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0年,丞相高洋迫使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禪位。高洋于是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
孝靜帝被毒死,同時被殺的還有他的兒子和其他直系親屬。不久,文宣帝高洋打算斬草除根,前皇室的遠(yuǎn)房宗族,也須鏟除。
此時,元氏的兩名遠(yuǎn)房登場,他們是元景皓、元景安。
元景安對此惶惶不可終日,提議不如請求高洋,準(zhǔn)自己改姓高。元景皓怒道:“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qū)幙捎袼椋荒芡呷?!?/p>
結(jié)局沒有絲毫戲劇性,元景安將元景皓的話密告高洋,被賜姓高,元景皓被誅。
元氏兄弟的恩恩怨怨已成過眼云煙,那句慷慨的“大丈夫?qū)幙捎袼?,不能瓦全”卻留下了。最無辜的是瓦,無端端背了個鍋,時刻被提醒:這樣茍全,有意思嗎?當(dāng)然,這里的“瓦”,也可能泛指各種陶器,并非單指屋瓦。
無論如何,有一點已板上釘釘:在人們的心目中,瓦的地位不免卑賤。
但是,瓦身為建筑的外衣,彰顯等級是樁大事。于是,古代匠人也是費(fèi)盡心思。
比如,琉璃瓦的誕生。琉璃瓦可能是舶來品,漢代傳入中國之初,不過是建筑的裝飾點綴。到了北魏,開始用在屋頂。再過幾百年,晚唐的著名才子皮日休在考中進(jìn)士后,離開長安到蘇州,對吳地的富庶表示震驚:“全吳縹瓦十萬戶?!笨~瓦,就是淡青色的琉璃瓦。
今人更熟悉的,還是皇家宮殿上五光十色的琉璃瓦。陶土胎經(jīng)過高溫?zé)疲砻嫠⑸香U釉,再經(jīng)低溫?zé)疲净覔鋼涞耐弑愀街狭巳A彩。秋天的故宮,如果偏巧秋高氣爽,宮殿上閃著皇家光澤的綠、藍(lán)、黃等顏色的琉璃瓦,同天色融為一體,真是妙極。
對華麗和闊氣的挑戰(zhàn)還沒有結(jié)束。
《新唐書·南蠻傳》有一段記載,某南方小國的宮殿“廚覆銀瓦,爨香木,堂飾明珠”。廚房銀瓦覆頂,屋子里焚著熏香,至于明珠,不僅是擺設(shè),多半是用來照明的。
這種排場,怕也不是虛妄。當(dāng)年南唐國破,后主李煜的小周后被宋大將虜獲。一入夜,小周后在油燈下便緊閉雙眼;撤去油燈,點上蠟燭,小周后依舊閉目,說煙氣更重。宋將大奇:“那你以前晚上都是怎么過的?”小周后滿心委屈:“當(dāng)初我的宮里,一到晚上,就懸掛夜明珠,光照一室,如同白晝?!?/p>
還有金瓦。清宮內(nèi)的雨花閣,宮內(nèi)供奉佛像諸殿閣之一,最上層頂覆的瓦,雖說可能不是純金,也是在銅瓦外包了金葉子??梢韵胂螽?dāng)年在陽光照耀下,金氣逼人的感覺。
而將瓦的意義上升到新高度的,還有韓國。
韓國昔日的總統(tǒng)府青瓦臺,原是高麗王朝的離宮,因15萬片青瓦覆蓋屋頂而得名。無論經(jīng)歷過怎樣的光華,青色的屋瓦,終究是承襲自中華的東方審美。
(林冬冬摘自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李漁的窗子》一書,張伯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