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雷 白耀棟
摘 ??要 ??2018年甘肅高臺縣引進駿棗試栽。從性狀表現(xiàn)來看,駿棗生長、結果表現(xiàn)較好,耐鹽堿、抗寒抗旱,早豐性好,適合在甘肅河西走廊地區(qū)推廣種植。通過幾年生產(chǎn)探索,總結出配套豐產(chǎn)栽培技術,可為當?shù)仳E棗種植提供技術依據(jù)。
關鍵詞 ??駿棗;引種;栽培要點;河西走廊
甘肅棗樹栽植歷史悠久,尤其是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甘州、臨澤、高臺等區(qū)域,房前屋后、路旁田埂均有棗樹栽植,當?shù)刂髟云贩N有臨澤紅棗、灰棗。為發(fā)揮本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勢,有效擴大紅棗栽培面積,提高紅棗產(chǎn)量品質(zhì),優(yōu)化紅棗品種結構,2018年高臺縣從新疆引進駿棗在南華鎮(zhèn)試種,現(xiàn)將該品種的引種表現(xiàn)及栽培要點作以總結。
1 ??引種園基本情況
高臺縣南華鎮(zhèn)氣候干燥,降雨量少,全年無霜期150 d左右,年平均氣溫9~10 ℃,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棗果糖分積累。2018年引種栽培面積2 hm2,均為3年生嫁接苗(砧木為酸棗),栽植株行距2 m×4 m,每畝栽植80株,井水溝灌,灌溉條件良好。
2 ??引種表現(xiàn)
駿棗樹體高大,干性較強,棗頭萌發(fā)能力強,進入結果期相對早,栽后第2年就能結果。一般能抽生3~5個棗吊,棗吊長10~16 cm,單果平均質(zhì)量22.6 g,最大27.8 g,果面光滑,皮薄,果皮深紅色,果肉較厚、綠白色,味甜汁多,鮮棗含糖量26.5%~28.7%。
在甘肅高臺地區(qū)4月下旬萌芽,5月下旬始花,6月中旬盛花,10月上旬果實成熟,10月下旬開始落葉休眠。
駿棗在高臺縣適應性強,坐果率高,抗寒抗旱能力與當?shù)刂髟缘呐R澤紅棗無顯著差異,能夠安全越冬,適合在本地區(qū)栽培。
3 ??栽培要點
3.1 ??園地選擇 ??園地的選擇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建園成效。應選擇在光照充足、土壤透氣性良好、灌水方便的區(qū)域建園,正常條件下,駿棗比較適合通透性好的沙壤土。
3.2 ??苗木選擇 ??選擇主干健壯、節(jié)間短、根系完整的苗木,同時要確保品種純度。具體標準:苗木高度100 cm以上,根部直徑大于1.5 cm,側根數(shù)量20條以上,毛細根發(fā)達。
3.3 ??苗木栽植 ??春季栽植,栽植時間4月10—20日。穴栽,定植前挖深60 cm、直徑50 cm的穴,栽植前將苗木根系在生根粉中浸泡3~4 h,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 h左右,確保苗木吸足水分。定植后及時灌水,培土扶苗,保證苗木成活率。
3.4 ??整形修剪 ??采用小冠自由紡錘樹形,樹高控制在2 m左右,在強壯的中央領導干上培養(yǎng) 6~8個主枝,主枝長度90~120 cm,分層相間、有序排列。
定植當年,及時抹除主干 80 cm 以下萌芽及基部萌蘗;保留主干80 cm以上生長健壯、位置合理的芽,及時抹除弱小、位置不合適、重疊的芽,以減少營養(yǎng)消耗。
定植第2年,重點是培養(yǎng)樹形,選留生長健壯的棗頭作為主干,同時選留6~8 個分布均勻的主枝,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側枝。
成齡棗樹整形修剪要綜合采用短截、回縮、疏除等手法,使枝條主次分明、錯落有致,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確保營養(yǎng)枝和結果枝有效轉化,提高棗樹光合效能,達到提早結果、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減輕病蟲危害的效果。
3.5 ??土肥水管理 ??苗木栽植后,結合除草對土壤進行耕翻,深度20 cm左右,以保證土壤疏松、熟化,改善土壤透氣、吸水和保墑能力,防止雜草與棗樹爭奪水分、養(yǎng)分,減輕病蟲危害。
根據(jù)棗樹生長特點,全年追肥2~3次,主要施用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等。萌芽期以氮肥為主,補充樹體養(yǎng)分,促使萌芽整齊,花芽分化良好,提高坐果率。一般在萌芽前追施尿素15~20 kg/畝;幼果期追肥以磷酸二銨、復合肥為主,可追施磷酸二銨10~ 15 kg/畝、復合肥8~10 kg/畝;果實膨大期追施復合肥8~10 kg/畝、過磷酸鈣20~30 kg/畝,促進果實細胞分裂,增大果個,提高產(chǎn)量品質(zhì)。10月中下旬,按照4~6 m3/畝的用量施入基肥,以腐熟羊糞、雞糞、油渣為主。施肥后適時適量灌水,全年灌水4~5次,主要在萌芽前、花期、果實膨大期和土壤封凍前進行,可根據(jù)土壤墑情靈活調(diào)整灌水時間、次數(shù)。
3.6 ??病蟲防控 ??棗樹常見病蟲害有棗銹病、棗瘋病、食心蟲、棗癭蚊等。生產(chǎn)中要注意加強水肥管理,增施堿性肥和腐熟農(nóng)家肥,促進樹體健壯生長。對生長過密的枝條適時修剪,以利通風透光,降低棗園濕度。行間不種高稈作物,不種需水量大、灌水頻繁的作物。
對于食心蟲、棗癭蚊等蟲害,可選用甲氰菊酯 ?2 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25%滅幼脲3號懸浮劑1 500 倍液或高效氯氟氰菊酯800倍液、石硫合劑等低殘留藥劑防治。
棗銹病一般以預防為主,可在發(fā)病前噴施50%多菌靈600~800倍液、 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以及波爾多液等,15~20 d噴1次,全年噴3~5次,注意交替用藥。
棗瘋病是類菌原體引起的毀滅性病害,在選用苗木時務必嚴格檢疫,發(fā)現(xiàn)后及時鏟除病株和帶病根蘗,以防進一步蔓延。
參考文獻
[1] 劉社,張曰鏡,楊海榮.駿棗在甘肅白銀的引種表現(xiàn)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J].江西農(nóng)業(yè),2017(15):14.
[2] 王忠文.干旱荒漠區(qū)制干大棗駿棗引種栽培技術[J].農(nóng)業(yè)技術與裝備,2023(06):124-125+128.
[3] 劉定斌.中衛(wèi)壓砂地駿棗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栽培技術[J].寧夏農(nóng)林科技,2015,56(12):24-25.
何春雷,白耀棟,甘肅省南華生態(tài)建設管護中心, 郵編734300(高臺)。
收稿日期:2024-03-15
*通訊作者:白耀棟(E-mail:4019670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