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陸是上海市一名剛滿12歲的男孩。小陸出生半年多后,母親李敏與父親陸明協(xié)議離婚,自此小陸隨母親生活,再未見過自己的生父。
離婚時,雙方達成協(xié)議:陸明每月支付孩子撫養(yǎng)費1000元,每年遞增20%,至孩子年滿18周歲;陸明每月可探望孩子1次。之后雙方將撫養(yǎng)費變更為每月1000元,支付至小陸年滿20周歲;陸明每月可探望孩子1次或帶孩子外出游玩,李敏應予以配合。此后,陸明每年年底一次性向李敏匯付12000元,但從未探望過小陸。離婚后,陸明、李敏也都陸續(xù)組建了新的家庭,兩人極少聯(lián)系,對小陸的撫養(yǎng)和教育問題也從未有過溝通。
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缺位始終是小陸內心深深的遺憾。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年幼的小陸曾鼓起勇氣,用媽媽的手機撥打那個屬于爸爸的神秘又陌生的號碼,但電話那頭始終無人接聽。
直到2024年3月,在小陸12周歲生日前夕,媽媽李敏作為小陸的法定代理人向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父親陸明補付201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期間應增加的20%撫養(yǎng)費合計20余萬元;增加撫養(yǎng)費至每月6000元直至小陸年滿20周歲止;并請求法院判令陸明至少每月1次探望小陸,以承擔撫養(yǎng)教育之職責。
法庭上,法官向陸明釋明,探望權既是父母行使的與子女相處的法定權利,亦是其履行撫養(yǎng)、教育子女的法定義務??紤]到陸明在離婚后沒有依照離婚協(xié)議的約定探望兒子小陸,漠視孩子的情感需求,侵害孩子的合法權益,法官當庭向陸明宣讀和送達《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陸明正確履行家庭教育和撫養(yǎng)職責,每月對小陸進行至少1次探望或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孩子保持聯(lián)系,關注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并責令陸明自2024年5月起6個月內每2周接受1次家庭教育指導。
5月4日,在青少年社工的協(xié)助下,小陸有了第一次與爸爸下象棋、玩桌游的經(jīng)歷。
(據(jù)澎湃新聞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