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瑤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課外閱讀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文字運用能力,還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
一、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或生動的畫面所吸引,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活動,幫助他們以更加高效且有趣的方式理解語文知識。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學生也可以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去理解和吸收課外知識。
2.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外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詞匯量,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上的知識。而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學生會接觸多種多樣的知識和信息,這有助于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使他們更容易產生共鳴。此外,課外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能夠直接反映在他們的學習效率上。
二、課外閱讀常見的不足
1.課外閱讀氛圍不佳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教師和家長往往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盡管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活動的場所主要集中在家里,但由于家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并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使得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容易被外部事物干擾,從而導致閱讀效率和質量降低。
2.課外閱讀活動匱乏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相對有限,教師通常會集中講解語文基礎知識,并為學生布置課后閱讀任務。然而,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他們在課余時間閱讀時往往無法集中注意力,只是匆匆瀏覽,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相對較低,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也難以給出準確的回答。這樣的閱讀經(jīng)歷讓學生難以體會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他們會對課外閱讀失去興趣,這與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目標背道而馳。
3.缺乏課外閱讀指導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大多在課下進行,這意味著學生的閱讀時間和地點都存在一定的隨意性,這也使得教師很難在固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指導。而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的關注點可能在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技巧上,這雖然能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但是難以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內涵和精神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作者表達的情感和文章體現(xiàn)的價值觀的深入理解。
三、課外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路徑
1.借助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高度整合的教學資源和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與書中的主人公產生情感共鳴,還能讓他們按照文字的指導深入探索故事中傳遞出的內涵和價值。
例如,在學習《三顧茅廬》以及《草船借箭》這兩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經(jīng)典名著《三國演義》,讓學生了解三國時期的歷史背景,并對書中的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品讀描寫劉備謙遜的品格以及諸葛亮深思熟慮和忠誠品質的片段,深刻理解文章所傳遞出的內涵與價值。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來看,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閱讀中,并將通過閱讀習得的優(yōu)秀品質內化為自己的信念,成為引導自己行為的準則,同時自覺樹立起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2.豐富閱讀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為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課外閱讀材料,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當教師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的閱讀情況、個性特點及學習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易于理解且富有趣味性的課外閱讀材料。
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福爾摩斯探案集》,并在一周和半個月后分別組織閱讀討論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如,“在《血字的研究》這個案件中,福爾摩斯是如何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推斷出侯波的外貌特征的?”并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發(fā)言整理成班級內部的《福爾摩斯探案集》討論手冊,這既是對認真閱讀和善于思考的學生的鼓勵,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激勵他們繼續(xù)閱讀。教師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情況,可以讓學生從興趣出發(fā),深入分析閱讀內容,不斷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3.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閱讀經(jīng)驗相對不足,因此在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主觀隨意性。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引路人”的作用,在閱讀活動的各個階段為學生提供細致且全面的指導,幫助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并進行持續(xù)閱讀。
當學生閱讀較長篇幅的文本時,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授學生快速瀏覽的閱讀技巧。快速瀏覽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閱讀材料的大致內容。其次,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寫閱讀筆記的習慣。最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分享和交流閱讀心得。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被同學的閱讀內容所吸引,從而調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儲備,還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然而,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實踐的過程中,仍存在閱讀氛圍不佳、閱讀活動匱乏和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等問題,教師需要正視這些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真正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強化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同時,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設備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提供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