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老師您好,我家孩子今年上三年級。感覺他自律性有點差,比方說,規(guī)定好的每天看20分鐘電視,結果時間到了死活不同意關掉;說好只玩10分鐘游戲,可到了時間不但不撒手,還一直跟你討價還價。請問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加自律?
答:想讓孩子自覺抵抗誘惑,可是孩子又不聽,這是很多家長面臨的困惑。其實自律這件事,很多時候我們大人都很難做到。比如你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做完家務,是否會拿起手機刷不停,或者煲一集正在追的劇。在能讓自己感到放松或快樂的事情上,連大人都很難立馬脫身,孩子就更難做到了。
想讓孩子自律,父母需要明白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從他律走向自律的漫長過程。孩子小時候,基本上是按大人設定的規(guī)矩來做事,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過渡到自己約束自己、管理自己的狀態(tài),也就是自律。因為他會發(fā)現(xiàn),只有在守了規(guī)矩之后,自己才能獲得行為的自由和他人(尤其是父母)對自己的尊重。而只有父母學會逐漸放手,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自律才會有生長的土壤。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吹揭环N現(xiàn)象:家長永遠不肯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有些父母就像交通警察一樣,一直努力地守在每個十字路口,時時刻刻都想指揮孩子,避免他們走錯方向。我們立規(guī)矩的真正目的,是讓孩子的心里長出一位交通警察,來幫助他們判斷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從他律走向自律,就是孩子逐漸學會自我管理的一個過程,父母自己首先得學會放手。
第二件事是,明確了“該放手時就放手”這個概念后,父母該營造一個怎樣的家庭環(huán)境,才能讓他律自然地變成自律呢?
第一步,和孩子交朋友。這個道理很簡單,孩子天然地會選擇聽喜歡的人的話。如果他抗拒甚至討厭你,即使你說的道理是對的,他也不會聽。所以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地交談。
第二步,給規(guī)矩營造對的環(huán)境?;氐侥f的孩子看電視或者打游戲問題,其實關鍵不在于和孩子約定看幾集動畫片或者玩多久游戲。讓一個自控力弱的孩子主動拒絕游戲和電子產(chǎn)品是不現(xiàn)實的。
對于低齡孩子而言,想減少孩子對電子產(chǎn)品的依賴,不讓他做作業(yè)時分心,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里避免出現(xiàn)電子產(chǎn)品,這就是所謂的“物理隔離”;當孩子有了比較好的理解力和自控力時,再選擇用約定的方式來讓他行使自律。另外,父母是孩子生活的模板,如果父母能遵守約定,那么父母的自律就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孩子也會學父母的樣子做正確的事。
第三步,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調(diào)整規(guī)矩。我兒子有一本家庭手冊,讀一年級時,老師要求家長在檢查完功課后簽上名字;到了四年級,老師告訴家長,如果覺得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良好,就可以把這本家庭手冊交還給孩子,讓他自己為自己簽字。從那天起,我就只在口頭上和孩子確認功課有沒有做完,家庭手冊是否簽字,其他的都留給他自己做主。當然,孩子也會出現(xiàn)沒有完成功課的情況,這時候我會督促他自己在家庭手冊上寫清楚原因,向老師請求延期交作業(yè)。這樣做就是讓他體會到,一旦不自律,就要自己去承擔后果,久而久之,他就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規(guī)矩的范圍和尺度也應該隨時調(diào)整,不能一成不變,更不能一手掌控到底。
編輯"喬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