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逆鱗》看到三分之一,文章標(biāo)題便浮出腦海,直到導(dǎo)演最后的鏡頭從沈騰抹著血漿的嘟嘟臉上徐徐劃過,更加堅定不移。
沒記錯的話,這應(yīng)該是沈騰領(lǐng)銜主演的首部“正劇”,而且還是他的首部黑幫片。這里所謂“正劇”,既非我們通俗意義上的歷史正劇,亦非戲劇體裁上有別于悲劇和喜劇的正劇,只是相對沈騰此前一水的喜劇作品而言,難得不以搞笑為目的,塑造了一個黑幫老大的角色。
沈騰邁出“正劇”第一步是好事,畢竟好演員要有可塑性——可惜,他遇到了冒進的導(dǎo)演王大慶。王大慶何許人也?作品履歷上僅有一部九個單元構(gòu)成的兒童公益電影《有一天》,他執(zhí)導(dǎo)其中一個單元。而他個人的第一光環(huán),乃是老戲骨王學(xué)圻之子。
王大慶生于1973年,大概率是個典型的錄像廳少年,是不是林嶺東“風(fēng)云三部曲”的鐵粉我不敢肯定,但劉偉強“古惑仔”系列的發(fā)燒友應(yīng)該跑不脫。
影片最大的冒進,是它試圖拉著一幫東北人,去覬覦上世紀(jì)90年代的港澳黑幫片風(fēng)云。普羅大眾對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的港澳黑幫史未盡知悉,但對同時期港片黑幫人物往往如數(shù)家珍。就說電影里這懷才不遇的搏擊天才尊非(沈騰飾)虎落大灣,你是要硬剛浩南、山雞,還是來給大D哥提鞋?再說尊非因不法賭船跟自己老大黃朝晉要三成利這事,《濠江風(fēng)云》里的黑幫十四K頭目崩牙駒又能答應(yīng)嗎?
只能憶港片崢嶸歲月稠,并大呼電影江湖人心不古。
影片的第二大冒進,是壞了香港黑幫片的江湖規(guī)矩。香港黑幫電影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這些電影在現(xiàn)實的土地上引入了武俠片的江湖道義與兄弟情義,為我們虛擬了一個俠肝義膽、義薄云天的現(xiàn)代江湖?!赌骥[》表面上充滿對香港黑幫片的敬畏,卻大逆不道地塑造了一個背叛大哥、勾引大嫂、出賣兄弟的老大形象——在情義的江湖,你可以惺惺相惜,可以悶騷暗戀,可以默默守護,甚至可以自我犧牲,但斷不可強取與豪奪。
影片的第三大冒進,是武戲文拍。上來就是懷才不遇的搏擊天才,又做了給賭場看場子、追討債的營生,干的本就是打打殺殺、爭強斗狠的活計,可尊非卻惜拳如金。開場是個三秒KO,轉(zhuǎn)運時兩招制敵救老板,此外就是上船討債時徒手奪刀,既看不出搏擊天才的英雄本色,也看不到江湖老大的狠拳辣腿。沈騰的小身板拍武戲雖有短板,但電影世界還有武行替身,只要動作設(shè)計合理,連78歲的王學(xué)圻老爺子都能拍出《異人之下》里絕頂高手的風(fēng)采,何況當(dāng)打之年的沈騰。只能說這部電影本就無動作戲的追求,或不敢跟沈騰提動作戲的要求。
好故事需棋逢對手,高捷飾演的黃朝晉,有江湖反派大哥的陰險與狠辣,但離《跛豪》《濠江風(fēng)云》等片里的“梟雄”段位尚有差距。尊非自己也說,黃老板是老虎,但不是山上的虎,故黃朝晉的“奪妻之恨”,多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意味。相比黃朝晉人設(shè)的扁平,沈騰飾演的尊非更是面目模糊的,大多時候都以一副無辜小眼神、一臉嘟嘟肉示人,并無出生入死之江湖大哥的感覺。
香港黑幫片的這些個“古”一旦皮之不存,那么“惑仔”的毛將焉附?于是乎,我們看到了一個不惑之年的“惑仔”,引發(fā)了觀眾對影片的一系列惶惑。于是乎,我們成了“惑仔”,只能憶港片崢嶸歲月稠,并大呼電影江湖人心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