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b。
地猶鄹氏邑c,宅即魯王宮d。
嘆鳳嗟身否e,傷麟怨道窮f。
今看兩楹奠g,當與夢時同。
注釋:
a 魯:古代魯國地域,在今山東一帶。
b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是說孔夫子周游列國,忙忙碌碌,是想挽救日下之世風。夫子,指孔夫子。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墩撜Z·憲問》記載魯國隱士微生畝問孔子:“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答道:“非敢為佞也,疾固也?!?/p>
c 鄹(zōu)氏邑:在春秋魯國境內(nèi),今在山東曲阜??鬃痈赣H叔梁紇曾為鄹邑大夫。
d 魯王宮:據(jù)孔安國《尚書序》:“魯恭王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升堂,聞金石絲竹之聲,乃不壞宅?!?/p>
e 嘆鳳:《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嗟:感嘆。否(pǐ):不順。鳳鳥至、河出圖是世之祥瑞??鬃痈袊@時世不佳,命運不濟。
f 傷麟怨道窮:《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6fbfb260cda36a1617f02bb10a71f77fbbc30c5fed581c3df408135e986af965麟?!庇帧豆騻鳌罚骸翱鬃印檎磁墼唬骸岬栏F矣。’自后孔子即絕筆,不著《春秋》?!薄犊讌沧印芬噍d,孔子見麟出而死,曾歌曰:“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兮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p>
g 兩楹奠:指祭奠禮儀之隆重莊嚴。根據(jù)殷朝舊制,人死后,靈柩應停放在兩楹之中。《禮記·檀弓上》記孔子對子貢說:“予疇昔之夜,夢坐奠于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余?余殆將死也。”孔子感嘆生前沒有人尊重他,卻夢見死后坐享“兩楹奠”,預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兩楹,指殿堂之中。楹,堂前柱子。
【解析】
開元十三年(725),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封禪,之后到孔子墓祭拜,并寫了這首詩。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用典。首聯(lián)借魯國隱士質(zhì)問孔子的話,總結(jié)孔子的一生為蒼生奔波勞苦,屢遭誤解,卻不曾放棄。頷聯(lián)用魯恭王典故,喻意舊居雖毀但其精神長存。頸聯(lián)借孔子的自傷之詞寫孔子政治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失意落寞。尾聯(lián)打通了時空界限,玄宗以夢境隱喻夢想,如今孔子被天下人祭拜,以此告慰夫子。
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在于玄宗將對孔子的敬仰,暗藏在詩題中的“嘆”字上,嘆息孔子生不逢時,政治抱負難以實現(xiàn)。
本詩的作者是皇帝,他是最高統(tǒng)治者,他有能力給天下人施展抱負的機會。他在此處的嘆,說明他愿意締造太平盛世,這種心態(tài)也和他此行泰山封禪的背景相契合,展示了一代帝王的胸襟與抱負。(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