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使用記事本,是緣于受我的領(lǐng)導(dǎo)甄總的啟發(fā)。那次,我們負責組織一場高峰論壇會分會場的組織工作,大家在做接待準備工作的時候,我看到甄總拿出一個記事本,一邊仔細翻閱,一邊叮囑我說:“商會李會長在貴賓室休息的時候,要準備冰鎮(zhèn)的檸檬水,協(xié)會趙秘書長來的時候,要詢問她是否需要充電寶……”
我佩服甄總的準備工作做得面面俱到,有些嘉賓不過是一面之緣,竟都能無微不至照顧到細節(jié)。甄總看出我的疑惑,她笑著指指手里的記事本說:“全靠它,我會將每次見過的工作伙伴特征記錄在這里,比如說,趙秘書長出席重要活動會穿旗袍且不便帶手提包,手機卻因電話多而需要及時充電?!闭缈傔€告訴我,她這個記事本里,內(nèi)有乾坤,備忘的事項非常多,比如公司高管的晚宴安排,會參考里面記錄的各位領(lǐng)導(dǎo)的飲食喜好。我點頭了然,這是個非常好的習慣,能讓我們在處理工作時盡量做到無失誤且妥妥貼貼。
有一天我正在外面辦理業(yè)務(wù),部門經(jīng)理打電話問我東區(qū)那個項目合同的到期時間,我一下被問住了,當時自己又不在電腦前,無法補救,只能硬著頭皮說不記得了。像甄總那樣能把工作做到游刃有余,是因為在一定程度上依托那個包羅萬象的記事本,有大量的準備工作作鋪墊;像我這樣如果想把業(yè)務(wù)知識儲存的滴水不漏,也須得有平時的有備無患。我想我應(yīng)該把以前那個記事本繼續(xù)使用起來。
早前我也曾有個記事本,輕薄小巧便于裝在包里,上面記錄著父母公婆的出生年月日以及身份證號碼,便于我?guī)退麄兇蚶硪恍┍kU等事項時使用。后來,為了方便,把這些備忘錄轉(zhuǎn)移到了手機里;但卻鮮有記錄更新,使用的時候也寥寥無幾,如今該把它充分使用起來了。
后來某次,再被公司領(lǐng)導(dǎo)突然襲擊問到某個兩年前簽訂的合同的商務(wù)條款時,我一邊緩緩應(yīng)對著領(lǐng)導(dǎo)的電話,一邊快速從記事本里翻找出來,然后從容且準確無誤地作出答復(fù)。
將一些重要事項或是有意義的事情,存在記事本里,真是的一個好習慣,不僅在工作上,生活中同樣有用。
周末和閨蜜大梅小聚的時候,冷不丁大梅提起一句:“我之前向你借的錢都還清了吧?”我快速搜索了一下記憶,好像我倆一直是借了還、還了借,多輪往來,這一問還真問得我驚了神。我倆是好朋友,都是說親兄弟還要明算賬,最怕在錢財上糾纏不清,很容易傷感情的。這一年,大梅家里遇到些財務(wù)狀況,年初向我借了錢,她也是個要強的性子,但凡緩和一點就立即還錢給我。然后又出現(xiàn)緊張的時候,就再向我借,一年里這樣來來回了好幾次,有時候是一筆借款分幾次還回。大梅也是很在意,生怕自己忘記還錢引發(fā)我倆之間的誤會,忽然這么一問,估計她和我一樣,記憶都是混亂的,倆人都懵了。我嘗試性地翻看我的記事本,滑過兩頁,終于看到自己的一項記錄:
2023年12月7日,大梅還清了最后一筆借款,所有借款結(jié)清。勿念。
大概是預(yù)料到后面可能會因記憶不清而起疑,所以特意自己交待了自己“勿念”,真是一語解難題。大梅拍著我的肩膀說,你能記清真好!真讓人放心!
有這個記事本,確實挺好。記得小時候,父親經(jīng)常念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父親家族較大,他會把家族里一些有重要意義的事記錄下來,閑暇里打開看看。有時會在家族大聚會上,向晚輩們講述多年前的家事,大家都稱父親是“家族寶典”。春節(jié)一家人團聚的時候,父親翻開那個小本子,跟我們細數(shù)家常:
那里記載著我高考時每門功課的分數(shù)和在全縣城里排名第二的殊榮——父親復(fù)述起來仍掩不住的驕傲與欣慰;還記載著大姐上班后第一個月的工資是399元,給家里買了一箱蘋果,我和弟弟高興得宛若過年。
父親甚至還記載著早已過世的爺爺?shù)囊恍┦吕瑺敔斣谖覀冞€沒有記憶的時候就不在了,我們大多是從父親的講述中勾畫出老人的形象。這本陳舊的手記里保存著家里三代人的回憶,可謂是一本家庭歷史的筆記。日后翻閱的時候,別有一番品味。
不知不覺間,我的記事本,也已經(jīng)記錄得長長延綿,也會讓我在回看時,切切感嘆。有一頁內(nèi)容里,是把先生發(fā)給我的告白逐年逐條記錄下來:按照時間順序標著日期,有些是先生在新年里發(fā)給我的寄語,有些是我倆吵架后先生吐露的內(nèi)心話——總之,都是些不常說、讓我倍感珍惜的話語。如今,我們鮮少再互道這些感性的話語,回過頭細細讀來,讓人會心一笑。
我的記事本,自有乾坤,別有洞天,承載著我的生活里值得惦記的點滴,伴我越走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