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1623 年出版的“第一對開本”《威廉·莎士比亞先生喜劇、歷史劇及悲劇集》,因《冬天的故事》后兩幕為喜劇,并以幸福結(jié)局收場,將其歸入“喜劇”一列,許多現(xiàn)代編輯更愿給它貼上“傳奇劇”標(biāo)簽。它是莎士比亞晚期傳奇劇之一,卻因前三幕堪稱由猜忌引發(fā)的劇情激烈的心理劇,有莎評家認(rèn)為該劇當(dāng)屬“問題劇”。事實上,該劇的傳奇性完全體現(xiàn)在前三幕“悲劇”經(jīng)命運之手神奇化為了“喜劇”,實乃亦悲亦喜之傳奇。
該劇在莎士比亞戲劇演出史上,從著名演員、劇作家兼劇院經(jīng)理大衛(wèi)·加里克改編的《佛羅利澤與珀狄塔》(1753 年首次演出,1756 年出版)中斷很久之后開始,時斷時續(xù)受到喜歡,一些著名戲劇從業(yè)者各種形式的制作和改編重新上演。該劇在19 世紀(jì)再度復(fù)興,尤其享有“田園”劇之美譽(yù)的第四幕廣受歡迎。從20 世紀(jì)下半葉起,該劇經(jīng)常上演,每每取得成功。
冬天里的春天:“田園傳奇”,抑或“怪誕喜劇”
1. 傳奇劇還是悲喜劇
美國著名文學(xué)理論家、“耶魯學(xué)派”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莎士比亞:人類的發(fā)明》一書中認(rèn)為:“用‘田園傳奇’來描繪《冬天的故事》似乎越發(fā)別扭,用‘怪誕喜劇’更為貼切?!?/p>
布魯姆以慣有的犀利連帶調(diào)侃的口吻指出:“在經(jīng)歷《辛柏林》的美學(xué)自我傷害之后,《冬天的故事》迸發(fā)出莎士比亞的全部力量,盡管它與此前任何一部莎劇全然不同。我認(rèn)為,《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亞自《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之后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部戲,且比懸疑更多的《暴風(fēng)雨》更為喜愛。不過,《冬天的故事》有其真正難點,這源于它強(qiáng)烈的原創(chuàng)性。我熱切希望傳統(tǒng)上沒把莎士比亞最后幾部戲稱為‘傳奇’,盡管現(xiàn)在已沒有什么能改變這一命名。‘傳奇’這概念,一手給出什么,另一手就拿走什么,而莎士比亞,如我一直所強(qiáng)調(diào)的,寫作不分體裁?!恶Z悍記》看似鬧劇,實則不然;福斯塔夫的‘歷史’是悲喜??;而‘無限的詩篇’《哈姆雷特》只是莎士比亞劇作中的常態(tài),并非例外。《冬天的故事》像《第十二夜》和《李爾王》一樣,又是一部‘無限的詩篇’。我們無法對莎士比亞最偉大的戲劇一探究竟,因為每當(dāng)我們獲得一個新視角,另一些與預(yù)期不符的新鮮景致就會出現(xiàn)?!?/p>
事實上,《冬天的故事》里的“故事”不僅未以傳奇世界開場,前三幕僅一處提及“傳奇世界”:第二幕終場前,侍從向里昂提斯稟告:“您派去求(阿波羅)神諭的兩位信使一小時前回來了:克萊奧梅尼斯和迪昂,從德爾福斯安然返回,均已登陸,正飛速回宮?!边@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傳奇”不在“(阿波羅)神諭”,而在“德爾福斯”(Delphos)并非現(xiàn)實之地,它是將古希臘城邦共和國的圣地——德爾斐(Delphi)與希臘傳說中太陽神阿波羅的出生地——提洛島(Delos),合并成的虛幻島嶼。因為在古希臘傳說建構(gòu)起來的“傳奇世界”里,從這兩處圣地——德爾斐和提洛島——的阿波羅神廟求取的神諭最靈驗,由此,從德爾福斯求取來的神諭具有雙倍靈驗!
除此之外,前三幕劇情完全是交融著《李爾王》和《奧賽羅》戲劇元素且可獨成一部整戲的現(xiàn)實主義悲劇,說慘劇亦不為過,無絲毫傳奇可言。在第四幕正戲開場前,由“劇情說明人”飾演的“時間老人”以大段韻詩獨白開啟的后兩幕,把光陰飛逝十六年后的現(xiàn)實世界從西西里亞帶到波西米亞;喬裝成鄉(xiāng)村青年的王子佛羅利澤與十六歲美麗的牧羊女珀狄塔相愛、私定終身,尤其一場鄉(xiāng)村剪羊毛的歡宴,更使戲風(fēng)變得充滿浪漫田園情調(diào);從無賴扒手奧托呂科斯出場,又四溢出一種嬉皮歡鬧的怪誕喜感;直到劇中所有角色不失傳奇性地回到十六前的悲劇發(fā)生地——西西里亞,隨著逃亡的“王子與公主”引來的“(里昂提斯與波利克希尼斯)兄弟和解”,隨著赫麥厄妮“雕像復(fù)活”引來的“(里昂提斯與赫麥厄妮)夫妻重逢”“(赫麥厄妮與珀狄塔)母女相見”,直到卡米洛與寶麗娜永結(jié)同好,全劇以徹底的大團(tuán)圓喜劇收場,前三幕“冬天”里之大悲,化為后兩幕“春天”里之大喜。難怪布魯姆要以“怪誕喜劇”稱之。
2. 冬去春來:時間的勝利
19 世紀(jì)美國莎學(xué)家霍拉斯·弗內(nèi)斯在為其所編1898 年版《新集注本〈冬天的故事〉》寫的導(dǎo)論中,引述法國作家雨果的宏論,認(rèn)為該劇從出版之初即遭誤解:“第一對開本”把它歸入喜劇,由此,人們給它貼上喜劇標(biāo)簽,視為一個“老婦人的故事”或一時即興之作,而非上乘之作,但事實上,它是莎士比亞“最嚴(yán)肅最深刻的戲劇之一”。在雨果看來,《冬天的故事》不是喜劇,是悲劇,比《辛柏林》更具悲劇性,劇中安提戈納斯,尤其瑪米利烏斯之死,比辛柏林的繼子克洛頓之死更感人至深。
隨后,雨果將《冬天的故事》與《無事生非》做出對比:“風(fēng)格方面和《無事生非》大不一樣;在《無事生非》中,莎士比亞小心謹(jǐn)慎地不讓觀眾感受到痛苦的感情,他讓觀眾事先知道事件發(fā)展的趨勢,不會因想象中的不幸而使自己受到痛苦的折磨。當(dāng)克勞迪奧離開我們?nèi)ニ椿槠迚炃捌矶\時,我們決不會為此悲哀而感動,因為我們知道墳?zāi)故强盏?,作者明白告訴我們,希羅沒有死,而且也知道在關(guān)鍵時刻她將會再度出現(xiàn)。《冬天的故事》卻與此相反,詩人守住秘密,只有自己知道,他不讓我們有片刻時間來考慮主人公可能的命運。詩人希望我們陷入他的人物失望之中,他有意讓我們和里昂提斯一樣相信赫麥厄妮死了,讓寶麗娜的詭計一直把我們欺騙到最后。因此,該劇結(jié)局的深奧震感人心。這時,我們的焦急已達(dá)頂點,當(dāng)?shù)裣裆韯又畷r,當(dāng)大理石變成肌肉之時,當(dāng)王后從像座上走下來之時,這只能被認(rèn)為我們身處在某個由超自然的魔法力量招來鬼神的場合,對這真切的死人復(fù)活,我們瞠目結(jié)舌,感到難以形容的驚愕。”c
然而,《冬天的故事》終究是一部雖極具悲劇性卻富有傳奇色彩的悲喜劇,或干脆稱之傳奇悲喜劇。19 世紀(jì)英國語言學(xué)家、莎學(xué)家弗里德里克·弗尼瓦爾在其所編1877 年初版的《利奧波德版莎士比亞全集》“前言”中,稱《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亞最后一部完美劇作,恰如其藝術(shù)天才到了落日時分,上面灑滿金色的落日光輝,溫柔和煦的鄉(xiāng)村微風(fēng)輕輕吹過。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很少有比《冬天的故事》具有更令人愉快的畫面。只要人類還能思想,珀狄塔總會使人的心靈和生活變得愉快和甜美,赫麥厄妮總會使人的心靈和生活變得高尚和純潔。在我們面前,莎士比亞所描繪的種種情境又是多么開心、有趣,穿插著他家鄉(xiāng)斯特拉福德的剪羊毛歡宴,流浪貨郎胡編亂造的謊騙使人開心,叫人喜歡的沃里克郡嬌美少女們爭買‘禮品’,讓孩子(瑪米利烏斯)講精靈怪妖的故事,‘從前有個人,住在教堂墓地旁邊’——作者對著天真無邪的一切歡樂,再次敞開胸懷,盡情享受圍繞在自己周圍美麗的自然景色?!?/p>
或正因為此,英國莎學(xué)家約翰·科莫德在《威廉·莎士比亞:最后的劇作》中強(qiáng)調(diào):“這是一部偉大的戲劇,有著自然的能量,這種能量支持它所說的有關(guān)自然的力量;構(gòu)思深遠(yuǎn)而精巧,語言聯(lián)想豐富?!抖斓墓适隆泛推渌S多故事一樣,是寫罪惡和寬恕與時間的勝利,也是一個宗教主題。”e 簡單說,作為宗教主題的“罪惡和寬恕”與“時間的勝利”是該劇的母題。
“時間的勝利”是《冬天的故事》的主要原型故事、羅伯特·格林《潘朵斯托》的副標(biāo)題,而正是“時間”,成為該劇由西西里亞之悲轉(zhuǎn)向“美麗的波西米亞”之喜、由西西里亞和波西米亞兩個王國宮廷轉(zhuǎn)向田園鄉(xiāng)村的結(jié)構(gòu)之鑰。在第三幕落幕與第四幕幕啟之間,莎士比亞讓“劇情說明人”扮演的“時間老人”以大段韻詩獨白宣告:“——把我當(dāng)成‘時間老人’,以他的名義,/ 享用我的雙翅f。我一下滑過了十六年/ ……各位的耐性若允許這樣,我便翻轉(zhuǎn)沙漏,/ 來推進(jìn)劇情,你們只當(dāng)在幕間睡醒一覺。/ 讓里昂提斯,承受愚蠢嫉妒的后果,他 / 現(xiàn)在閉門不出?!哔F的觀眾,想象 / 我眼下在美麗的波西米亞。各位請記好,/ 我曾提起國王有個兒子,我現(xiàn)在把名字 / 告知,他叫佛羅利澤。趕快再說珀狄塔,/ 如今在神的恩典中長大g,優(yōu)雅得令人贊羨。/ ……”隨著這聲宣告,由前三幕“冬天”里孕育出的后兩幕“水仙花開始露芽”的“春日”傳奇正式上演。這是多么神奇的劇情結(jié)構(gòu):冬去春來,罪孽得寬恕,懺悔獲救贖,青春綻放愛情花朵,仇怨和解,“雕像”復(fù)活,親人團(tuán)聚,“老斑鳩”覓得伴侶,一切都是時間的勝利!
不過顯然,透過第四幕第三場珀狄塔與喬裝成“道里克萊斯”(佛羅利澤)互吐愛慕可知,莎士比亞似有意把“王子愛上牧羊女”寫成一個“春日”里的“冬天的故事”。面對道里克萊斯的求愛,假扮剪羊毛歡宴上的女王、實則身為卑賤牧羊女的珀狄塔,不由生出對“等級差異”的恐懼:“對我來說,等級差異鍛造恐懼。您一向尊貴,不習(xí)慣恐懼。就現(xiàn)在,想到您父親,我還在顫抖,怕他像您一樣,偶然經(jīng)過此地。啊,命運三女神h !他若見自己創(chuàng)造的高貴作品i,裝訂得如此簡陋!0,會面露何種神情?他會怎么說?我怎能穿著這身借來的服飾,注視他嚴(yán)厲的面容?”而貴為王子的道里克萊斯,讓她“只管快樂”,不必害怕,因為,連諸神自己為能戀愛寧愿屈尊化身為野獸,“朱庇特變成一頭公牛!1,發(fā)出吼叫;綠色的尼普頓變成一只公羊!2,咩咩叫;身披火袍的天神,金色的阿波羅,像我現(xiàn)在這樣,變成卑微寒酸的鄉(xiāng)村青年!3”。誠然,最具沖破這層“冬天的故事”力量、向命運女神發(fā)出挑戰(zhàn)的,是佛羅利澤的愛情宣言:“最親愛的珀狄塔……我要么歸屬你,要么不再是父親的兒子。因為我若不屬于你,就無法屬于自己,也不會屬于任何人。對此,我恒心不變,哪怕命運說不。”果真,當(dāng)波利克希尼斯拿掉偽裝,露出真面目,以剝奪王位繼承權(quán)、斷絕血緣關(guān)系相威脅,命他回宮廷之際;當(dāng)珀狄塔以為“一切盡毀”,決計放棄愛情、甘做牧羊女之際,他選擇實現(xiàn)愛情誓約,任由父親抹去王位繼承權(quán)。他要做自己“愛情的繼承人”,與珀狄塔一起逃亡。在此,“等級差異”的桎梏“冬天”瞬間化為“春日”,因為這一刻,珀狄塔身為西西里亞公主的身世之謎尚未揭開。
3. 赫麥厄妮:復(fù)活了的苔絲狄蒙娜
在莎士比亞塑造的眾多女性形象中,對丈夫最忠貞、最順從、最忍耐者,非苔絲狄蒙娜莫屬。在《奧賽羅》第五幕第二場,當(dāng)她睜開惺忪睡眼,面對野獸般咆哮著斥罵她“呸,娼妓”“去死吧,娼妓”,并要殺死她的兇神一樣的丈夫,她唯有發(fā)出孱弱無力的表白和祈求:“我感到了恐懼”,“罪惡就是我對您的愛”,“希望您不是對我起了殺心”,“我現(xiàn)在還不能死”,“那愿上帝憐憫我吧”,“也愿您得到憐憫”,“我的主人,遺棄我吧,但不要殺我”,“讓我再做一次禱告”。然而,被猜忌奪去理性的魔鬼丈夫,竟“一次禱告”都不留!隨后,當(dāng)艾米麗亞問她“是誰干的”,她蠕動嘴唇擠出生命的最后一句話——“沒有誰;是我自己,永別了。代我向仁慈的夫君致意。啊,永別了!”
從《冬天的故事》第三幕第二場“庭審”大戲來看,里昂提斯對妻子赫麥厄妮之冷酷絕情,絲毫不遜于奧賽羅對苔絲狄蒙娜之殘忍。他在宮廷之上,痛斥妻子是淫婦,波利克希尼斯是“淫蕩的國王”,恨不得把妻子綁在火刑柱上燒死。寶麗娜指責(zé)他是“暴君”,他因此遷怒安提戈納斯,命安提戈納斯將野種的嬰兒崽子(珀狄塔)丟棄荒野。他一面派侍臣去德爾福斯求取阿波羅神諭,一面下令召集庭審:“審訊我那最不忠的女人?!彼缚仄拮臃赶氯笞餇睿号褔?、通奸、與卡米洛合謀欲害國王。另外,從赫麥厄妮自辯無罪的陳詞可知,他“在每個張貼公告處,宣稱我本人是妓女。您懷著兇暴的仇恨,拒絕我享有分娩后臥床的權(quán)利,這是屬于各行各業(yè)女人的權(quán)利。最后,不等我臥床滿月體力恢復(fù),匆忙把我趕到這里”。這分明是一個奧賽羅式的李爾王!
故而,被押上國王法庭受審的赫麥厄妮,只能為捍衛(wèi)“生命和名譽(yù)”做自我辯護(hù):“您,陛下,最了解——可您似乎最不了解——我過去的生活,之節(jié)制!4、之貞潔、之忠實,正如我眼下之不幸……一個國王床榻上的人,擁有半個王座,一位偉大國王之女,一位有前途的王子之母——站在這里,向請來聆聽的諸位,為生命和榮譽(yù)饒舌嘮叨?!诓ɡ讼D崴箒砟鷮m廷之前,我多么受您寵愛,那又是多么應(yīng)受的一份寵愛。他來之后,我有什么難以接受的會面!5,竟使我硬撐著這樣出庭受審。我若超出一丁點榮譽(yù)的界限,無論在行為還是那種傾向性意圖上,愿聽我申訴的各位把心變硬,最親近的族人在我墳前叫罵‘呸’!……我不求活命……我要洗清名譽(yù),若憑那些猜測判我死罪,一切證據(jù)正在別處安睡,只有您的猜忌醒著——我要對您說,這是暴虐,不是審判?!野炎约航唤o神諭:讓阿波羅做我的法官!”
在此,該劇最核心的問題來了:對妻子“過去的生活,之節(jié)制、之貞潔、之忠實”“最了解”(又“似乎最不了解”)的里昂提斯國王,那始終“醒著”的猜忌從何而來?如英國當(dāng)代莎學(xué)家喬納森·貝特在“皇莎版”《莎士比亞全集·冬天的故事》導(dǎo)論中所說:“當(dāng)里昂提斯勸留波利克希尼斯失敗,赫麥厄妮卻成功說服他在西西里亞延長訪期時,里昂提斯的憤怒爆發(fā),批評家們歷來對此大惑不解。為何她的禮貌行為立刻招致通奸的誣告?里昂提斯的猜忌長久以來一直在惡化?他惱火,全因一個女人離間了兩位男性密友(一種莎士比亞式的癖好,從早期的《維羅納二紳士》到十四行詩,直到最后一部戲《兩位貴族親戚》,均如此)?比起在劇場看戲的觀眾,問這類問題更是讀者的特權(quán)??磻虻挠^眾,只能對劇情開始前在想象中發(fā)生的事件做出有限了解,而在戲劇體驗中,這些事件并不存在?!保?
不過,可從“看戲的觀眾”僅“在戲劇體驗中”所知的“這些事件”做出四點梳理:1. 在波利克希尼斯來西西里亞宮廷之前,赫麥厄妮深受里昂提斯寵愛。2. 由十六年后里昂提斯向赫麥厄妮雕像真情吐露可知,年輕時的赫麥厄妮“像嬰兒般溫柔、優(yōu)雅”,而且,“啊,我最初向她求愛時,她就這樣站著——就以這般莊嚴(yán)的生命力,溫暖的生命力”?!?.3】3. 赫麥厄妮對里昂提斯的愛“好比鐘表的嘀嗒聲,不比任何高貴女人愛自己丈夫少滴答一下!7”【1.2】。4. 在兩人婚前熱戀,里昂提斯瘋狂追求赫麥厄妮“那酸苦的三個月酸得快死的時候!8,我讓你張開潔白的手,與我擊掌,你自身同我的愛一拍即成!9。然后,你說‘我永遠(yuǎn)歸屬您’”?!?.2】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赫麥厄妮完全符合《奧賽羅》中卡西奧心中的苔絲狄蒙娜形象——“溫柔可愛”“氣質(zhì)高雅”“神情端莊”,像她一樣,堪稱“一位極品”的“完美無缺”的圣女。
誠然,赫麥厄妮并非不食凡塵煙火的圣女,這可從她勸留波利克希尼斯時所開玩笑見出端倪。當(dāng)波利克希尼斯向赫麥厄妮坦承:“??!我最神圣的夫人,后來我們心底生出誘惑。因為,在那羽毛未豐的日子,我妻子還是女孩兒;您珍貴的自我@0 尚未掠過我少年玩伴的雙眼。”(意即:我和里昂提斯都在“強(qiáng)烈的血性養(yǎng)育得更烈”的年少時,犯下偷食禁果的“原罪”。)赫麥厄妮不無頑皮地回應(yīng):“上天救我!不要由此推論,否則,您要說,您的王后和我,都是魔鬼。不過,接著說。我們讓你們犯下的罪過,我們自擔(dān)其責(zé),只要你們之于我們的罪是初犯@1,并繼續(xù)跟我們犯錯,且除了跟我們,勿與他人犯錯?!保ㄒ饧矗骸澳耐鹾蠛臀摇倍际欠高^“原罪”之錯的“魔鬼”,但只要你與妻子、我與丈夫都是彼此“初犯”,且除了對方,不與他人通奸,便不是罪惡。)換言之,赫麥厄妮對里昂提斯之忠貞不二,亦像苔絲狄蒙娜對奧賽羅忠誠一樣。但從劇情來看,似乎里昂提斯并沒聽見波利克希尼斯和赫麥厄妮的這兩段對白。因為接下來是里昂提斯的問話,他問赫麥厄妮:“還沒贏下他@2 ?”赫麥厄妮回答:“他答應(yīng)留住,陛下。”當(dāng)里昂提斯隨口回復(fù)。“我勸他,他不留@3”的瞬間,在他心底已生出嫉妒的醋意。緊接著,毫無所感的赫麥厄妮一面為“短時間贏得一位伙伴@4”得意,一面將友情之手伸向波利克希尼斯。接下來便是被布魯姆稱為“真正開啟劇情的”那段旁白@5 :“太火熱,太火熱!……我的心在震顫。……但像他們現(xiàn)在這樣,撫弄著手掌,捏著手指,好似對著鏡子故作微笑……??!這樣待客,我的心窩不喜歡,我的額頭@6 不快意!”至此,似乎還可以說,里昂提斯只是心有不爽。但當(dāng)他眼見赫麥厄妮“還在撫弄他手掌,像撫弄維金納琴”,“她居然揚起喙,要跟他接嘴@7 !那大膽舉止倒像妻子跟她自認(rèn)的丈夫所為!”便瞬間斷定頭上早已戴上“一頂長犄角的綠帽子,遮住頭和耳……老婆背著他早被人開閘放水@8”。隨即對波利克希尼斯起了殺心,便命卡米洛用毒酒將他毒死;而卡米洛協(xié)助波利克希尼斯連夜逃走,讓他把一切猜疑變成真。由此,把赫麥厄妮關(guān)進(jìn)大牢,開庭審訊,一切順理成章。
簡言之,恰如苔絲狄蒙娜與卡西奧的通奸罪一切源于奧賽羅之猜忌,赫麥厄妮與波利克希尼斯之通奸罪同樣來自里昂提斯之猜忌。比奧賽羅更可怕的是,王權(quán)在握且毫無摩爾人膚色自卑感的里昂提斯國王,身邊并沒有一個“在耳邊捏造謠言”并一手制造“手絹門”陷害妻子的伊阿古。他完全是自己的伊阿古,并像伊阿古恨奧賽羅一樣恨波利克希尼斯;也像奧賽羅用猜忌之劍殺妻一樣,用同樣一把劍“殺”了妻子。兩者最大不同在于,了解真相、痛悔不已的奧賽羅,為逃避受審,自殺身亡;公然抗拒阿波羅神諭、得知妻兒死訊立刻悔罪并乞求寬恕的里昂提斯,在十六年后,等來愛妻復(fù)活。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庭審時,傳來小王子瑪米利烏斯抑郁而死的噩耗,赫麥厄妮聞訊,暈厥倒地。寶麗娜及女侍等將她抬走。隨后,寶麗娜回到宮廷,告知眾人:“王后,王后,最親愛、最珍貴的生靈,死了?!睕]人相信,寶麗娜竟從此將赫麥厄妮藏在自己家里十六年。有人疑問:雪藏王后十六年,為何無人知曉?
關(guān)于這個問題,18 世紀(jì)美國小說家兼莎學(xué)家夏洛特·倫諾克斯在其《插圖本莎士比亞》書中早指出過:“莎士比亞似乎為讓王后在最后一幕重新出現(xiàn)才讓她活著,這是一個不高明的可笑設(shè)計,因為這怎么可能:一個善良貞潔受人愛戴的妻子,竟能把自己隱藏在一個孤寂無人的房子里達(dá)十六年之久!何況她還知道她那已經(jīng)后悔的丈夫,一直為她的死在悔恨和痛苦中煎熬,折磨得死去活來。再說,在可以得到丈夫的愛和與其分享王位尊榮這樣的幸福時刻,她有什么理由讓自己過一種可憐的孤獨幽寂生活?一個偉大王后,居然甘心忍受這樣戲弄,站在一個像座上,定住眼睛,一動不動,最后被寶麗娜的魔法命令召引下來,這一切又是多么滑稽可笑?!f故事(《多拉斯圖斯與法妮婭的故事》)中少有如此低下的東西,也不可能有雕像之類的發(fā)明,的確,不管莎士比亞怎樣更改變換或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的《冬天的故事》遠(yuǎn)遠(yuǎn)不如給他提供素材的這個不大為人注意的古老故事。”
其實,這根本不是問題,理由很簡單:莎士比亞讓寶麗娜的丈夫、唯一會泄露天機(jī)的安提戈納斯在第三幕第三場結(jié)束前將嬰兒丟棄在波西米亞一處海岸荒野后,被一頭遭獵人追獵的野熊撕碎了。至于故事,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遠(yuǎn)比“多拉斯圖斯與法妮婭的故事”精彩。
赫麥厄妮消失了,直到第五幕第三場,寶麗娜親手導(dǎo)演全劇的高潮戲——“雕像復(fù)活”。如布魯姆所說:“《冬天的故事》第五幕回到西西里亞,著名的雕像復(fù)活場景達(dá)到劇情高潮,在此處,赫麥厄妮與里昂提斯和珀狄塔重逢。在一切充滿懸疑之處,莎士比亞樂于提醒我們,我們正在觀看(或閱讀)的一個表現(xiàn)物,更愿讓人意識到,它只是虛構(gòu)。寶麗娜以告知這個復(fù)原的家庭,及在場觀眾的方式,總結(jié)道:‘都走吧,/ 你們這些珍貴的勝利者?!凇抖斓墓适隆分?,沒有人落敗,至少在結(jié)尾處沒人落??;瑪米利烏斯早因悲痛而死,安提戈納斯無疑被波希米亞海邊一頭野熊徹底消化。寶麗娜很清楚地表明,她不是一樣亡靈巫師,同時還謹(jǐn)慎地讓我們遠(yuǎn)離現(xiàn)實主義:‘我要是告訴你們,她活著,這會像一個古老故事一樣遭嘲笑??杀M管尚未開口,她顯然活著?!?/p>
“里昂提斯說:‘倘若這是魔法,讓它成為像吃飯一樣合法的技能。’赫麥厄妮老去16 歲——無論作為雕像還是女人——都有些皺紋,但除此之外,與本人相差無幾。我認(rèn)為,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場景具神圣性或預(yù)示性時,我們把氛圍搞錯了,但莎士比亞何以要堅持塑一尊雕像,更何況出自朱利奧·羅曼諾#0 之手?可能我是唯一認(rèn)為這個場景不是《冬天的故事》的榮耀點之一,反倒是其主要謎題的批評家,因為莎士比亞在此并非自嘲。這無疑是一次戲劇性的創(chuàng)舉:舞臺上的雕像栩栩如生。對我來說,《冬天的故事》之奇妙,則在別處:里昂提斯的瘋狂猜忌、奧托呂科斯唱著扒竊的歌,以及最重要的,珀狄塔與佛羅利澤佩在一種自然的狂喜中相互頌揚。說到底,莎士比亞是一位過于刻意的博學(xué)魔法師,且對藝術(shù)本身即自然的任何一種信條持懷疑態(tài)度。”
當(dāng)“雕像”(赫麥厄妮)走下像座,里昂提斯與她擁抱,并發(fā)出感慨:“啊,她很溫暖!倘若這是魔法,讓它成為像吃飯一樣合法的技能?!焙整湺蚰菸醋龌貞?yīng)。有點奇怪的是,在“雕像復(fù)活”這整場戲里,赫麥厄妮只有一句臺詞:“眾神啊,往下看,從你們的圣瓶中,將恩典傾注在我女兒頭上?。ㄧ甑宜鹕怼#嬖V我,我的孩子,你一直在哪里存活?住在哪里?如何找到你父親的王宮?要知道,我從寶麗娜那里,獲知神諭給了你存活的希望,我這才留住自己這條命,盼著見到結(jié)果?!边@句臺詞旨在揭示,給了珀狄塔存活希望的阿波羅神諭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生機(jī)。這與前三幕中唯一一處“傳奇世界”相呼應(yīng),劇情自然又回到傳奇上來。
作 者: 傅光明,文學(xué)博士,首都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教授、外國詩歌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蕭乾:未帶地圖,行旅人生》《書生本色》《生命信徒:徐志摩》《林海音:城南依稀夢尋》《現(xiàn)代文學(xué)夢影拾零》《凌叔華:古韻精魂》《書信世界里的趙清閣與老舍》《獨自閑行》《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戲夢一莎翁: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俗世一莎翁:莎士比亞的史劇世界》《莎劇的黑歷史:莎士比亞戲劇的“原型故事”之旅》《戴面具的伊麗莎白:莎士比亞戲劇中的真歷史》等。新譯“注釋導(dǎo)讀”《莎士比亞全集》(26部)等。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