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白山邊境管理支隊龍崗邊境派出所,映入眼簾的是“一心為民 甘于奉獻”八個大字。這八個字深深鐫刻在一代代戍邊民警的心中,訴說著戍邊民警扎根邊疆、熱愛邊疆、建功邊疆的奮斗歷程。
溝壑高山、田間地頭、村頭巷尾、農家屋院……他們翻越這里的每座大山,走訪調查、調處糾紛、查辦案件、便民服務……這里有著常人忍受不了的苦。然而,生活、執(zhí)勤在這里的民警卻不在乎,他們把愛獻給了偏遠的大山,把情傾注給了鄉(xiāng)村百姓。
山村平安的守護者
“睜眼就見山,抬腳就爬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边@是龍崗邊境派出所轄區(qū)的真實寫照。
這里山高、坡陡、森茂、地廣人稀,轄區(qū)大部分屬于“無人區(qū)”,許多地方警車不能到達,大部分要靠雙腳步行,哪里案發(fā),民警就要沒日沒夜地在山頂溝谷中穿行,誰家有個大事小情,準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讓人感到溫暖、安全,他們就是助力平安建設的守護者。
轄區(qū)大山里的孤獨,夜晚的寂靜,有時一輛車也見不到,一個人都沒有……這些對民警來說甚至是種殘酷。然而就是這樣的環(huán)境,很多民警主動選擇了留下來,5年、10年、15年……他們愛大山,愛這里善良、勤勞的百姓,他們把這里當成了家,早已與大山、與百姓融為一體。
“對待群眾要有耐心、要細心,更要專心?!边@是每一名來到龍崗邊境派出所的民輔警聽得最多的一句話,也成了民警日常工作的口頭禪?!袄习傩沾緲?、耿直,對待他們要有耐心,一言一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要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把安全送到山中田間、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饼垗忂吘撑沙鏊L吳金昌說道。
“治安巡邏、糾紛化解、找牛找馬……有什么事找龍崗邊境派出所民警,準行!”今年7月中旬,龍崗村劉大爺求助稱,有一張30多年前的借據,當時借給村集體2萬元用于發(fā)展村集體經濟,后來村集體也分幾次返還了部分欠款,但至今還差4000多元未還清。因借款時間跨度較長,村干部也幾經調整,查清事實十分困難。在龍崗邊境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次走訪調查,最終找到了當年村集體和劉大爺之間的借款、還款記錄。最終,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書,一起長達30年的債務糾紛圓滿解決。
今年8月1日16時許,一輛面包車不慎掉入溝里側翻,司機劉某頭部流血受傷昏迷,接警后,民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將傷者抬至安全地帶,及時聯系了120救護車,將其送往醫(yī)院救治。幾天后,劉某出院后專程將一面繡有“事故無情人有情 助人為樂顯真情”的錦旗送到龍崗邊境派出所表達感謝。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龍崗邊境派出所管轄的5個行政村是當地遠近聞名的人參生產地,每年8月至10月大量外來收購人參的客戶涌入,給當地帶來了收入,同時也給治安防控帶來了壓力與挑戰(zhàn)。龍崗邊境派出所副所長賀鵬介紹說:“轄區(qū)六成以上警情多以救助、鄰里糾紛為主,我們充分發(fā)揮農村警務‘一村一警一連’優(yōu)勢,實現農村警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主動推進警務前移,靠前回應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搭建起密切警民關系的‘連心橋’?!?/p>
近年來,針對轄區(qū)婦女、老人數量多,外來人員多,治安情況復雜,詐騙案件高發(fā)等實際情況,龍崗邊境派出所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采用“部門聯動、警民協同、齊抓共管”的治理模式,構建“民警+義警、護邊員、治安積極分子”等群防群治格局,通過開展矛盾糾紛調解、治安巡邏防控、法治宣傳、線索舉報、文明勸導、鄰里互助、社區(qū)矯正、群防群治等,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檔升級。
親民愛民的傳遞者
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龍崗邊境派出所搞好警民共建的宗旨。近年來,龍崗邊境派出所轄區(qū)內大多數年輕人外出務工、在外定居,村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人口“空心化”明顯,如何為他們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法律援助和應急救助一直是龍崗邊境派出所黨支部關注的重點。
在龍崗邊境派出所每個責任區(qū)民警手里都有一本“愛心檔案”,詳細記錄著70歲以上老人的生辰、身體狀況。每逢老人壽誕,民警們和老人載歌載舞歡聚一堂,點蠟燭吃生日蛋糕;每逢重大節(jié)日,民警們肩扛手提為老人們送米送面、送魚送肉,再為老人演一臺自編自導的文藝節(jié)目。多年來,派出所民警為轄區(qū)百姓送溫暖、做好事從未間斷。
二道崗村的郝云霞,是在一場大火中被龍崗邊境派出所民警救出來的,當時的她已被吞入了火海,民警們不顧生命危險將她從即將倒塌的屋里背出,從此結下了特殊的“母子情”。至今,她仍珍藏著多張民警的照片,還能說出照片中民警們的名字。每當龍崗邊境派出所來新人,她都會去看望;每當有民警調離,她總是帶著煮熟的雞蛋為民警送行。
79歲的郝西俊老兩口,兒女常年在外地工作,龍崗邊境派出所民警們挑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劈柴、推雪、干家務……一挑就是幾十年,情愫一直未變。時間久了,老人也把民警們視為兒孫,吃一口東西也要想著他們。老兩口有個小菜園,每當下來新鮮蔬菜,總要先讓民警們嘗嘗鮮。
龍崗村77歲的樸玉珍老人,是龍崗邊境派出所愛戴的擁軍媽媽。她為民警做鞋墊已經將近7年了,近百雙浸滿深情的鞋墊,是老人用一雙小腳在縫紉機上一下一下“踩”出來的。當人們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總是說:“山里的路不好走,孩子們巡邏時走路多,很累腳,墊上鞋墊后能舒服一些,能為他們做點事,我心里高興?!?/p>
大學生薛玉在給民警的信中寫道:“作為大山里的孩子,在你們的幫助下,我考上了師范大學,謝謝龍崗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因情暖邊關愛心助學,我有幸成為被資助對象,買衣服、買書包、買生活用品、資助學費……讓我沒有后顧之憂,畢業(yè)以后我也要當一名好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p>
幾十年過去了,誓約如鐵。支部換了一屆又一屆,民警們更替了一茬又一茬,而愛心接力棒始終在接續(xù)傳遞,為駐地百姓“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似一股股暖流在大山里涌動。
扶貧幫困的踐行者
鄉(xiāng)村振興,矛盾少了、農民收入多了,文明和諧的大美鄉(xiāng)村才更加迷人。
姜淑清是太陽村地地道道的農民,經營著村里最大的粉條加工作坊。每到粉條加工季,就是她家一年最忙的時候,純本地土豆生產的粉條口感純正有咬勁,零添加。在一次走訪中,民警蘇迎發(fā)現姜淑清因粉條滯銷發(fā)愁,壓在手里的粉條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作坊的正常運轉。“嬸,你先別著急,現在G331國道旅游這么火,我們幫你想辦法,咱也可以通過網上直播的方式把村里的粉條推出大山?!泵窬K迎說道。
“一開始我還在擔心網上直播行不通,沒想到現在不僅有外地游客順著G331國道旅游來購買的,還有長春、沈陽、山東的客戶從網上直接下單,幾乎是供不應求,沒想到我們這小粉條變成了‘小金條’,并且外地游客慕名而來的也絡繹不絕?!苯缜甯吲d地說道。
“各位鄉(xiāng)親,我是民警小金,趁著晚上大家都在家,我給大家講一講怎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8月5日,一場情真意切的“警民夜話”活動在龍泉鎮(zhèn)村文化小廣場展開,民警與村民圍坐在一起拉著家常,講著防詐常識,氛圍感十足。
農村地區(qū)往往是電信詐騙的“重災區(qū)”,在龍泉鎮(zhèn)村,民警金國慶走街串戶時會時常提醒大伙兒兩句?!敖拥侥吧娫挘灰獙Ψ教岬姐y行卡轉賬、輸入支付密碼就立刻掛掉,遇到掃二維碼送雞蛋、穿白大褂來體檢的,在微信群里要及時告訴民警……”金國慶一邊講解,一邊發(fā)放包里的反詐宣傳手冊。
每年農忙季節(jié),龍崗邊境派出所都會通過成立幫幫隊、助農小分隊、護秋聯防巡邏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巡邏防控,有針對性地開展反詐、農資打假、非法集資和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前移警務關口,延伸服務觸角,拉近警民距離。
戍邊為民,更要助農富民。二道崗村黨支部書記樸京順在學習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時高興地說:“黨的惠民政策越來越好了,現在晚上村民在文化廣場散步的人多了,歡聲笑語也多了,喝酒、打架、賭博的少了,治安狀況一天比一天好,大瓦房住上了,村民居住環(huán)境明顯改善,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p>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痹邶垗忂吘撑沙鏊臉s譽室里,一排排光閃閃、金燦燦的榮譽牌匾映入眼簾,每一面泛黃的錦旗背后都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多年來,一茬茬戍邊人默默守在大山深處,他們甘于孤獨與寂寞,卻不忘初心與使命,他們堅持群眾小事不小辦,把群眾的事當自己的事,他們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百姓的深厚感情,讓警民之間的“魚水情”在大山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