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爺爺帶著丁香、米靈和曉梅一起去野外采艾草。他們東看看西瞧瞧,找到一片艾草地。爺爺割了一些艾草,讓孩子們一人抱一捆往回走。不一會兒,曉梅鼻尖上就冒出了汗珠,丁香說:“天熱了,動一動就出汗。”米靈卻說:“我咋不出汗呢?我的腳還涼著呢?!?/p>
爺爺說:“你體內(nèi)有寒氣,可以試試用艾草泡腳?!?/p>
小小艾草作用大
艾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背面有灰白色的小茸毛,仔細聞一聞還有濃郁的香氣。端午時節(jié),天氣熱起來了,蜈蚣等毒蟲開始出沒,可能會傷人,這時候就該艾草出馬了。毒蟲不喜歡艾草的氣味,聞到了會遠遠地躲開,所以,自古端午節(jié)就有在門口懸掛艾草驅(qū)蟲的習俗。
新鮮艾草還可以做軟軟糯糯的青團。將新鮮艾草洗凈,在開水里煮一下,放入料理機中打碎,然后將艾草汁液倒入糯米粉中,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包上各種餡料,上鍋蒸熟。鍋蓋掀開,艾草香和糯米香撲面而來,讓人垂涎欲滴。
曬干了的艾草更神奇
端午節(jié)是采摘艾草的時節(jié),這時候的艾草香氣最濃郁,藥效最好。用曬干后的艾草煮水泡腳,能疏通經(jīng)絡(luò),改善血液循環(huán);還能去除體內(nèi)的寒氣和濕氣,讓身體暖起來。
干艾葉點燃后產(chǎn)生的煙霧能消毒殺菌、殺滅蚊蟲。
艾葉還可以制作艾絨。做艾絨要用陳艾葉,艾葉陳放時間越久,做出來的艾絨療效越好。干艾葉經(jīng)過一遍遍的捶打、粉碎,再用篩子篩去雜質(zhì),剩下的就是細軟如棉的艾絨了。艾絨容易燃燒卻不見火苗,適合做艾灸。
回到家,爺爺找出紅繩,捆了三束艾草,在自家門口掛一束,給米靈和曉梅一人一束,讓她們拿回家懸掛,剩下的艾草鋪在院子里等曬干。等大家都收拾好了,爺爺把干艾草放進燒開的水中煮,然后把燒好的艾草水倒進三個水盆中,讓她們泡腳,體會熱量滲入體內(nèi)的感覺。
“熱熱的?!睍悦敷@喜地說,“感覺熱量在往身體里面鉆,有神清氣爽的感覺,你們感覺到了嗎?”丁香不住地點頭,米靈額頭滲出汗水,露出了笑容:“太神奇了,咱們明天還去采艾草吧。”
爺爺點了點頭,說:“用艾草水泡腳能夠消除機體疲勞,使全身的肌肉放松,有助于恢復體力,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局部皮膚有紅腫破潰時不宜泡腳,體內(nèi)積熱、積火增多的情況下也不宜泡腳,以免不適癥狀加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