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李白,必說詩,必說酒。
李白喝酒靠“斗”氣,一斗詩百篇,“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萬古千愁,一點兒也沒有給我們留下,留下的,就只有這杯中的酒氣。
哪里有酒氣,哪里就有英雄氣。
我斷定吳承恩沒有喝過什么好酒,卻釀造了“仙酒”,孫悟空喝“仙酒”后大鬧天宮;羅貫中憑“一壺濁酒”和英雄喜相逢,惹得一代梟雄曹孟德煮酒論英雄;施耐庵的英雄在何處,酒就在何處;曹雪芹有酒的時候,便是夢開始的時候;英雄氣莫過于西楚霸王項羽,戰(zhàn)敗酒醉時仍念念不忘“虞兮虞兮奈若何!”一股酒氣至今猶存;“酒酣,上皇自彈琵琶,上起舞,公卿迭起為壽,逮夜而歸”,李淵、李世民父子將李唐天空舞盡熏天酒氣。
如今,到南漳三件事:登古山寨,訪水鏡莊,喝珍珠液。我有幸接待了一位客人,并充滿自豪地作為一個南漳人推介了家鄉(xiāng)三寶,酒過三巡,海闊天空之時,無意間收獲一句官場名言:“當(dāng)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本廴赵轮A,蘊珍珠之酒氣,此言不謬。酒是男人的,更是生活的。有酒氣,夠兄弟。
我向往民工的小酒氣。民工們喝酒,人不論多少,菜不論好壞,酒不論品牌。十幾人一桌,三五人一席。一鍋即可,下菜就行,便可開懷暢飲。劃拳吆令,神態(tài)悠然,幾杯白酒下肚,面色紅潤,酒然而生:“再來幾瓶啤酒,解解酒?!迸e杯一仰,杯杯見底,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豪氣,個中滋味,是否醇厚了幾許酒氣?
我也向往老人的早酒氣。在南漳喝酒不算什么風(fēng)氣,但是,喝早酒卻是一道酒氣,而早上喝白酒的老人卻是真正的福氣。在小有名氣的城西回民牛肉面館,我經(jīng)常遇見幾位老者:一碗牛肉面,一杯苞谷酒,一根煙繚繞,一杯酒事了。推杯換盞中,均“開君一杯酒,笑酌對春風(fēng)”。連臨照清晨的陽光,也在臉上找尋他們的酒氣。
我更向往家人的無酒氣。家宴是無酒的,我向往之。還好,最后的一點兒酒氣留給了家人,讓我在無酒的酒氣里,靜靜地享受著,企盼著。成天在單位里奔波,在工作日忙碌,勉強留下的一個周末,也給了妻女。父母,忘記了。再上班的時候,我就多次在聚會上,接到了父親或是母親的電話,反反復(fù)復(fù)重復(fù)著一句話,三個字:“少喝酒!”最后還告訴我一件事:“周末回家吃飯?!爆F(xiàn)在,只要到了周末,我們就回家,聽父母嘮園子種菜,嘮鄰居瑣事,嘮天下事,也嘮煩心事,當(dāng)然,更多的嘮開心事。然后就是一家人吃飯,家宴上,有我最愛吃的胡營燉泥鰍,有妻女最愛吃的干炒雞,卻沒有酒。
酒香不到處,酒氣恰自來。
責(zé)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