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大家若暫時沒想好旅行目的地,不妨學習古人的“臥游”技巧——待在家里一覽山水。
現(xiàn)在,請你選一幅山水畫擺在面前,然后坐在舒適的座椅上,想象自己正身處畫中,漫步在山間小路,行走于溪邊橋上,甚至和畫中人偶遇。
選哪幅畫好呢?拿不定主意的話,就聽“紅紅”的建議,選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吧!為了讓大家順利進入畫中的世界,“紅紅”特意邀請了一位向?qū)А?/p>
名畫信息知多少
各位“紅粉”,你們好,我叫王希孟,出生在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是《千里江山圖》的作者。今天就由我來帶領(lǐng)大家游覽大宋山水,請多多關(guān)照。
我曾在“皇家美術(shù)學?!薄擦謭D畫院學習繪畫,并有幸得到皇帝宋徽宗的親自指導。我18歲時完成這幅畫作,世人都稱贊我是“天才少年”。當時,我耗時半年,將自己眼里、夢中的壯美山河與精致樓臺,用畫筆繪制在絲織絹(juàn)本上。
想知道這畫上的青綠為何至今仍如此絢麗嗎?其實,這些顏色來自礦物顏料石青、石綠,它們分別由藍銅礦和孔雀石研磨而成。有了優(yōu)質(zhì)的礦石原料和精良的加工工藝,再加上我學到的層層上色技法,以及后來歷代收藏者的悉心保護,才使這幅青綠山水畫跨越近千年的時光,完好如初地呈現(xiàn)在各位面前。
這幅畫長11.9米,通常被放在一個大型玻璃柜里展出。那么,古人欣賞這幅畫時,是不是也要將其鋪在一張12米長的大桌子上呢?事實上,《千里江山圖》是一幅手卷,每次只需展開一小段,看完之后,再緩緩轉(zhuǎn)動畫軸,接著欣賞下一段,就像咱們逛完一處高聳入云的山峰,再移步前往停泊在岸邊的小船那樣。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一起正式進入畫中的世界。
漫步青綠山水間
想畫一幅生動的山水畫作,自然需要參照實際的風景。我年紀不大,加上那時交通不便,并沒有什么機會遍覽名山大川。所以,我就結(jié)合自己年少時生活和經(jīng)過的地方的景色,并參考名畫中山川河流的模樣,描繪出變化多樣、氣勢恢宏的千里江山。
看到這雙柱瀑布了嗎?水霧飛濺在身上,真是清涼。再仰頭向上看,哇,原來是連續(xù)四次自懸崖跌落的上下組合式瀑布——四疊瀑。這可是稀有的美景呢!我們沿著畫中行人走過的山間小路繼續(xù)前行,微微的山風送來帶有樹葉清香的空氣,令人心曠神怡。漸漸地,我們得以看清架在溪流之上的廊橋,橋上還有人在對坐交談。本想聽聽他們在說些什么,可惜嘩啦啦的水聲掩蓋了他們的聲音。
這座拔地而起、氣勢雄偉的山峰,是畫中的最高峰。聽說,后來的學者們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它和廬山的大漢陽峰極其相似。既然來了,就讓我們到清幽的山里散散步吧。山路真是不好走,那位穿黃色衣服的婦人已經(jīng)累得坐在樹下休息了,前面的小伙兒倒是很有活力地走在橋上。順著蜿蜒的山路向上,還能看見三個在瀑布下正準備冒險游玩的小孩。
那些亭臺與村舍
順坡而下的小路盡頭,有一座橫臥在水面上的長橋。橋頭兩岸有碧綠的垂柳,柳邊停泊著漁船,橋的正中央還建有一座唐宋時流行的雙層十字形樓閣,可為行人遮風避雨。遠遠望去,樓閣里似乎坐著閑聊的游人。
這里有一處農(nóng)舍,院門打開著,有人正在打掃庭院。他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去參觀。但要注意,不能走進書房,里面坐著正在靜心看書的主人。
我們繼續(xù)出發(fā),遇到一位砍完柴正準備下山回家的大叔,他告訴我們,前方有一個漁村,村民們常在這大魚塘中捕撈。村子里建有整齊的屋舍,大家安居樂業(yè),一派祥和。
漁村江邊的小亭子里坐著一位女子,她看上去似乎在思考什么,就連旁邊的小孩叫她,她好像都沒有聽見。這里仿佛世外桃源一般,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很想在此多停留一陣子。
姿態(tài)各異的船只
我們的旅途即將結(jié)束。離開這里之前,我想出個小題目考考各位:在剛剛的游覽途中,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宋朝時期種類豐富的船舶呢?
普通的小舟大家都很熟悉。瞧,這艘小船上那位穿白衣服的同學已經(jīng)在打瞌睡了,看來周圍的環(huán)境的確很舒服。
這是正準備起航的客船,岸上的女子和小孩在向船上的人告別。透過艙門,我們還能看到兩位船客。
這種船艙像烏龜背,正在水面緩緩滑行的,是用來運輸貨物的漕船。
這艘雙體結(jié)構(gòu)的漁船是不是很奇特呢?這種“雙體漁船”,不僅有利于保持平衡,中間空出的地方還可放置沒入水中的竹筐——用來裝漁民們剛捕撈的魚蝦,這樣既能讓魚蝦保持鮮活,還能減少船身重量。
而且,“雙體漁船”前后都可以設網(wǎng)捕魚。怎么樣,這種設計非常有智慧吧?!
暢游畫中山水,不僅讓人在盛夏享受了片刻清涼,還能了解宋代百姓的生活場景,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