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中國美術(shù)館、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jié)目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辦,北京畫院、榮寶齋、吉首大學(xué)博物館協(xié)辦的『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將于二○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一日在中國美術(shù)館展出。此次展覽共展出黃永玉先生晚年的新作一百五十九件,涵蓋古裝人物、現(xiàn)代都市、花卉、動物、生肖等各種題材,全面展示了老頑童九十歲以后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和藝術(shù)追求?,F(xiàn)選登部分展覽精品,以及北京畫院吳洪亮院長為此次展覽畫集所作的后記,以饗讀者。
(一)
黃永玉先生的百歲展覽就要來了,畫冊也將出版,黃老和我們都等了很久,要紀(jì)念一下。我猜想出版這本書,黃老恐怕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就是解決『嚇你一跳』的問題。在我的印象里,黃老過了九十歲,就開始準(zhǔn)備這個展覽了,他對媒體說,對朋友說,也對自己說。一般這個年齡的展覽皆為回顧展,而黃老要拿觀眾從未見過的近二百張新畫。如他自己所說:『我這輩子活了快一百歲,運氣都是路邊撿來的。逢兇化吉。老實人和狡猾人都難以相信。』這次的展覽依舊是『逢兇化吉』,他要讓生命再綻放一次,主旨就是『難以相信』。第二,就是證明自己『頭腦有多好』的問題。在這次收錄的作品中,依然到處都是視覺驚艷和腦筋急轉(zhuǎn)彎。滿滿的金句彰顯黃氏幽默,帶著鄉(xiāng)土氣息,攪拌著湖南人的霸蠻與靈泛。第三,就是要表演『手有多穩(wěn)』的問題。九十歲到超過一百歲老藝術(shù)家的展覽辦過好幾個,大多是我稱之為『老神仙』的作品,因為心力高,而體力跟不上,故而作品神妙,形不似。齊白石自署九十四歲前后,手就開始抖得很厲害了。而黃老到人生最后的一件作品,手法依然穩(wěn)健,這是我辦了二十多年的展覽所未見的。這次的作品中有三四米的大畫,有一件作品上題跋近八百個字,還有復(fù)雜到眼花繚亂的白描,譬如那些植物枝蔓的反復(fù)穿插,黃老對每一個細節(jié)都不放過。畫過畫的人都知道,這有多難,真應(yīng)了齊白石的那方印章『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他的畫始終沒有『飄飄欲仙』,愈老愈是腳踏實地。到了人生最后一刻,他還是想畫什么,就能畫成什么?;赜^黃老的人生與藝術(shù),也如他手中的那管筆,一直攥在自己手里,因為可控,因此他有更多自由。
(二)
至于黃永玉的畫好不好?他自己一直很清醒,他只說自己很愛畫畫并且還很勤奮。倒是老友汪曾祺早在一九五一年就挑明黃永玉繪畫的特點:『永玉的畫永遠是永玉的畫,他的畫永遠不是純「職業(yè)的」畫。』汪曾祺甚至在給沈從文的信中堅言:『真有眼光的應(yīng)當(dāng)對他(黃永玉)投資,我想絕不蝕本。若不相信,我可以身家作保!』的確,黃永玉絕不會讓你『蝕本』,才華對于藝術(shù)家叫基本盤,黃老的勤奮才是上行的變量。正如他在采訪中有過這樣的回應(yīng),問:您(年輕時)在香港很勤奮?答:我現(xiàn)在也很勤奮(背景音是一片笑聲)。我甚至認為黃永玉走了,他讓我們這些做美術(shù)史研究的人也必須很勤奮。他留下那么多東西,他甚至給我和太太唐勝——兩個中央美院的晚輩畫了帥府園校址的平面圖;他講的事情涉及的維度多到難以想象,他給我們畫樹木的橫截面,談朝向問題,教授如何移栽……你要不勤奮,你的知識系統(tǒng)都無法碰到黃永玉那個『小宇宙』的邊兒。
(三)
今年是二○二四年,黃永玉一百歲,齊白石一百六十歲,相差一個甲子的兩個湖南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第一,如李可染先生所說一個藝術(shù)家的四個要素——天才、勤奮、修養(yǎng)、長壽,他倆都占全了!第二,都愛干活兒。齊白石或許留下約三萬件作品,黃永玉做版畫出身,在我看來應(yīng)該超越這個數(shù)字。黃永玉最常說的四個字是『我要干活』。他的創(chuàng)作不僅涉及中國畫、版畫、油畫,還有雕塑、陶瓷、平面設(shè)計、工業(yè)設(shè)計、建筑設(shè)計。至于文學(xué),他和齊白石一樣,對詩文看得更重。齊白石說自己:『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黃永玉說:『文學(xué)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繪畫?!凰麄儍扇擞袃牲c相同,都將詩文排第一,將他們最出名的繪畫排在了第四。他們畫的都是中國畫中的白話文,既似散文又如寓言,都幽默,都最善于『四兩撥千斤』。他們倆的畫在『接受美學(xué)』體系里,都有一個特點:用舊有的那把尺子,怎么量,都量不明白。而他們兩個人最大的區(qū)別,齊白石是位職業(yè)畫家,而黃永玉是個知識分子。
(四)
一百多張畫是說不過來的,在這里只談兩張。黃老每年的生日都很隆重,隆重的是不僅請來朋友們歡聚,好酒好菜,伴隨著抽獎,更重要的是每年都會有一件作品應(yīng)運而生,即專為自己生日邀請賓客而創(chuàng)作的請柬。
二○二一年,他畫自己坐在地上,有貓兒、狗兒輔佐,雙手舉過擺滿酒杯、酒壇的桌子,一只手里是叉子,一只手里是倒?jié)M了紅酒的杯子,下題:『我九十八了,活該請您來萬荷堂喝一杯?!粺崆椤g快、搞笑依舊。二○二二年,他畫了一個胖子(應(yīng)該是另一個他自己)高高地站在鼠、象、猴、貓、鳥們摞成的塔頂,依舊舉著雙臂,手執(zhí)一桿長長的毛筆,當(dāng)空寫了兩個大大的『九』。題跋里寫道『《生命里難以承受的輕》是捷克的米蘭·昆德拉寫的』,這本書感動過他,但他不喜歡那個『輕』字,『干嗎輕呀就不能承受?我一輩子承受迫害和恩情,只是有時覺得「怪」而已』。他認為昆德拉這位比自己小五歲的老弟『當(dāng)能理解』。二○二三年六月十三日,黃永玉去世,享年九十九歲。二○二三年七月十一日,米蘭·昆德拉去世,享年九十四歲。黃老有一點寫錯了,米蘭·昆德拉沒有得過諾貝爾文學(xué)獎,此事很『怪』。他們兩人都跨越了二十世紀(jì),經(jīng)歷過各種戰(zhàn)和各種亂,自由和愛、藝術(shù)和生命、輕與重、靈與肉,見過也經(jīng)過了。輕與重客觀上是相對的,而對個人,那時那刻一定是絕對的。昆德拉的書伴隨了我的高中時代,至少是帶有悲劇感的,而黃老的畫如喜劇之輕,輕得有時卻讓我們不能承受。
(五)
黃老在這幾年,聊得最多的就五個字:愛、憐憫、感恩,是沈從文跟他說的。二○二二年一月,黃老的木刻展在上海開幕,《文匯報》的老師找到我,求一篇黃老的文章,舊文也好,結(jié)果不幾天黃老拿出了一篇燙手的新文字,題目是《我珍貴『憐憫』這兩個字,這需要一點勇氣面對自己》,說實話,一時沒有看懂。近日回看多個訪談,尤其是在北京畫院的捐贈儀式上他說的話,才有些理解。他說:『憐憫,是對待那些殘忍的人』,『你多蠢啊,多無知啊』,『這個憐憫很強大』。的確,從這個角度講,『憐憫』這兩個字,的確需要一點勇氣,更加顯得珍貴!這也就是我認為黃永玉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原因。他知道自己是一個雞蛋,但不會屈從于石頭。但他有招數(shù)活下來,活得很長,也很快活!
(六)
黑妮老師讓我給黃老的這本書寫后記,我很忐忑。當(dāng)然這不是我第一次給黃老的書寫后記,上次雖忐忑,但黃老在,他不滿意就可以不用。而這回,我在想象黃老對這篇文字,會如何看呢?這里要的『滿意』,不是討好,而是智力競賽,所以我耍了個花招,我想這個『后記』我要學(xué)著黃老的方法寫出來。順著感覺,讓文字流淌下去。龜兔賽跑,這回我希望能當(dāng)個烏龜。當(dāng)然,我知道黃老的性格是不允許自己輸?shù)摹?/p>
兔年的藍兔子,是黃老畫的最后的生肖票。而他身邊的人,每年盼的是他設(shè)計的掛歷。兔年的掛歷,燙了金,兩個兔子耳朵豎起來,是雙重的勝利!后面有個大大的圓月亮!他說:『我是晚上八九點鐘的月亮。』黃老看重這一百歲,他明白齊白石說『殘月增滿』的意思,然而,他希望的是沒有成為圓月亮。『大成若缺』或許才是真圓滿!他一直在解死亡這道題,他沒有勝利,更沒有失敗。真正的死亡是被忘記,他較了個勁,他用自己的方式,讓掩埋與遮蔽顯得多么費力氣。
黃老看重文字,生前最后一本書,叫《還有誰誰誰》,那是他寫與別人的舊事。而這本書是他留給自己的,太豐富,是他十年前出版全集的『編后篇』,在我心里或許有個小名,可以叫《還有啥啥啥》……
黃永玉先生不喝酒,但他的人生如酒,還是酒鬼,他不醉,讓你醉!
(本文作者系北京畫院院長)
畫家簡介:
黃永玉(一九二四—二○二三),生于湖南省常德縣(現(xiàn)常德市鼎城區(qū)),祖籍為湖南省鳳凰縣城,土家族人。曾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版畫系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士、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
(責(zé)編 王可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