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利 吳愛蓮 李滿金
摘要 ?目的:探究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對老年術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yī)院收治的老年手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觀察組接受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比較2組患者術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睡眠時間、入睡時間、術后疼痛程度、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心理狀態(tài)以及血氧飽和度變化。結果:觀察組入睡時間、PSQI評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 P <0.05)。觀察組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 P <0.05)。結論: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縮短入睡時間,并提高睡眠深度,同時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緩解負面情緒,提高舒適度。
關鍵詞 ?引導認知全身麻醉;神經阻滯干預;老年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疼痛;睡眠質量;并發(fā)癥;血氧飽和度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uided Cognitive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Intervention on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ostoperative Patients ?LIN Lili,WU Ailian,LI Manjin
(Operating Room and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Fuzhou Second General Hospital,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guided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intervention on sleep quality in elderly postoperativ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admitted from Septem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 =40 cases,receiving traditional general anesthesia+nerve block)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n =40 cases,receiving guided cognitive general anesthesia+nerve block intervention)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postoperative sleep quality(PSQI score),sleep time,sleep onset time,postoperative pain level,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changes in psychological state,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Results: The sleep time,PSQI score,SAS score,SDS score,VAS score,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s<0.05); The sleep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guided cognitive gene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nerve block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leep quality,extend sleep duration,shorten sleep onset time,and enhance sleep depth in elderly postoperative patients,while also reducing postoperative pain,alleviating negative emotions,and increasing comfort.
Keywords ?Guided cognitive general anesthesia; Nerve block intervention; Elderly surgical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ate; pain; Sleep quality; Complication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中圖分類號:R619+.9;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2095-7130.2024.03.002
老年手術患者在術后常常面臨睡眠質量降低的問題,這對他們的康復與生命質量產生了消極的影響[1]。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顯著加劇,老年患者的手術頻率逐漸增加,因此如何改善老年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慢性疾病、手術創(chuàng)傷與藥物使用可能導致老年患者睡眠紊亂,使他們難以入睡或經歷淺睡眠[2]。這種紊亂可導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理與情緒問題等,不利于術后的恢復和生命質量。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是一種具有潛力的干預手段。通過在麻醉過程中引導患者進行認知訓練,可以減少患者手術前的焦慮與恐懼,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并在術后促進患者的康復[3]。本研究旨在探索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應用在老年術后患者睡眠質量改善中的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第二醫(yī)院收治的老年手術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71.88±4.54)歲。對照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66~79歲,平均年齡(71.65±3.66)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年齡≥65歲;2)行手術治療;3)擬行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者;4)患者能夠理解并配合研究要求,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對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有嚴重過敏或不良反應史者;2)診斷為嚴重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的患者;3)其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或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不能耐受麻醉的患者;4)其他睡眠障礙病史患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首先評估老年患者的病史、體征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確定麻醉風險。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及用量,避免麻醉藥物過度或不足。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調整麻醉深度與藥物劑量以保持穩(wěn)定。麻醉結束后,妥善處理老年患者的恢復期并發(fā)癥。觀察組采用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術前準備,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身體狀況、心血管與呼吸系統(tǒng)功能,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與特殊需求。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進行認知評估,護理人員與患者密切溝通,了解他們的感受、信念與想法,觀察與詢問以識別不適應的認知模式。提供必要的教育與信息,向患者解釋手術過程、麻醉方法與可能的風險,并回答其相關問題。引導患者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給予合理客觀解釋,幫助患者認識自己的思維偏差。鼓勵患者開始自我觀察與反思,意識到思維、情緒與行為之間的關聯(lián);指導患者采取積極適應的思維方式,通過積極自我對話與肯定性語言應對困難與負面情緒;幫助患者尋找替代解釋與觀點,重視個人積極特質與成功經歷;鼓勵實踐新的認知模式與策略,提供支持與反饋,幫助患者克服困難并鞏固積極的思維方式;2)術中護理,確保患者的有效鎮(zhèn)靜與疼痛管理,使用合適的鎮(zhèn)靜藥物與鎮(zhèn)痛方法,使患者保持舒適與安心。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保障監(jiān)測監(jiān)護儀器的正常運行。注意患者的體位,保持良好的通氣與血液循環(huán),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麻醉醫(yī)生和手術團隊密切合作,確保麻醉過程的順利進行,有效處理可能出現的突發(fā)情況;3)術后護理,監(jiān)測患者的恢復情況包括意識狀態(tài)、呼吸、循環(huán)等,及時發(fā)現與處理可能的并發(fā)癥。 提供必要的護理支持與關注,包括定期轉位、床墊、尿布更換等,以預防壓瘡與感染的發(fā)生。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康復活動,如早期行走、深呼吸、肢體活動等,促進康復與功能恢復。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與安慰,了解患者的情緒與需求,建立積極的溝通與信任關系。
1.5 觀察指標 1)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估睡眠質量,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總分范圍為0~21分,評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好;2)睡眠時間。睡眠時間、入睡時間采用多導睡眠監(jiān)測儀(上海涵飛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Polymate YH-2000A型)監(jiān)測記錄患者的睡眠總時間、入睡所需時間;3)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以一個直線或一個標記為0~10的連續(xù)刻度來表示,0分代表沒有疼痛,10分表示最強烈的疼痛;4)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記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常見并發(fā)癥包括感染、紅腫、滲液,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感染+紅腫+滲液)例數/總例數×100%;5)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心理狀態(tài),評分越高,負面情緒越嚴重;6)血氧飽和度。通過無創(chuàng)腦血氧監(jiān)測儀(河北金康安醫(y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型號:JKA-015)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通過患者體內的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的程度來評估其血液中含氧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檢驗,以 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PSQI評分、睡眠時間、入睡時間比較 ?觀察組睡眠時間高于對照組( P <0.05),PSQI評分、入睡時間均低于對照組( P <0.05)。見表1。
2.2 2組患者VAS評分、心理狀態(tài)、血氧飽和度比較 觀察組VAS評分、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均 P <0.05),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 P <0.05)。見表2。
2.3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感染3例、紅腫3例、滲液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0%,對照組感染4例、紅腫4例、滲液6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5.00%,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χ2=5.543, P =0.018)。見表3。
3 討論
老年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會面臨一些潛在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對他們的術后睡眠質量產生影響。麻醉方法的選擇則在很大程度上與術后睡眠密切相關[4-5]。因此,選擇適當的麻醉方式對于老年術后患者睡眠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手術過程中,老年患者接受麻醉藥物的耐受力較差,對麻醉藥物的反應也較為敏感,可能導致麻醉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影響術后睡眠的質量[6]。因此需要為老年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麻醉方案,以促進術后的良好睡眠恢復[7]。
傳統(tǒng)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具有明顯限制。引入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成為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法。認知麻醉干預是指通過特定的操作與干預手段,在手術過程中引導患者的認知過程,以達到麻醉效果。認知麻醉干預的原理在于影響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主要通過刺激患者的感知、思維和情緒等,實現對患者手術麻醉效果的調控[8]。認知麻醉干預的定義包含了針對老年手術患者所設計的一系列策略與技術。該方法著重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與認知特點,通過個性化的干預,提供個體化的麻醉效果[9]。這種干預方式與傳統(tǒng)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第一,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能夠提供個性化的麻醉管理,根據患者的特殊需求與生理指標進行精細化調整,提供個性化的麻醉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減少不良反應。第二,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是一種通過對患者情緒和認知進行引導與調節(jié)的方法,以實現滿足手術需求的麻醉效果。醫(yī)護人員通過與患者的密切溝通,觀察了解他們的情感狀態(tài)與思維方式,并提供新的信息及觀點,以引導患者從積極與適應性的角度看待手術過程。通過利用患者的內在資源與自我觀察能力,引導他們自我覺察與反思,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以及認知對手術的影響。同時,通過積極的自我對話與積極的語言,幫助患者轉變焦慮、恐懼情緒,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改變疼痛的不合理認知。這種引導認知的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還能減少心理壓力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10]。本研究發(fā)現,觀察組的PSQI評分、入睡時間及睡眠時間較對照組改善顯著,提示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手術患者的睡眠質量。觀察組在疼痛程度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上表現更優(yōu),提示該干預方法能夠有效減輕術后疼痛,降低并發(fā)癥風險。同時,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更好,血氧飽和度也更高,說明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不僅有助于提升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有助于改善術后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通過引導認知全身麻醉聯(lián)合神經阻滯干預,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身體指標,促進術后康復。
利益沖突聲明 :無。
參考文獻
[1] 王南南,荊娜.引導認知護理干預對全身麻醉老年患者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23,52(4):375-378.
[2]宋珂珂,高偉,陽婷婷,等.術前衰弱與老年胃腸道腫瘤手術術后譫妄發(fā)生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21,50(23):3974-3977.
[3]趙力,杜秋.星狀神經節(jié)阻滯改善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觀察[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21,43(9):914-917.
[4]張帥帥,王曉萌,徐偉民,等.ESP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老年患者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鎮(zhèn)痛、睡眠質量及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7):1588-1591.
[5]郭亮,林飛,于美剛,等.術前睡眠質量對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發(fā)生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8,34(7):673-677.
[6]張宇斌,澈力木格,于建設,等.蒙藥額爾敦—烏日勒對老年患者胸科手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3,39(5):506-509.
[7]徐釗,張玉明,楊瑞,等.術前連續(xù)髂筋膜間隙阻滯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睡眠質量及術后譫妄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0,36(10):953-957.
[8]章芮,蘇仙,王東信.非心臟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發(fā)生與睡眠質量的關系[J].中華麻醉學雜志,2023,43(5):547-550.
[9]阮倩,自華芬,陳莉,等.髂筋膜間隙阻滯聯(lián)合淺全麻對老年髖骨骨折手術患者圍術期皮質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與術后睡眠質量的影響[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21,27(4):838-842.
[10] 宋潔,胡憲文,陳齊,等.超聲引導下髂筋膜神經阻滯聯(lián)合全麻對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術后血清疼痛介質PGE2、SP與認知功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2,22(23):4536-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