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有考生的家庭都有陪考的家長??记暗木o張和不知所措不僅僅是學生的表現,也會是很多家長的困擾,所以幫助家長緩解焦慮、調整心態(tài),促進家校合作,為學生提供理解、抱持的家庭環(huán)境,讓家長成為更好的陪考者,也是我們在做考前輔導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需要緩解焦慮,給予專業(yè)指導和支持的家庭和家長。
公開招募:面向畢業(yè)班學生家長進行招募,自愿參加。
班級推薦:針對特定主題,可由畢業(yè)班班主任進行推薦,報名參加。
指定參加:應個別家庭或特殊需求設立主題,指定家庭或家長參加。
1. 緩解家長考前焦慮,幫助備考家庭營造安全積極的家庭環(huán)境。
2. 促進家校的育人合力,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支持。
通過備考家庭互動形成支持性團體動力;借助壓力管理、期望值管理、角色扮演等理論和技術幫助家長調整心態(tài),緩解焦慮;通過演練和掌握有效的應對策略,提高備考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心理韌性,促進家庭與學校的緊密合作,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支持。
結合畢業(yè)班級的學習情況安排時間節(jié)點,深入探索和體驗備考家庭共同面臨的關鍵問題,如對考試的認知、備考階段的壓力管理、親子溝通技巧、家長情緒管理、考試結果的目標預期管理、家長自我心理關照等系列考前心理調適,通過團體活動、工作坊交流或講座的形式,將臨考前最后一年分成備考適應期、備考準備期、備考沖刺期三個階段開展系列專題輔導。
1.時間階段安排:
(1)備考適應期(8月~11月)。剛進入畢業(yè)年級的學生及家長都會有一個學習的適應期,認識到考試的重要性和時間的緊迫性,這既是一種動力也會帶來壓力,因此需要學生和家長及時調整狀態(tài)來適應。
(2)備考準備期(12月~次年3月)。走過適應期后,進入正常的備考準備,可能會有測試的增加,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起伏,這一階段會較大地帶來家長的焦慮和不安,希望和壓力并存,因此這一階段家長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tài)并被給予有效的親子溝通策略指導等。
(3)備考沖刺期(次年4月~6月)。越臨近考試,越會有預期,焦慮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如何在最后的備考階段讓家庭和家長發(fā)揮更積極有效的作用,幫助學生積極迎考,也是需要專業(yè)指導和輔導的。
2.具體內容安排:
3. 輔導形式:輔導可以專題講座、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進行,輔導者可充分調動專業(yè)心理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以及有經驗的家長代表等,幫助家長們能夠從多角度獲得認知和訓練。
1.前期準備:首先進行前期的調查、訪談等需求評估,如不同家庭和家長的訴求分析等,對家長普遍面臨的困惑、疑問、期望等進行分類分組,并組建不同的輔導專題小組。
2.活動啟動:編制詳細的宣傳材料,籌備報名工作,確保家長們能夠充分了解輔導的目的和意義。正式啟動,舉行活動開幕式,介紹輔導計劃的內容和安排等。組建工作專班及設置網絡聯系平臺,鼓勵家長們積極反饋提問,組織專人答疑解惑。
3.具體實施:組建一個多元團隊,制訂具體實施方案,結合內外部專業(yè)人力資源,帶來不同視角的專業(yè)知識。側重現場互動體驗,制作實用手冊;強化對家長的訓練指導和操作建議,適度設置家庭訓練作業(yè);有效利用家長資源,形成家長聯盟,力促家庭和家長成長。
4.支持保障:面對家庭和家長的工作一定是學校的整體工作,因此學校在開展家庭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如:選擇一個便于家長們參加的時間,一個舒適溫馨的場地條件等。
5.反饋評估:組織家長現場評估或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匿名調查,對本階段的內容進行回顧、總結和分析,并整理匯總相關信息資源。
6.活動總結:復盤總結,表彰在本階段輔導計劃中表現優(yōu)秀的家長們,舉行結業(yè)儀式,頒發(fā)結業(yè)證書等。
家長們多是帶著問題進入到具體的活動中來的,因此,家長團體輔導的評估更便于開展,可通過前后對比,讓家長們從自我壓力水平感知變化、親子溝通情況、家庭氛圍變化、家校合作情況等方面對輔導效果進行評估。
穩(wěn)定的情緒支持是學生備考中的一劑良方,因此將學生的備考工作思路拓展到家庭和家長,是學校心育工作中主動聯結的重要形式,不僅是促進學生的成長,更是促進家庭和家長的成長。特別是結合畢業(yè)班級的時間階段,分段設置專題內容,讓畢業(yè)年級家長彼此聯結,相互助力,從彼此的經驗分享中,學會對孩子的接納和自我關照。
目前家長的團體輔導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對家長的自主參與性要求偏高,家長們投入程度越高,個體在活動中的獲得感也會越高。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上“很忙不想來,但還是來了”的家長,如何讓更多的家長更好地加入到孩子的備考中來是我們接下來還需要進一步面對的問題。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