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女孩董臻璇今年25歲,她把挖掘美食當成全職工作已經兩年,積累了將近200萬粉絲。她常以輕聲細語的一句“老板,我要一份——”開場,再把鏡頭對準店主和攤販,和他們閑嘮家常,呈現(xiàn)最尋常的街頭小吃的制作過程。“這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氣”,粉絲評價董臻璇就像一個親切的鄰家女孩,是代替他們漫游街巷、發(fā)現(xiàn)美食的互聯(lián)網替身。
溫州是美食之城,董臻璇第一次探店時,選擇了家常的餛飩,把攤主阿姨制作餛飩的過程拍下來,簡單配音和剪輯,就按下了發(fā)布鍵。第一次試水,視頻播放量短時間內就超過了600萬,董臻璇倍受鼓舞。她創(chuàng)作欲高漲,將鏡頭對準更多街邊小吃。這些視頻被歸集在“尋味溫州”系列里,目前已經超過了160集。
后來,董臻璇的腳步逐漸延伸向更多城市。兩年里,她到訪30多個城市,尋訪了300多種小吃。每到一個新城市,她都要待上幾天,深入當?shù)厝说纳?,在街頭巷尾細細尋訪,翻撿一道道平民小吃背后的悠久歷史。
在深圳一個城中村,她找到一家開了30多年的煲仔飯小店。店主已經86歲高齡,仍興致高昂,守護著自己的事業(yè)。老人對著鏡頭講述這道小吃背后的故事,兩手顫巍巍地倒熱水、攪拌米粒……董臻璇感受到強韌的生命力。藏在街邊小吃背后的故事,讓她越來越有創(chuàng)作沖動。在街頭找小吃和故事的日子,她的日均步數(shù)常常超過3萬步。
董臻璇的粉絲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喜歡看她的視頻“下飯”,或者偷偷在深夜解饞。他們把這位同齡人當成信任的朋友,到一個新城市旅游前,總會找她尋求美食建議。
這兩年,經濟實惠的平民美食越發(fā)受青睞,夜市上的小攤也越來越多。對于普通人,支一個小攤賣食物,是低門檻的創(chuàng)業(yè),掙的是辛苦錢?!叭绻梢越o他們帶來一些流量,他們就可能獲得更好的收入。”董臻璇感覺自己肩頭也像扛著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