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供我們透視世界、尋找意義的窗口,科學即是其中的一扇。透過這些窗口,我們對于人類過去未知的領域可以看得更遠、更清楚。”
——《大地的窗口》(英)珍·古道爾著
黑猩猩是動物園里備受游客喜歡的動物,人類在面對它時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是因為在基因上,他與人類的相似度高達98.8%。可以說,他是人類最近的“親戚”了。從動物分類學上來說,黑猩猩屬于哺乳綱靈長目,人亞科黑猩猩屬,是高度聰明又社會化的類人猿,分布在遙遠的非洲中、西部,在野外過著群居的生活。除此之外,大家對于自己的這房“親戚”還有多深的了解呢?
黑猩猩到底有多聰明?會制作工具曾一度是人類的獨有技能,也是人類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主要特征,但對于黑猩猩的研究打破了這個結論。有研究表明:黑猩猩不僅會使用工具,還懂得加工工具。野外的黑猩猩不只是簡單使用樹枝、石頭來捕食,而是先對這些初始工具進行再加工,使之符合自己的需求。著名的“釣蟻取食”足以說明了黑猩猩的聰明。
獨特的交流天賦
由于發(fā)聲器官與人類不同,黑猩猩無法像人類一樣學會語言,但它們一樣擁有獨特的語言天賦。對黑猩猩使用符號語言和手勢語言的實驗表明,經過充分訓練后它們能掌握一整套不同顏色和圖形卡片組成的詞匯系統(tǒng),并能使用這些“詞匯”與人類交流。
超越人類
從智力的角度講,人類被喻為自然界最聰明的生物,但是有研究團隊讓接受過數(shù)字訓練的年輕黑猩猩與大學生比賽瞬時記憶力,結果發(fā)現(xiàn),不論是準確率還是速度,黑猩猩都略勝一籌。專家指出此能力可能源于生存所需,在野外,他們必須一眼辨識出敵友或果實是否成熟,由此鍛煉出了優(yōu)秀的瞬時記憶能力。
繞不開的“她”
提到黑猩猩,總繞不開一位女性,她就是被寫進小學教科書的英國生物學家,聯(lián)合國和平使者珍·古道爾。在非洲岡比,珍·古道爾與一群黑猩猩的傳奇故事感動了無數(shù)人。她還發(fā)起了一個全球性的環(huán)境教育項目“根與芽”,以此鼓勵全世界的青年們積極行動,關注環(huán)境、關愛動物。我們很難說是黑猩猩成就了珍·古道爾還是珍·古道爾成就了黑猩猩。但她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范式,即怎樣去保護一個物種。
很多人問珍·古道爾:“您是想要通過這個活動來拯救地球嗎?”她是這樣回答的:“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