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語晴
從小到大,很多長輩都給予我不少幫助與支持。其中,有一位長輩雖然平時不怎么跟我交流,但他用行動感染了我,讓我受益匪淺。
那個長輩是我的二伯公。他是我爺爺?shù)亩?,在一眾和藹的長輩中,他是最不茍言笑和最不好接近的。聽太婆和爺爺說,二伯公年少時,曾以高考狀元身份考入北大,后來在北京做航天方面的科研工作。聽罷,我對他心生崇拜,但準確點來說,是又敬又怕。直到某個夏日的午后,我才改變了這一看法。
那年,剛放暑假,我隨爺爺一眾長輩去了二伯公鄉(xiāng)下的宅子。長輩們在一樓聊天,二伯婆下來招待我們,說二伯公正在忙著做事,暫時抽不開身。我一時不解,這位老人家有何事可忙,但見大家都習以為常,并不見怪。我也沒多問,好奇地在宅子里東看看、西看看。
走到二樓,天臺上有間小房子。門半掩著,我好奇地走了過去,輕手輕腳地趴在門框上,偷偷把頭探進去,往里看了一眼。我驚呆了!直接愣在原地—那是一個堆滿書的房間。書架已經(jīng)放不下了,很多書都被堆在地上,好幾堆已經(jīng)快有半個人高了。窗邊,放著一張很大很老的木制書桌,邊緣的紅漆掉了色。二伯公正伏在案前,手里握著筆,在紙上寫著什么。他渾身散發(fā)出一股安靜的力量,仿佛沒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打擾到他。
我在門外站了很久,二伯公才發(fā)現(xiàn)我。他什么話都沒說,招了招手,示意我進去。我踮起腳尖,小心翼翼地在滿地書中找出空隙,一步步走到他書桌旁。二伯公仍在寫著什么,紙上全是各種普通人看不懂的數(shù)字、符號。我再次被震撼到了,并對自己平時散漫的學習態(tài)度感到愧疚。
之后的日子里,我跟二伯公交流得也很少。但每當厭學之時,我都會想起這位長輩,他伏案忙碌的身影激勵著我、鞭策著我。我始終以他為榜樣,專注、高效地學習知識,在校期間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我由衷地感謝二伯公,是他改變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