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俑向前,榮耀凱旋!
——中國健兒出征巴黎奧運會的“行李箱”,設計靈感竟然源自兵馬俑!不僅箱體花紋造型參考了兵馬俑的“魚鱗甲”,行李箱上方還綴以“將軍俑”同款領結(jié),有凸起感的金色箱輪原型也是銅車馬的輪轂
人類何以為人,除了智慧,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行為上是人,而體育就是人的自覺行為之一。人工智能取代不了運動員,因為沒有人愿意看機器人跑步、跳高。
——在IPF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力量舉錦標賽上,中國參賽運動員陶鋒摘得裝備力量舉比賽公開組冠軍等獎項,他竟然還是南開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他如此評論人工智能老師, 能抱著大熊貓上課嗎?
——四川西華師范大學開設了全國首個大熊貓學院,擬招50名本科生, 學生們有機會參與大熊貓的飼養(yǎng)、繁殖、疾病防治等,成為該領域的高級專業(yè)人才
考試題目應該有答案,但應該是參考答案,扼殺多樣性和想象力的“標準答案”才該“扣分”。
——山東一家長在網(wǎng)上分享孩子試卷,有一道題給出病人的體溫記錄統(tǒng)計圖后問道:從以上統(tǒng)計圖中你還能得到什么信息?孩子回答“這個病人快好了”,卻被老師扣掉了4分。評論區(qū)有很多醫(yī)務工作者“聯(lián)名發(fā)聲”,“孩子沒說錯,請把這4分還給他”,有媒體評論道
絕不說“好累啊不走了”,絕不說“早知道不來了”,絕不說“都可以你們隨便定”,絕不說“還不如在家躺著”,絕不臭臉,絕不掛臉,高高興興出門,開開心心回家,堅決執(zhí)行計劃不遲到,拍照不敷衍,難看不掛臉……
——《人民日報》整理了“不掃興旅行宣誓”幫助大家快樂完成這個夏天的“旅行任務”,同時表示“互相理解,彼此包容,合拍的就是最好的搭子”
海螺人 海螺外表堅硬美麗,將它放到耳邊,能聽到輕微的海浪聲。所以海螺人用來指有海螺特質(zhì)的人。只要你湊近ta,了解ta,試著傾聽他們的心聲,就能發(fā)現(xiàn)反差,即看起來平平靜靜、穩(wěn)如泰山,但骨子里卻熱情如火。
“輕量化”社交 顧名思義,是一種簡約而不失深度的社交方式。它強調(diào)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nèi),選擇性地與那些志同道合、能夠帶來價值的人進行深入交流。這種社交方式摒棄了繁文縟節(jié)和過多的表面功夫,讓社交回歸本質(zhì),成為一種愉悅的生活體驗。
內(nèi)退力 在“內(nèi)驅(qū)力”一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字面意思是內(nèi)在的撤退力量,指當代年輕人在碰到困難時,果斷告訴自己先停下來?!皟?nèi)退力”是年輕人面對外部壓力自我疏解的一種心態(tài),“退一步”的做法有助于減少內(nèi)耗,更能儲備力量與智慧,等待合適的時機去解決問題。
這臺“大風車”,竟然會養(yǎng)魚!福建莆田的大海上,“國能共享號”上面的“大風車”一天的發(fā)電量,大約夠1萬個家庭用一天。下面的黃色“板凳”,其實是智能養(yǎng)殖網(wǎng)箱,能養(yǎng)5萬尾深海魚。像這樣漂在海面上,一邊發(fā)電一邊養(yǎng)魚的“大風車”,在全球是第一臺。
中國制造的35000多個乒乓球,以及乒乓球臺和配套設施亮相巴黎奧運會賽場。當全球目光聚焦于巴黎奧運會賽場,還有一股來自中國的“科技力量”不容忽視,從乒乓球到足球,從運動墊到比賽服,中國設計和制造的先進體育裝備,正以其卓越的品質(zhì)和創(chuàng)新的科技,成為國際賽事的新亮點。
BigPicture自然世界攝影大賽旨在通過影像的力量來慶祝和展示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命,激勵人們采取行動保護地球。圖為大獎得主——樹上看起來像是陽光照射下的葉子,其實是數(shù)百萬只帝王蝶。當氣溫下降時,帝王蝶會聚集在歐亞梅爾冷杉樹上,舒適地聚在一起取暖并節(jié)省能量。
當爆火的“黏土風”吹到博物館,整個文物的畫風大變樣,搖身一變萌趣十足。歡迎來到文物版“黏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