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作畫,無病呻吟者多,慕道沉痛者少;刻紅剪翠者多,振聾發(fā)聵者少;曲意逢迎者多,特行獨立者少。于是吟風弄月,幕天席地;火樹銀花,遍列江湖。而覃君日群,初以詩意版畫蜚聲國內(nèi),再以寫實油畫異峰突起。三五年間,日群逐景言懷,慷慨悲歌,畫風陡然一變,由托物起興轉(zhuǎn)而直抒胸臆,間或旁引曲喻。雖為寫實,然色調(diào)深沉,焦點尖銳,要言不煩,由簡至醇,怨而不怒,思而不傷,不加雕琢,自然天成。
簡而言之,覃日群不是在繪畫,他是在記錄、尋找虔誠的靈魂,畫筆回環(huán)設(shè)問,辯證地指向悠遠的歷史、生命的原初。在畫面的渾樸里,他叩問的是天人合一,平淡肅然,充滿慈悲和靜穆。強烈的視覺與情感的旋律,突出了天、地、人三者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了深刻的悲與喜、寂寞與生機、傳統(tǒng)與新生、個人與族群的意義。這種詩性的結(jié)構(gòu)、平實的記錄,在展現(xiàn)雄渾的同時,把思考凝集于可觸摸的雕塑感之中。覃日群的油畫、焦墨、彩墨,宗教般的虔誠給深沉平添上了純凈,形成了他的美學語言。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苯陙硭慕鼓ǎ仟殬湟粠?。作為最古老難度也最大的畫法,焦墨的雄強剛健與墨線造型的書寫性,營造的是一種精神骨力。在貌似單純的點、線、面里,除了功力,還需果敢的自信與清醒的判斷。其難度遠超宣紙素描,純粹依靠畫家理性的布局能力、技術(shù)上的掌控能力、作畫過程中的激情控制能力。覃日群把中國畫的“墨”發(fā)揮得3fR/rXZbrnowBm3pae9F/+JmxdZbykaAg3tIqAuvUMQ=淋漓盡致,他善用干澀、粗獷的焦墨,表達出一種力量,一種苦澀,一種大氣。他的作品有強烈的體面感,以頓挫、飛白、粗細來畫盡精微,畫中人物呼之欲出。線面之間,對立而相融,凝重而空靈。在點染、皴擦、掃搓之間,樸拙老辣卻不見澀滯。
在覃日群沉雄的筆墨記憶里,是悟道,是天問,也是藝術(shù)本體的回歸。我們從色彩世界里興奮和迷茫地走向理性的沉思,去直面人生。
【作者簡介】林軍,字師曾,出身儒門,駐跡杏林,擅長骨科。好書史,偶為辭章,能書擅畫,多年致力于現(xiàn)實主義繪畫,其嚴謹而奔放的畫風頗得范曾先生的獎掖和推挽?,F(xiàn)定居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出版有《醫(yī)史圖翼:師曾林軍水墨肖像畫集·中國歷代醫(yī)學家畫傳》。
責任編輯 練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