渦輪機的發(fā)明者)根據每一起嚴重空難事故背后必然隱藏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提出了著名的海恩法則。從海恩法則的高度認識安全生產:一是事故的發(fā)生是由量的積累的結果。二是再好的技術、再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在實操層面也無法取代人這一關鍵要素,尤其人的素質和責任心。慘痛的教訓、生命的代價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安全工作重在預防,預防的關鍵在于責任心,責任心的缺失是安全生產的重大威脅。農商銀行的安全生產要牢記海恩法則。
遵循叢林規(guī)則。所謂叢林規(guī)則,就是要適應氣候,適應土壤。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工作的人民性,決定了金融工作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堅守人民立場,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牢記人民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根基所在、血脈所在,也是金融工作的命運所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必須講安全生產、高質量發(fā)展,如果連生命都失去了,發(fā)展還有什么意義?當前,安全生產經營進入到要求非常嚴格、處置非常嚴厲的時期,國家層面就是要求全面從嚴。叢林規(guī)則是農商銀行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法則,必須主動適應全面從嚴的安全生產要求,適應高壓的環(huán)境。
嚴守法規(guī)守則。安全生產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但有的機構和人員只停留在口頭上,安全事故還是經常發(fā)生。農商銀行很多法規(guī)制度都上了墻,安全宣傳也搞了不少,但大都只是停留在紙上、墻上,并沒有真正入腦入心、如影隨形。守法者最快樂。法規(guī)制度是高壓線也是底線,我們不能碰高壓線也不要觸底線。
踐行為人準則。人之初,性本善。做人做事一定要有良心、良知、良德,如果以個人利益犧牲他人利益,就沒有良心、良知,更沒有良德。安全生產工作更要守住道德底線。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時刻謹記:麻痹就是“引線”,縫隙就是懸崖,隱患就是事故,“陰溝里”也要翻船。
以鐵律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干在實處,關鍵就是要對安全生產工作嚴之又嚴,必須嚴格、嚴肅、認真,不講情面,一切工作都要往實里做。
盡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抓好安全工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具體負責人。每個事故的發(fā)生有多方面的根源,如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安全事故警覺性不夠等,但無論是什么情況,出了事故責任追究都要到農商銀行的各層級。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主要的推動力在總行黨委班子,具體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總行層面,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三管三必須”“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時時刻刻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使命感,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覺。二是抓安全生產的關鍵對象,總行黨委書記、支行行長作為“第一責任人”,必須發(fā)揮“頭雁”作用,統(tǒng)籌好發(fā)展與安全兩件大事。三是分管領導、分管部門負責人、干部員工要熟悉安全生產法規(guī)制度,并熟練操作每道工序。農商銀行的每一名員工,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職責必須做到 “勇”和“硬”,就是勇于擔當,敢于負責,能力配位,不擔責就是失職;要敢于承擔,敢于得罪人,堅決杜絕“下不為例”,在堅持原則和標準方面要當“黑臉包公”,要用鐵的手腕治本治亂??傂邪嘧颖仨殘猿?“遠視”不近視,抓安全生產不能顧小利而忘大義。一旦出現大的事故,損失慘重,就是因小而失大。安全生產上要鐵面無私,絕不能心慈手軟,更不能遇難而退,一定要守住原則底線。推進高質量發(fā)展需要解放思想,勇于創(chuàng)新,但安全生產是鐵的標準,該堅持的必須堅持。對安全生產工作違規(guī)行為的“仁慈”,就是對干部員工、客戶群眾生命財產的極大漠視,就是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極端不負責任。顧及一點小利,將帶來巨大隱患。安全事故的根源往往出自管理層自身,因心存僥幸,放松了“安全弦”。日常安全檢查發(fā)現,部門與網點均不同程度存在表態(tài)調門高、行動落實差的情況。
堅持“三鐵”,筑牢銅墻鐵壁。一是鐵的標準,就是落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和操作規(guī)程不能變,即“制防”不能講靈活,更不能作讓步。新建、修訂《保安人員崗位職責實施細則(試行)》《保安人員工作紀律》《營業(yè)網點安全員工作職責》《安全保衛(wèi)部日常工作制度》《業(yè)務庫遠程異地值守實施細則(暫行)》《業(yè)務庫遠程異地值守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諸多制度、辦法,是對單位和干部員工的生命財產負責,誰不堅持上述鐵的標準,誰將受到處罰。二是鐵的面孔,就是要鐵面無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在GA38-2021標準面前,必須鐵面無私、寸步不讓。在“人防、物防、技防、協防”方面必須嚴格落實規(guī)程標準到每個責任主體、每個管理人員、每個操作崗位。嚴格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強化安全生產檢查,堅決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對履行職責不到位的,追責時必須鐵面無私。三是鐵的手腕,就是要有力度,即依法執(zhí)法、責任追究、問責處理有力度,對違規(guī)違紀行為,必須嚴厲打擊。抓安全生產、處理隱患風險,要有鐵的手腕,不能手軟。對于查出的安全隱患問題,一律依標準堅決限時整改到位,否則,就是失職。
科技興安,強化治本之策??萍寂d安是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的治本之策。近年來,第八輪安全評估、遠程監(jiān)控巡查、“打非治違”、“治本攻堅”等工作能夠快速有效推進,農商銀行的安全生產形勢穩(wěn)定好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手段的廣泛運用。比如,柜面操作、值班值守、環(huán)境衛(wèi)生、自助機具設備運行、網點設防布控實現動態(tài)視頻監(jiān)控,實時監(jiān)控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對于加強“三基”工作,充分發(fā)揮了“探照燈”“顯微鏡”的特殊作用。實踐中,必須把握:一是提升科技思維能力,事故總是帶有意外性、偶然性和突發(fā)性,但可防可控可避免。國內外實踐及研究均證明,實現安全生產必須緊緊依靠科技支撐,用好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本質安全,發(fā)揮技防在保障安全生產中應有之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安全生產信息化水平。積極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安全生產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監(jiān)管保障高標準安全。三是圍繞重點領域和環(huán)節(jié),推動安全基礎設施提質增效,尤其要針對薄弱環(huán)節(jié),深入開展老舊場所消防設施、槍支彈藥、網點防外侵、安全押運、防災減災等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強化治本攻堅,明顯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防控能力和水平。
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抓好安全生產,人是關鍵因素,安全意識是第一位的。要充分發(fā)揮公眾號、短視頻等宣傳媒介的作用,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的大政方針、法律法規(guī)和防范知識,廣泛開展安全知識“五進”活動,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教會干部員工、客戶群眾需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法治觀念,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貫徹落實到位,讓安全意識入腦入心,筑牢安全生產的堅實屏障。
應急處置,做好管理準備。加快形成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指揮“一盤棋”“一體化”的工作格局。一是建強應急隊伍。各機構必須公示安全員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明確至少2名安全員(AB角),并做好應急隊伍的整合、融合,迅速形成工作合力和戰(zhàn)斗力。同時,注重安全生產后備人才梯隊建設,做好懂安全、懂科技、懂管理的優(yōu)秀員工的選育管用,努力建設一支安全生產鐵軍。二是完善應急預案。認真組織研究應急救援的客觀規(guī)律,總結反思身邊的、通報的案例,深刻汲取慘痛教訓,學習借鑒他行先進經驗,修訂完善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各類應急預案,緊密結合機構地理環(huán)境、氣候特點、網點布局等現實情況,實現應急預案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別對遠程異地值守庫點、C級地質災害隱患營業(yè)網點的應急處置工作開展常態(tài)化督導檢查。三是聯動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的關鍵是形成應急聯動和快速響應機制。一方面,構建統(tǒng)一指揮、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置體系,確??傂?、部門、網點、人員在應急處置中做到步調一致、各司其職。另一方面,各機構堅持底線思維,對安全生產事故能快速反應,及時跟進,有效防止災害擴散和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四是加強應急演練。應急預案適不適用,應急處置強不強、當不當,必須通過實戰(zhàn)演練進行檢驗。必須時刻保持備戰(zhàn)迎戰(zhàn)狀態(tài),特別是機關辦公樓、營業(yè)網點、地質災害點等重點區(qū)域、關鍵環(huán)節(jié),實施現場處置演練的常態(tài)化和實戰(zhàn)化,確保遇有情況即科學有序開展處置,不斷加固安全生產“最后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