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一生從一個傳說開始。相傳,他的母親在生他之前夢到“大禹賜子”,于是為他起名“禹錫”(古時“錫”與“賜”同義),字“夢得”。
劉禹錫是詩人中難得的“學霸”,21歲的他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就一舉高中。在唐代,考中進士非常難,就連一向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而自豪的白居易也是28歲才進士及第。更為難得的是,劉禹錫在此后三年內(nèi)又接連通過博學鴻詞科和吏部取士科的考試。要知道,就連“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考博學鴻詞科也是“三連不中”。此時的劉禹錫雖只得到一個九品官職,卻聲名大噪。他對未來充滿樂觀和希望,一條光明大道就在不遠處向他招手。然而,一次政治變革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貞元二十一年(805),唐德宗病逝,唐順宗繼位,年號永貞。原太子侍讀王叔文、王伾聚集了包括劉禹錫、柳宗元在內(nèi)的一批改革之士,發(fā)起了一場史稱“永貞革新”的變革。由于觸犯既得利益者,加上斗爭經(jīng)驗缺乏,變革很快以失敗告終。核心人物紛紛被貶,劉禹錫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柳宗元被貶永州(今湖南永州)。
成功帶來的樂觀情緒難以長久,只有面對磨難,依然能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才稱得上真正的樂觀。被貶永州的柳宗元心灰意冷,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樣孤獨的詩句。而他的好友劉禹錫卻沒有就此沉淪,面對秋天,他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所有人都覺得秋天是悲涼的,可劉禹錫偏偏不這么認為,他覺得這秋日比春朝還要充滿希望。此時的他雖然身在僻壤,心中卻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在老友的鼓勵下,柳宗元也振作起來,俯下身去了解百姓的疾苦,寫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記》。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劉禹錫在朗州一待就是十年。隨著“永貞革新”的余波逐漸散去,劉禹錫終于和好友柳宗元一同奉詔回京。換作其他人,能夠重回長安必定感恩戴德,夾起尾巴小心做人。然而,這卻不是劉禹錫的作風。劉禹錫在長安玄都觀賞桃花之際寫下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暗諷當權者:你們這些人無非是我離開朝廷后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發(fā)戶而已,有什么可得意的呢?不出意外,這首詩為劉禹錫招來了災禍。
劉禹錫再度被貶,還連累了好友柳宗元??闪谠堑珱]有怨言,還以劉禹錫有八十歲老母為由主動申請?zhí)嫠礁h的播州(今貴州遵義)。最后,劉禹錫被貶至連州(今廣東清遠),柳宗元則去往柳州(今廣西柳州)。誰知,好友一別,竟是陰陽兩隔!元和十四年(819),劉禹錫接連遭受重擊,先是老母故去,又突然接到柳宗元離世的噩耗。這是劉禹錫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他的痛苦無以發(fā)泄,只能化作一篇篇詩文。
痛苦可以讓他難過,卻不會使他悲觀。公元826年,劉禹錫在揚州與白居易相逢,兩人把酒言歡。白居易寫詩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是在為劉禹錫抱屈,也是為自己鳴不平。沒想到,樂觀的劉禹錫卻反過來安慰白居易,寫下著名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辈淝斑€有萬千樹木欣欣向榮,我們不必在此憂傷,喝下這杯酒,讓我們重新振作起來面對未來吧!
面對朋友,劉禹錫溫暖如此,可對那些蠅營狗茍之徒,他卻從來不會妥協(xié)。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回到長安的劉禹錫再次來到玄都觀。故地重游,他想到了那些曾經(jīng)打壓他的宵小之輩,提筆寫下《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比姵錆M諷刺意味:我劉禹錫回來了,那些曾經(jīng)的當權者怎么和種桃的道士一樣都不見了?劉禹錫就是這樣一個硬骨頭,你越是打擊我,我就越要把頭抬得高高的,不會屈服。
晚年的劉禹錫逐漸淡出政壇,與白居易、裴度等人過上了詩酒唱和的退休生活。當時,劉禹錫和白居易都有些痼疾,行動有所不便。白居易非常哀怨,寫下一首《詠老贈夢得》:“與君俱老也,自問老何如。眼澀夜先臥,頭慵朝未梳。有時扶杖出,盡日閉門居。懶照新磨鏡,休看小字書。情于故人重,跡共少年疏。唯是閑談興,相逢尚有余?!眲⒂礤a以一首《酬樂天詠老見示》回贈,最后一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成為千古名句。即便是已近傍晚,太陽的余暉一樣映得滿天紅。雖然已過花甲,我們依然可以發(fā)光發(fā)熱過好這剩下的日子,樂天兄又何必如此惆悵呢?
從青春年少到垂垂老矣,樂觀是劉禹錫一生的底色。偉大的詩人往往命運多舛,雖不乏樂觀豁達者,如李白、蘇軾,但劉禹錫與他們不同。李白身上有一種仙氣,他的樂觀是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蘇軾有著看透人生的大氣,充滿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恬淡;而劉禹錫則由內(nèi)而外透著一股豪氣,命運愈是坎坷,就愈是挺起身板抗爭,充滿倔強,永不服輸,不負詩豪美名。
點 撥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挫折,面對艱難困苦,心態(tài)最為重要,既不能悲觀消極、喪失斗志,也不能牢騷滿腹、充滿怨氣,唯有樂觀堅強才是“解藥”。如劉禹錫一樣,將樂觀作為底色,滿懷堅強不屈的奮斗精神,不怨天,不尤人,人生未必會順遂,但一定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