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麒麟瑞獸,麒麟舞寄托著人們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向往。明朝時,麒麟舞作為宮廷舞出現(xiàn),是皇家各類慶典必不可少的演出,后流入民間由馮氏家族傳承,至今已三百多年。
麒麟舞造型集龍頭、鹿身、馬蹄、牛尾、狼額于一身,表演時通常伴以鑼鼓和嗩吶,一人舞頭,一人舞尾,隨著輕重緩急各種節(jié)奏,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麒麟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tài),整體表演集歌、舞、樂于一體。
廣東是麒麟舞流傳較為廣泛的地區(qū),有廣府麒麟、客家麒麟、海陸豐麒麟之分,覆蓋廣府、客家和潮汕三種文化。我所工作的街道下轄社區(qū),當?shù)刈谧遄郧宄饌鞒绪梓胛枰延幸话俣嗄?。雖受歷史變革影響,隊伍曾處于“散狀”,但在黃氏族人的堅持下,麒麟舞隊伍在20世紀80年代得已重建,積極吸納當?shù)啬贻p人加入其中,并在技藝上加以創(chuàng)新,融廣府和客家兩派麒麟舞技藝精華為一體。如今,深圳逕口麒麟舞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發(fā)展態(tài)勢。
兩千多年前麒麟作為圖騰出現(xiàn),滄海桑田,麒麟文化又以另一種形式煥發(fā)出生機。你聽,那鑼鼓聲響;你瞧,那麒麟舞動,迎祥納福,人間安寧。
我的家鄉(xiāng)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瞻淇村有著數(shù)百年的嬉魚燈傳統(tǒng)民俗?!棒~”意味著年年有余,故在人們心目中是幸福美滿的象征。在絢麗多姿的徽州民間藝術寶庫中,魚燈是最傳統(tǒng)、最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燈舞種類之一。
每年正月,村里都要舉辦“嬉魚燈”活動,瞻淇的魚燈以青紅為主,紅代表喜慶祥和,青寓意春回大地。夜幕降臨,舞魚燈的隊伍會隨著鑼鼓、嗩吶這些樂器聲,手持魚燈從祠堂而出,透亮的大魚瞬間照亮了整個村莊。在煙火的照耀下,大魚紅得發(fā)亮,在空中擺動游弋,圍觀群眾忍不住大聲喝彩,孩子們手舉著彩色的小魚燈隨著隊伍奔跑,歡笑聲四起?!皷|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鼻О倌昵靶翖壖部催^的魚燈美景,在此刻盡收眼底。
“一打天降百福,鐵花獻瑞!”
“二打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三打健康長壽,滿堂吉祥!”
……
伴隨著打鐵花師傅高呼的吉祥話,一聲聲柳木棒的碰撞聲,騰空的鐵汁在觸碰到八角花棚的那一刻迸濺開來,似漫天流星,像一朵朵綻放的金色煙花。
這是我第一次在現(xiàn)場直觀地感受打鐵花,內心的震撼無法用言語形容。我深知打鐵花的不易,難度大不說,危險系數(shù)還極高。打鐵花需要高于常人的力氣和耐心,一千多度的高溫鐵汁,要想打出絢麗的效果,實屬不易。入門者得先從打石塊開始,把石塊打得能越過樹梢,才能進入下一步——打沙。聽起來很簡單,實則不然,要把沙子打得又高又散才算合格。最后一關便是練習打水,曾有打鐵花的老師傅說過,要把水打出蒙蒙細雨一般,方才算入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了這樣多番練習,才能嘗試打鐵花。熔化的鐵水,盛進柳木棒的方孔里,使出渾身力氣擊打,配合著搭建的雙層八角大棚,才能呈現(xiàn)最完美的效果。
師傅們一個接著一個在柳木棒的方孔里盛滿高溫的鐵汁,輪流對著花棚頂端向上擊打。散落的金星落在他們的身上隨即又熄滅,映照出他們黑黝黝的面龐,面龐上的笑容,樸實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