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一童 劉澤瑤
摘要:身體功能訓練方法及手段逐漸進入我國較高層次運動隊的運動訓練體系中,其良好的訓練效果得到了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積極認可,但是,這種新理念卻沒有很好的應用在普通高校陽光組訓練隊,本研究通過扎根理論分析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對身體功能性訓練引入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隊策略進行研究,以期解決當下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功能性訓練;普通高校;運動訓練;陽光體育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he Introduction of Physical Functional Training Strategies in the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Team
Abstract: The body function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ns have gradually entered the sports training system of China's higher level sports teams, and its good training effect has been positively recognized by the coaches and athletes, but this new concept has not been well applied in the sunshine group training team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ports training in the sunshine group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theory of the root, and then researches the strategy of introducing the body function training into the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team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by rooting theories, and then researches the strategy of introducing body functional training into the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team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a view to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he sunshine group sports train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unctional training; General college; Athletic training ; Sunshine sports
為備戰(zhàn)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1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與美國AP訓練中心合作,組建中美聯(lián)合的“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國家隊身體功能訓練團隊”,并在體操、乒乓球、跳水等集訓隊中實施身體功能訓練,使該訓練手段融入我國高水平運動隊的培養(yǎng)體系。身體功能訓練理念是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以運動者的身心健康保障為首要目的,通過功能性動作篩查來構建身體矯正訓練模式,來緩解因為傷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使運動員能在規(guī)范的技能動作要求下,完成相對復雜的技術動作及戰(zhàn)術配合,從而降低運動員產生運動損傷的可能[1]。
為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人才,貫徹黨對教育事業(yè)的方針,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決定,在高校分批組織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計劃,因此,陽光體育理念在高校迅速蔓延,普通高校陽光組訓練隊也應運而生。目前來看,陽光組運動訓隊的建設是發(fā)展學校體育事業(yè),增強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手段。高校運動訓練隊建設相較于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其訓練模式、管理方式等都于高水平運動隊有較大差異。
1 研究過程與結果
1.1 研究過程
通過查閱文獻與調研,此次研究以建立運動訓練模式的本科高校為樣本點,利用扎根理論進行調查統(tǒng)計。扎根理論旨在以資料數據為材料,秉持著“一切皆是數據”的原則[2],本著對研究資料的初始性、開放性及鮮活性,跨越研究者的主觀思維,偏重于原有資料的框架中以客觀實際的思維來探索事物本質,確保研究在嚴謹科學的實踐與上達到真實性目的。
本研究將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隊教練員作為深度訪談對象,在樣本數量選擇的問題上,研究者認為典型扎根理論的研究樣本應當在10—60之間[3],經過大量資料查閱和專家咨詢,本研究將樣本的數量確定為20例,并對20例樣本進行了深度訪談,根據事先多輪德爾菲法所得出的訪談目錄,因受新冠疫情影響,本研究所采用方案是面對面訪談和微信語音(視頻)訪談,每個樣本訪談時間為10分鐘左右,經過訪談資料梳理,共計完成訪談的總體時長為5個小時,將訪談過程的錄音及筆記整理成文字材料,共獲得訪談內容材料6萬余字,運用Nvivo11軟件對所整理的材料內容進行參考點、節(jié)點、編碼以及材料來源等數據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
1.2 研究結果
研究以訪談內容進行編碼設計的選擇性編碼、主軸編碼、開放式編碼構成,并使數據中所產生的一級編碼以邏輯順序相互搭建邏輯,最終得出共14個主軸編碼內容,通過對所有主類別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形成了以5個核心范疇為典型代表的選擇性編碼,用以涵蓋以上共14個主軸編碼。(表1)
2 結果分析
2.1訓練手段單一現(xiàn)象仍然存在,缺乏新方法、理念支撐
高校陽光組運動隊組建以來,關于是否適用“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存在爭議。一些學者認為,陽光體育強調“健康、運動、陽光、未來”,應注重學生承受能力和學業(yè)負擔,不支持常態(tài)化訓練。而另一些學者認為,競技體育需競爭,可打造學校優(yōu)勢項目,增強校園體育氛圍,優(yōu)異成績能促使學校加大投入。這種不確定性導致教練員在訓練上存在顧慮。
2.2訓練內容安排不合理,得不到及時訓練反饋
運動訓練所要達到的最終訓練目的,是不斷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其任務主要歸結為四個方面:提高運動員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發(fā)展運動素質;掌握和提高專項運動的技術和戰(zhàn)術,以及有關的理論知識;培養(yǎng)運動員獨立進行訓練的能力與進行道德和意志、品質教育[4]。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促進,緊密聯(lián)系。陽光組運動隊訓練中,身體素質練習項目較少,多側重于技能練習,原因主要是訓練周期短,缺乏足夠時間進行身體素質訓練。
2.3訓練時間難調控,訓練主體難把控
訓練時間與安排、隊員參與度對訓練效果至關重要。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隊與高水平隊相比,訓練時間保障不足,受專業(yè)和學院管理差異影響。同時,陽光組面臨學訓矛盾,學業(yè)管理缺乏體育成績考量,影響訓練積極性。隊員個體差異大,易導致訓練不均和傷病頻發(fā),而教練員傷病處理常顯不足。
2.4訓練計劃不系統(tǒng)
訓練計劃的順利實施對達成運動訓練效果和目標至關重要。陽光組運動隊的訓練保障機制完善性和訓練模式選擇合理性等因素,會影響訓練計劃的制定,進而影響整個訓練周期的成敗。調查表明,教練員認為訓練計劃不系統(tǒng),主要是因為實施難、訓練時間不穩(wěn)和隊員差異。這些因素影響訓練效果,長期下來影響整體計劃。但半數以上教練員未制定具體計劃,僅依賴經驗制定短期計劃,這不利于系統(tǒng)性,影響訓練計劃的執(zhí)行。
3 身體功能性訓練引入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隊的策略
當下,身體功能訓練的理念和方法已經在我國較高層次運動隊的運動訓練體系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并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其良好的訓練效果得到了教練員和運動員的積極認可,但是,這種新理念卻沒有很好的應用在普通高校陽光組訓練隊,當下陽光組運動隊所面臨的困境或許能從身體功能訓練理念中找到答案。
3.1 與時俱進,加強新訓練理念的學習
身體功能性訓練因其顯著效果在高水平運動隊得到迅速推廣,得益于其完備的訓練機制。高水平運動隊能快速借鑒優(yōu)秀訓練模式并本土化。數據時代為傳播新思想提供了便利,網絡上有成熟的身體功能性訓練方案。陽光組教練員應利用網絡學習新理念,科學實施。
3.2 改變“重技術、輕體能”的傳統(tǒng)思想
體能是技術的基礎,陽光組運動訓練缺乏素質與系統(tǒng)性訓練。為改進,需結合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身體素質訓練,開展功能性動作篩查,制定個性化計劃。同時,加強教練培訓,更新體能訓練觀念,掌握新方法。這樣可提升運動員體能與表現(xiàn),奠定長遠發(fā)展基礎。教練員應轉變觀念,打破壁壘,吸納有經驗的體能教練,整合資源,關注隊員反饋。
3.3構建適合陽光組運動隊的功能性動作篩查模式
功能性動作篩查所反映的是運動員最基礎的動作模式,它符合人體自身的力學特征及運動規(guī)律[5]。這些最基本的動作一般顯示于軀干、肌肉組織、骨骼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支配下的多平面、多關節(jié)的運動形式。目前,功能性動作篩查包括七個動作,深蹲、過欄架、前后分腿蹲、肩部靈活性伸展、主動直膝抬腿、軀干穩(wěn)定性俯撐、轉動穩(wěn)定性。主要觀察深蹲動作模式、過欄架步動作模式、前后分腿蹲動作模式、肩靈活性動作模式、主動直膝抬腿動作模式、軀干穩(wěn)定性俯撐動作模式、轉動穩(wěn)定性動作模式。陽光組運動隊訓練應尊重個體差異,結合項目特色。FMS測試有助于評估運動員身體狀態(tài),預防損傷,并確定訓練重點。教練應根據測試結果,科學安排力量、柔韌、平衡等訓練,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系統(tǒng)性訓練水平。教練應利用FMS科學指導訓練,注重人文關懷,積極應對傷病,提高執(zhí)教能力。
3.4 形成“點線面體”相互融合、交叉聯(lián)動的推進機制
目前,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隊實現(xiàn)身體功能性訓練新理念“本土化”的要點如下:一是結合學校資源和學訓時間,合理推進功能性訓練體系;二是引導隊員認識功能性訓練的優(yōu)勢,明確訓練方向;三是外聘經驗豐富的教練員指導,總結經驗,形成符合本校實際的訓練模式[6]。[a1]
4 結語
身體功能性訓練作為一個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能有效改善“重技術、輕體能”的傳統(tǒng)思想,通過嚴格的訓練控制,能確保訓練計劃的順利實施,有效預防運動傷病的發(fā)生使運動員保持良好的訓練和競技狀態(tài)。因此,教練員和相應責任主體應積極合理的推進身體功能性訓練落地普通高校陽光組運動訓練體系中。
參考文獻
龐宇.功能動作篩查(FMS)在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風尚,2021,No.397(1):135-136.
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27.
楊成波.運動訓練數據驅動決策發(fā)展方式的實現(xiàn)基礎與實現(xiàn)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01):86-90.
劉美卓,程智.功能性訓練的本質探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7):161-162.
楊成波.運動訓練數據驅動決策發(fā)展方式的實現(xiàn)基礎與實現(xiàn)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1):86-90.
馮雪,李贊,趙慧敏,常宇偉.功能性動作篩查(FMS):爭議、局限及拓展[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3,38(03):276-28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