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英 陳翠云 劉海濤
荼薇(tú wēi)是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zhèn)從國外引進的一種薔薇屬植物,在當?shù)卦耘嗪蛻脷v史悠久,在此進行簡要介紹。
據中山市小欖鎮(zhèn)的地方史志記載,荼薇源自外國貢品“酴醾(tú mí)露”,明嘉靖年間黃忠的《海語》(1536年)“酴醾露”條云:“酴醾,海國所產為盛。出大西洋國者,花如中州之牡丹。”小欖先民為應對明朝廷嚴酷的“海禁”政策及區(qū)分“酴醾露”的“中”與“外”,巧妙地利用方言中“荼”與“酴”、“薇”與“醾”發(fā)音的恰同,將西來的酴醾取名為“荼薇”。
茶薇原產于西域波斯(今高加索一帶)。大約在明朝中期,象山縣的濠鏡澳(即今澳門)成為了當時的國際貿易集散地,荼薇也被小欖鎮(zhèn)引進種植。明末的《草木識》“荼薇水”條:”……此花徒夷國來,短條多刺,花開香烈甜媚,千業(yè)包裹,嬌紅深淺意態(tài)自佳,非玫瑰所敢擬……乃海濱人攜女為婦,能作荼薇露及五色糖花,秘不傳人……”。荼薇春季開花,花粉紅色,重瓣,狀如牡丹,具濃郁的花香。
荼薇到底是一種什么植物?當代經中山大學繆汝槐教授鑒定,荼薇屬于薔薇科薔薇屬植物玫瑰(Rosa rugosa)的變型:R. rugosaf. plena,專業(yè)稱呼是紫花重瓣玫瑰。作者查不到繆教授是如何進行鑒定的(當然形態(tài)學鑒定肯定是最基本的),作者本人也沒有進行過深入鑒定,但從多方面來看,作者對繆教授的鑒定結果是存在異議的。因為玫瑰(R.rugosa)原產于我國,而且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其還有包括紫花重瓣玫瑰(R. rugosaf. plena)在內的一些變型和品種。雖然從形態(tài)特征來看荼薇與紫花重瓣玫瑰相似,但如果荼薇就是紫花重瓣玫瑰,小欖鎮(zhèn)為什么還要從國外引進種植?
茶薇既然原產于波斯,而波斯就是現(xiàn)在的伊朗,那么伊朗是否也是玫瑰(R. rugosa)的原產地或者有玫瑰的引種栽培呢?作者查閱后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有關的資料或報道,倒是發(fā)現(xiàn)了很多伊朗就是薔薇科薔薇屬植物突厥薔薇(R. damascene)的原產地和最早進行人工栽培的資料和報道,伊朗的國花也就是突厥薔薇。在后來十字軍東征時,突厥薔薇被帶到敘利亞大馬士革并被廣泛種植。之后突厥薔薇傳至歐洲,當時的歐洲人只知道這種薔薇屬植物來自大馬士革,于是大馬士革薔薇(又稱為大馬士革玫瑰)的名字就這樣被傳播開來。當今世界最出名的玫瑰油產地保加利亞,其主要種植的就是大馬士革薔薇。伊朗大馬士革薔薇具體發(fā)源于位于首都德黑蘭南部的小城卡尚,卡尚栽培利用大馬士革薔薇的歷史十分悠久,其藥用純露的歷史就超過3000年,用蒸餾的方法提煉玫瑰油也是在伊朗首創(chuàng)。目前世界種植大馬士革薔薇最多的也是伊朗,全國種植面積超過15000公頃,而卡尚地區(qū)就有5000公頃。有“玫瑰之鄉(xiāng)”美譽的卡尚,一直以來也是人們的旅游勝地,當?shù)厣a的玫瑰花茶、玫瑰露、玫瑰精油、玫瑰香水等名揚國內外。
茶薇是從伊朗傳來,而伊朗并沒有玫瑰,而是大馬士革薔薇的原產地,也是世界最早和最大的大馬士革薔薇商業(yè)種植國。從基本形態(tài)特征和用途來看,茶薇與大馬士革薔薇也十分相似。綜合這幾方面所以作者認為,茶薇更像是大馬士革薔薇,而不是原產我國的紫花重瓣玫瑰。
小欖鎮(zhèn)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花鄉(xiāng),荼薇被引進后深受歡迎,明嘉靖時《香山縣志》中有記載:“荼薇,小欖鄉(xiāng)多植之,以畝計。”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荼薇的食用價值也逐漸被開發(fā)。最早被開發(fā)、也是知名度最大的產品,就是荼薇酒。相傳明代嶺南書畫名家伍瑞隆每當荼薇花盛開時,會摘取花瓣浸泡在糖漿中,待荼薇花香全部被吸入糖漿后,以新絹隔去花渣而得到細膩香滑的荼薇糖漿,與名人雅士飲酒作畫時便將荼薇糖漿注入燒酒內,可使燒酒芳香無比,至此,本地酒坊紛紛效仿此法配置荼薇酒。荼薇酒香味獨特,可口醇香,逐漸譽滿嶺南。
20世紀50年代,小欖地區(qū)周邊的民間酒坊組建成中山市酒廠。70年代在老中青幾代釀酒師的努力下,繼承歷代的香文化釀酒工藝基礎,研發(fā)出專有的釀造荼薇酒技術,使其味道更為香醇,風味更加獨特,“荼薇牌”荼薇酒也成為中山市暢銷特產并遠銷海外,名盛一時。1983年荼薇酒還被評為“中國十大白酒”。之后由于種種原因,中山酒廠在2003年前后完全停止了荼薇酒生產,荼薇酒也就僅在小欖民間還有零星生產。2012年小欖再次組建了菊城酒廠,并開辟了大型的荼薇有機種植基地,創(chuàng)辦了荼薇博物館和洞藏酒窖文化設施,菊城酒廠還成為了“小欖鎮(zhèn)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長期以來,荼薇花的食用價值在當?shù)夭粩嗟玫介_發(fā),已被用于釀酒、制茶、蒸露、制糖、入食、入藥等。除了荼薇酒外,荼薇糖(醬)和荼薇蛋卷也是小欖馳名中外的土特產。將采摘的荼薇花除去蒂萼后,放在沙盆碾爛放入大盆中,撒上細砂糖挑拌均勻稍加腌制,收藏瓷罐內經密封兩三個月,讓糖分充分吸收濃郁花香,便成為了“荼薇糖”。荼薇糖還可以用作各種糕點小食的餡料,如荼薇湯圓、荼薇月餅、荼薇餅、荼薇包等等。荼薇蛋卷也是用荼薇花花瓣為主要原料,配以精面粉、鮮蛋、椰蓉、白砂糖等,制作時以荼薇花糖和椰絲為餡,把雞蛋漿做成皮,包裹后烘干即可,蛋卷甘香松脆,既有濃郁的椰子和鮮蛋的香味,又有荼薇花醇和清新的天然花香,入口即化。
近10多年來,小欖鎮(zhèn)持續(xù)不斷實行荼薇產業(yè)和文化復興之舉。2014年首次舉辦了小欖荼薇文化節(jié)(周),人們賞荼薇花、品荼薇酒、嘗荼薇糖、了解荼薇文化,該文化節(jié)至今已經成為了小欖一年一度的民俗盛事。2016年“小欖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藝”,也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列入“中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在荼薇文化節(jié)期間,人們還可以用荼薇花制作的美味佳肴,如荼薇果仁沙拉、荼薇炸魚球、荼薇蝦子面、荼薇芙蓉蛋、荼薇薄餐、荼薇紅豆糕、荼薇炸魚球、荼薇魚頭羹、荼薇無骨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