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閨蜜,并不管彼此叫“閨蜜”。閨蜜,這個詞太新派了,還沒能夠在老派的友情里站穩(wěn)腳跟。
蜜,即是甜。在一段關(guān)系里,讓對方總感覺到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直努力。即便心甘情愿,可到底,甘愿是一回事,辛不辛苦又是另一回事。
一個老派的閨蜜,不會那樣甜甜乎乎。她不是那種,大節(jié)小慶準(zhǔn)時為你奉上祝福的人。有事直接說事,聊天是突然開始的,也是戛然而止的,不需要頭不需要尾。沒事,可以很久很久不聯(lián)系,仿佛世上壓根沒有這么一號人。兩個人,風(fēng)平浪靜的時間多,熱火朝天的時間少。
只要一聯(lián)系上,就可以話接上回,時間仿佛還停在前一次聊天結(jié)束。你們之間,已經(jīng)到了時間不起作用的份兒上,或者說,已經(jīng)抵達(dá)一個時間夠不著的地方:時間沒辦法再增進(jìn)你和她,更加沒辦法減退她和你。時間作用一切,卻好像把你們遺忘了。
老派的她,在待人接物上,也許信奉的還是老一套。上你家來,她總不肯空手登門,實在沒作準(zhǔn)備,也能在樓下買籃水果、提箱奶。反過來,從她家走,她也不讓你空手而回,翻翻冰箱,總能往你手里塞點兒什么。她的樸素古老,給你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像在走親訪戚,不是有緣分鋪墊,而是有血脈打底。
去哪兒旅游,順道捎點什么給她。電話里,她挨個打問費用,遠(yuǎn)程貨比三家。
“問那么多做什么,費用我來出!”
“那也不行,你的錢我也心疼!”
一個老派閨蜜,往往都是會過日子的。她替你省,替你精打細(xì)算,像過自家的日子一樣來過你的日子。她跟你約飯,地點并不介意選在家里。她不在意排面,也知你不在意排面。她知你的口味,幾乎所有的菜,口味都不打折扣,隨你同來的人,一律往后排。她不見得擅長廚事,于是,她的愛人她的家人,被她請來代為掌勺??傊?,在她那里,一切以你為STKiYD9GqifwjgMp63u0MFhqbNxSnkiDI/BakeJRFJQ=先。
不過,她也有分寸,從不給你夾菜,不覺得要把對你的好,野蠻地強(qiáng)加給你。她不會為每道菜拍照剪彩,她更加愿意看你一次次下箸,略帶饞相,最后,扔給她一大桌空碟空碗。偶爾頭疼腦熱重了些,住院幾日。來看望的,多捧花而來,偏她提著一罐雞湯,還附上半筐鮮雞蛋,老派得驚嘆四座。她的老派,在于她的心眼實實在在,所有的力,都用在刀刃上:講面子不如講里子。
老派閨蜜,她不給你取外號,不給你起昵稱,你就是你,全名全姓地躺在她的電話簿里,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樣。她喊你,也常常連名帶姓,硬邦邦的,像出自哪個點頭之交。她們不在稱呼上,縮短距離。
那日,聽到一個朋友如此說,她的電話簿里,沒有諸如“媽媽”“女兒”之類,更加沒有“閨蜜”“死黨”之類的備注。如果,某天,她的手機(jī)被竊,她的電話簿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打什么壞主意的人,只能大失所望。聽她說完,我木呆呆的,杵了好半晌。應(yīng)該是個老派的人吧,在自己小小的電話簿里,無人知無人曉地,替人著想。
選自《遼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