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瑤
北京市通州區(qū)教師研修中心心理研修員。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著豐富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曾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市區(qū)級課題研究,多篇文章發(fā)表在刊物上。
【設計理念】
在授課班級的課前小調查中,對于“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我能很好應對”的說法,有21%的學生表示反對,有55%的同學表示中度同意或輕微同意,僅有24%的同學表示非常同意——也就是說,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很好地應對挫折。本節(jié)課以抗逆力“3I”結構為理論依據,以視頻動畫“鷸”為線,通過“畫”說挫折、探索我的“應挫資源包”等活動,提升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
【教學對象】初二年級
【教學過程】
一、暖身階段——“進化論”
活動規(guī)則:分小組活動,按照“雞蛋、小雞、大雞、鳳凰”進化,每個角色相應的動作是:蹲、半蹲、直站立、自由站。通過“石頭-剪刀-布”定勝負,勝者進化一級,負者退化一級(雞蛋除外),每個組有一人成為“鳳凰”時,游戲結束。
教師設問:
1.大多數同學沒有晉級成鳳凰,有什么感受?
2.如果把這個活動比作人的一生,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學生1:好不容易成為大雞了,連續(xù)輸兩次又退化成雞蛋了!特別著急、沮喪。
學生2:人生和這個活動一樣,沒有一帆風順的,都會有成功、有失敗。
大家說得很好,人生也是如此,沒有永遠的成功,困難和挫折常常伴隨我們成長。
活躍課堂氣氛,啟動團體動力,引出本課主題:“鷸”挫而不折。
二、轉換階段——“畫”說挫折
1. 播放視頻1
視頻講述了幼小的海鳥獨立學習覓食,卻遇到了挫折的故事,這讓它很受傷、很恐懼,開始回避外出覓食。
教師設問:
(1)視頻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小海鳥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遇到了海浪(挫折),它有什么表現?
學生活動:思考、分享。
學生:小海鳥去尋找食物,卻遇到了海浪。它被海浪嚇到了,非常害怕、無助,當海鳥媽媽要它再次去尋找食物時,它選擇了逃避。
2.“畫”說挫折
導語:和小海鳥一樣,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回想一個發(fā)生在你身上的挫折事件,帶著這個挫折帶給你的感受,以“我生命中的挫折”為題,完成繪畫。
學生活動:思考、完成作品、分享。
學生1:雖然挫折給我們帶來了不好的感受,但因為有了挫折,我的生命才更加完整和豐富,才能如花般綻放。(圖1)
學生2:我想到一次難忘的挫折經歷。在一次體育比賽中,原本對冠軍勢在必得的我,突然發(fā)生了意外,不僅讓我與冠軍失之交臂,還因為受傷不能再參賽,我很傷心、憤怒、無助。(圖2)
成長過程中,挫折不可避免。挫折會帶來沮喪、痛苦等各種感受,想要戰(zhàn)勝挫折就要勇敢直面、積極看待。
通過繪畫將挫折外化,理性看待挫折的存在,有勇氣直面挫折。
三、工作階段——我的“應挫資源包”
1. 播放視頻2
視頻講述了小海鳥在媽媽的鼓勵、朋友的幫助、自己的努力下,成功戰(zhàn)勝了挫折,最終學會了覓食,收獲了成長。
教師設問:
(1)在這次挫折考驗中,小海鳥有哪些收獲?
學生:學會了覓食,發(fā)現了海底的美景,發(fā)現自己會潛水,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和戰(zhàn)勝困難的成就感……
我們要理性看待挫折——挫折會帶來痛苦的體驗,但也蘊藏著成長的禮物。
(2)小海鳥是如何戰(zhàn)勝海浪,成功覓食的?遇挫而不折,它是怎么做到的?
學生:有寄居蟹的幫助,媽媽的鼓勵,會潛水的能力,腿長、嘴巴長的特點,成功應對海浪的經驗……
引出3I策略資源包:
這3種資源也構成了心理學中提升抗逆力的3I策略。抗逆力也就是個體在遇到困難時,抗擊逆境的能力——抗逆力的提升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對挫折。下面就讓我們運用3I策略來探索屬于自己的“應挫資源包”吧!
2.我的“應挫資源包”
規(guī)則說明:
學生按要求完成學案(圖3),從3個方面進行探索:
I am: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自己的優(yōu)勢是什么?
可從內在品質、能力、外在特征等思考。
I have:我擁有的外部資源與支持。
如:父母支持、老師的幫助、榜樣的引領等。
I can:基于已有的成功應對挫折的經驗,你有哪些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情緒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制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
學生活動:完成學案、進行分享(圖4)。
通過探索可以看出,每個人都擁有著各種資源,這些資源,是你戰(zhàn)勝挫折的底氣,也構成了心理上的“免疫系統”,賦予我們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希望同學們不僅能看到資源,還要進一步豐富資源、善用資源。
樹立積極的挫折觀,通過3I策略的運用,提升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
四、結束階段——總結提升
教師回顧:這節(jié)課我們圍繞挫折進行了探索,重點練習了利用3I策略提升我們應對挫折的信心、勇氣和能力。
請同學分享: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1:我想,這節(jié)課帶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害怕挫折和失敗了,我沒有自己想象得那么脆弱。
學生2:這節(jié)課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更新的認識,沒想到,原來我擁有這么多的資源,這些資源是我成長中的寶藏,我要珍惜它們。
學生3:小海鳥的視頻非常觸動我。作為人類來說,我們擁有的資源比小鳥要多得多,這讓我更有勇氣去面對未來。
結束語:希望這樣一份“應挫資源包”,能夠為你帶來力量,助你渡過難關。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要不斷發(fā)現新的資源,進一步完善專屬于你的資源包。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學都像視頻中的小海鳥一樣,能“鷸”(遇)挫而不折!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基于學生心理需求,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整體設計清晰流暢,學生參與度也很高。需要改進的是:在探索我的“應挫資源包”環(huán)節(jié),同學們的分享不夠充分,應該創(chuàng)造更多讓學生表達的機會。另外,從學生分享的內容來看,不夠深入和全面,有待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發(fā)現和挖掘。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