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初來香港,還在四處迷路之際,我就為它的兼容所著迷——自然的原始野趣和便捷的都市生活在這里無縫銜接。
有一天,當我的鄰居朋友帶我從小區(qū)內(nèi)的便利超市旁邊繞過,經(jīng)過一部電梯,降落到一條斜坡路上,然后步行五分鐘,就來到叢林山野的入口處時,我真是驚呆了。往前繼續(xù)走,我像進了桃花源。郁郁蔥蔥、深深淺淺的綠樹,完全是野蠻生長,有的會伸出一條手臂,蠻橫地擋住去路。還有長著苔蘚的巨石,嘩啦啦唱著歌向前奔跑的溪流,紫、粉、白、黃各色野花,紅得像火的野果,以及或婉轉(zhuǎn)悠揚或清脆尖銳的鳥語。
很難想象,在香港竟然能一步從現(xiàn)代都市跨入野生自然界。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竟然不是割裂的,這是我到達香港后最大的收獲。不光是我居住的小區(qū),香港不少地區(qū)依山傍海,即便遙遠的山海,也大都有比較便捷的公共交通。
身為國際大都市,香港沒有一座專門的動物園。因為,要看動物,走出家門就機會多多。
最常見的野豬奇遇記就不值一提了。有時候是一只野豬媽媽帶著五六只野豬仔,排著隊走。有時候更驚險些,野豬的鼻子估計特別靈,嗅到了我背包里的面包香味,就一路隨行。當那只大野豬跟我一起穿過紅綠燈之后,我有點緊張了,最終我加入了一群行人中,野豬才停步作罷。這時候也許你要問,為什么我不喂野豬呢?給它一塊面包不就得了嗎?
要知道,給野生動物喂食在香港是違法的,要罰款。據(jù)我所知,不喂食野生動物有非??茖W的理由,野豬也好,野貓也罷,它們都占據(jù)著生態(tài)鏈的高端,強壯、繁殖能力又強,人類喂食之后,它們的獵物,如野鳥、蜥蜴、青蛙、蛇等就會遭殃。哪怕野豬、野貓們已經(jīng)飽了,它們也會追逐、折磨獵物。所以,出于好心喂食野生動物,破壞的是大自然的平衡。
香港有很多野生動物,有的就在離人不遠的地方。我見過溪流上照鏡的蝴蝶、叢林間用藤條蕩秋千的猴子。光是蜥蜴,我就見過不少品種。還有一次,我見到一條小精靈般的小蛇,這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蛇。我忍著小小的害怕,仔細觀察它。蛇身纖細,大概就小拇指那么粗,它探著頭,小眼睛圓溜溜的,也在好奇地瞧著我。
進入圖書館,總想可以聞到書香,可香港偏偏把大部分公共圖書館建在了小菜場上方。
港島東區(qū)的魚涌圖書館,位于魚涌市政大廈四樓和五樓,同一棟大廈里面就有小菜場和政府辦公室。站在天橋上,望著一邊是圖書館和小菜場和諧共存的建筑,一邊是紫荊花盛放的山崖,我有點感慨。后來發(fā)現(xiàn),將圖書館建在小菜場上方的樓里,是香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原來,讀書不一定是清高的事,它可以而且應該融入市井生活。
香港的圖書館普及而開放,哪怕偏遠的小島,有人居住的地方基本都設有圖書館。圖書館不設門檻,借書才須辦卡。因此哪怕走累了都可以進一家圖書館歇歇腳、讀讀書。這些圖書館一般沒有宏大的門面,書也不算特別新,但設計得整齊清凈,有比較多的少年兒童書架。
香港中央圖書館位于維多利亞公園對面,可謂香港圖書館的門面。第一次去的時候,一位男性工作人員為我服務,我發(fā)現(xiàn)他的手指帶著明顯的殘疾。乍一看,心里吃了一驚,但他的服務態(tài)度和能力,讓我的心很快安定下來,也為自己的大驚小怪慚愧。后來細想,這是香港實誠的地方,它看著不完美,但身有疾患的人能走出家門,這本身也是一種珍貴的美好。
香港的美究竟在哪里?一千個人當有一千種答案。帶著多元、包容的眼光走出家門,聽聽、看看、逛逛,感知美、欣賞美,豐富我們的心靈,這是成長多么可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