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聯(lián)絡總站)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杭州實踐展”中,有一張照片特別顯眼。1997年1月,余杭48位群眾代表,將一塊書有“治污救民”的匾額送到杭州市人大常委會,杭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可珍等接過匾額,仔細端詳,照片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在這塊匾額左邊有一段紅色留言,作了如下記載:東苕溪污染始于一九八〇年,屈指已有一十五年矣,下游百姓叫苦連天。昔日大禹為民治水,今日杭州市人大為民治污。苕溪水清,可歌可贊。
民呼我應,防治水污染
苕溪,是杭州的重要水源地,也是余杭人民的“母親河”。千百年來,當?shù)厝罕娚?、生產(chǎn)、灌溉等都有賴于此?!皧A岸多苕花,每秋風,飄散水上如飛雪然”曾是秋來苕溪最樸素卻也最迷人的風景。
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工業(yè)企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苕溪的用水量大大增加,而工業(yè)廢水斷斷續(xù)續(xù)的排入,給苕溪帶來日益嚴重的污染,并不斷威脅到群眾的灌溉與飲水安全,當?shù)厝罕妼Υ嗽孤暡粩唷?/p>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人大責無旁貸地積極行動起來——
1992年5月,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聯(lián)名對祥符水廠的水源污染問題提出議案。當年7月,市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進行實地視察。
1992年10月,杭州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于加強苕溪水域水環(huán)境保護,防止祥符水廠水源污染的決議》,提出要進一步加強苕溪水系的水環(huán)境保護,積極采取污染源治理、調整產(chǎn)業(yè)結構和工業(yè)布局等綜合整治措施,確保其水質達到飲用水標準。
1995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人大聯(lián)合開展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執(zhí)法檢查。
人大監(jiān)督,還清“母親河”
1996年1月,杭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在認真審議李明華、汪力成、周學良等56名代表提出的議案基礎上,作出了關于治理苕溪水源污染,改善人民群眾飲水質量的決議,要求市政府進一步加強對治理苕溪水污染的領導和協(xié)調,苕溪沿線的各級政府和所有企事業(yè)單位,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環(huán)保法,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進一步加強對環(huán)保法的執(zhí)法監(jiān)督,通過努力,使苕溪水系水質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標準。
1996年,全市上下開展以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的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市區(qū)查處違法企事業(yè)單位119家,七縣(市)查處607家,對其中問題嚴重的20家企業(yè),市政府作出限期停產(chǎn)和限期治理的決定。
幾番努力,苕溪水終得還清。
為進一步加強苕溪水污染防治,促進苕溪流域經(jīng)濟、社會和環(huán)境效益的協(xié)調發(fā)展,市人大常委會還牽頭制定《杭州市苕溪水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并經(jīng)省人大常委會批準,于1997年1月1日開始施行。
1997年1月19日,苕溪還清一周年之際,天氣晴朗,余杭8個街道、5個行政村約2500人,手持彩旗橫幅,敲鑼打鼓,鳴炮上街,慶祝苕溪還清。他們把《杭州市苕溪水域水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奉為苕溪治理的“尚方寶劍”,特意制作成放大版本,在溪邊進行宣傳。而七旬老人封傳龍則拿著兩杯水,對眾人說:“一杯黑的是1995年前溪中的水,一杯是治污后溪中的水?!蓖瑫r,一直為苕溪治污奔走的原余杭鎮(zhèn)自來水廠廠長謝國剛提議,在西門橋以西約200米處,豎起一塊“苕溪還清紀念碑”,告知世人,苕溪污染已畫上了句號。
治污救民,匾額述佳話
飲水思源,余杭群眾為感謝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市(1994年4月,余杭撤縣設市)三級人大、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治水”努力,特制了兩塊匾額,由8個街道和5個行政村派出的48名群眾,冒著小雪,敲鑼打鼓分別送至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和杭州市人大常委會。1997年1月24日上午,當手捧戴有大紅花的匾額的群眾來到位于武林門的市政府大樓時,丁可珍熱情地把大伙請進大樓,并遞上熱茶。丁可珍高興地對送匾群眾說:“在治理苕溪污染過程中,我們?nèi)舜笠婪ㄞk事,做了一點應該做的工作。按照市政府治理苕溪水源的五年規(guī)劃要求,現(xiàn)在剛過一年,治理只是初步的,今后的路還很長,要徹底治理好,還要靠鄉(xiāng)親們的積極支持和配合。”隨后,48位群眾又驅車來到浙江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大樓門口,向時任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宋益康等送上“為民治污”匾額,感謝省人大監(jiān)督有力,還清苕溪。
如今,“治污救民”的匾額與當時的系列組照一起,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杭州實踐展”中,向觀眾靜靜地“述說”著當年人大為民辦實事這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