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當一名園林設計師轉行做廚師,崔迪從未后悔。她認為,這是一個能夠為大家?guī)硇腋5穆殬I(yè)。
2024年5月19日,一則《985名校畢業(yè)工科女轉行做廚師》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并被多家媒體轉載。一時間,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yè)畢業(yè)且擁有海外留學經(jīng)歷的崔迪,受到廣大網(wǎng)友的關注。一些人對于攻讀園林設計之后又轉行去做廚師的職業(yè)跨界并不認可,覺得浪費了教育資源……對此,崔迪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做一名為大家?guī)硇腋5膹N師
1996年,崔迪出生在烏魯木齊一個普通的家庭里。從小父母對她要求嚴格,希望她在學業(yè)上有所成就,因為成績名列前茅,崔迪時常被大家稱贊為“別人家的孩子”。平時除了學習之外,崔迪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看動畫片。有一部來自日本的動畫片—《中華小當家》讓她印象深刻。劇中,小當家揮舞著炒菜勺,為無數(shù)食客帶來了美食。那時崔迪還小,只是覺得動畫片好玩兒,并沒有感覺到這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2014年,崔迪考上了上海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yè)。在成長過程中,她和大部分孩子一樣,專注于課本知識,沒有時間、精力發(fā)展過多的興趣愛好,但這些向往一直埋藏在她的心中。上了大學之后,崔迪有了豐富的課余時間,她終于可以自由地嘗試自己所有感興趣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踢球、打鼓、學廚藝,等等。
某一日,崔迪無聊時又重溫了《中華小當家》。畫面依舊如昔,但這次觀看后的感受卻與過去截然不同。小當家學廚藝的目標,是要做出讓人感到幸福的料理,這讓崔迪大為觸動。美食帶給食客滿足和幸福,廚師也從中獲得成就和快樂。這種幸福,是雙方即時獲取的……崔迪開始對廚師這個職業(yè)產生了興趣,并有了想成為廚師的念頭。
在上海高校中,一直流傳著“食在同濟”的說法。這里的食堂,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美食,每年還會舉辦面向全校學生的“廚王爭霸賽”。對廚藝感興趣的崔迪,大一就報名參加了。然而,第一年因為廚藝還不夠精湛,她第一輪就被淘汰。不過,這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崔迪開始研究菜譜、看網(wǎng)絡教程……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廚藝。在她的腦海中,不時閃現(xiàn)出創(chuàng)新靈感,也驅使她嘗試將不同的菜式進行巧妙的組合。每逢假期回家,她都會偷偷練習廚藝。在宿舍無法開火,她也會經(jīng)常在頭腦中模擬做菜的場景。經(jīng)過刻苦鉆研,大三、大四時,崔迪已經(jīng)可以在比賽中奪冠了。她的作品在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評委及同學們對她的料理大為贊賞。他們在品嘗崔迪烹飪的菜品時流露出的滿足表情,大大激發(fā)了她的熱情。自此,崔迪也開始意識到廚師也許真的可以成為她的職業(yè)。
經(jīng)過思考,崔迪向父母表達了想從事廚師這份職業(yè)的愿望,可是沒想到父親堅決反對。他認為廚師這個職業(yè)與女兒大學所學的專業(yè)毫無關系,大學4年的努力和時間都將付諸東流;而且廚師的工作環(huán)境通常很差,還非常辛苦。此外,他還指出,女兒在烹飪方面缺乏系統(tǒng)的訓練,與其他從業(yè)者相比無疑會處于劣勢地位,即使想達到一般廚師的水平,還得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訓練……
對于父親的顧慮,崔迪有不同的看法。父親提到的弊端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能實現(xiàn)夢想,再苦再累,她也可以克服。并且對于成為廚師,崔迪并不是一拍腦門決定的,她知道實現(xiàn)夢想,需要有清晰的路徑。
作為理科生的崔迪,憑借多年來培養(yǎng)的認知和能力,規(guī)劃了自己未來要走的方向。善于思考的她決定從頭開始,打好基礎,最終自己開一家餐廳。她打算通過設計獨特的菜品,用料理為大家?guī)硇腋!?/p>
經(jīng)過幾番溝通后,崔迪與父親達成了共識,雙方各自做出了一些妥協(xié)。父親讓崔迪先去國外留學讀研究生,回國后再考慮就業(yè)問題。
天下沒有白讀的書
留學時,崔迪選擇了酒店管理專業(yè),這也是為了日后能夠自己開一家餐廳打下基礎。求學期間,崔迪選擇來到當?shù)氐囊患颐灼淞侄遣蛷d擔任學徒,努力學習廚藝與經(jīng)營之道。在后廚,她每天辛勤工作十幾小時,從削蔬菜片、切丁、備料到擺盤等瑣碎工作做起。學習過程異常繁忙,常常讓崔迪來不及用餐。而且,一整天站立下來,腰酸腿疼,她回到宿舍便一頭栽倒在床上。盡管身體很勞累,崔迪卻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用她的話來說:“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p>
在此期間,這家餐廳的主廚曾經(jīng)跟她說過,歐洲的廚師圈很崇尚日本人的技術。但是崔迪發(fā)現(xiàn),中餐的技法其實領先了日本很多年,只不過比較少有人去挖掘并把它帶到世界的舞臺,介紹給更多的廚師去運用。思考后,崔迪再次運用理科生的思維,給出了自己的具體路徑:做新中餐,或者說是探索新中式的方向。融合東西方技藝,創(chuàng)造出讓國內外都可以接受的中式菜系。為此,她要先學西式做法,再學中式做法。
2020年歸國后,崔迪來到上海,開始了她的廚師工作。雖然工資很低,但她樂此不疲。與此同時,崔迪的丈夫也十分支持她追求夢想。有了家人的支持,崔迪全身心投入其中,盡情釋放自己的熱情??紤]到要先打好基礎,法餐又是西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菜系,崔迪選擇到一家米其林一星法餐廳工作。一年后,她又跳槽到一家中法融合菜餐廳。
對于中餐,崔迪也有自己的偏好。早在民國時期,便有“食在廣州,幾無人不知之,久已成為俗諺”的說法。當崔迪的西餐基礎打牢之后,她又去學習粵菜做法。
經(jīng)過數(shù)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崔迪在廚師行業(yè)中逐漸嶄露頭角,被大家所認識。當她的經(jīng)歷被報道后,網(wǎng)絡上不時出現(xiàn)褒貶不一的評論。面對一些非議,崔迪說:“為什么學工科的去做廚師就是浪費呢?在我看來,讀完大學之后再去從事廚師行業(yè)并不浪費,天下沒有白讀的書?!贝薜纤鶎W的園林設計對她的職業(yè)也有很大幫助。比如,她的得意作品之一“雨打芭蕉”,就是園林設計給她帶來的靈感。
自唐代起,在文人墨客筆下,“落雨打在芭蕉葉上”這一自然景觀,逐漸演化成一種文化意象。因此,人們?yōu)榱诵蕾p芭蕉的婆娑疏影,聆聽雨中的芭蕉聲韻,在設計園林時,多把芭蕉種植在書房、臥室或亭臺旁。這個意象給了崔迪極大的靈感,她創(chuàng)造出了一道獨特創(chuàng)意菜—“雨打芭蕉”:用芭蕉葉包裹燒烤魚,將茄子泥鋪在下面當作泥土,用炸的薄荷葉當作芭蕉葉。當醬汁淋在薄荷葉上時,會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如同雨點打在芭蕉葉上的聲音……
除了“雨打芭蕉”,崔迪還創(chuàng)新設計了眾多意境優(yōu)美的新中式菜色,多年的學習經(jīng)歷為她的廚師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她已成為上海兩家熱門餐廳的主廚,但依然堅守初心,用精心制作的料理為食客帶來全新的味蕾體驗,以及滿滿的幸福。這份幸福感,也傳遞給了她的家人,因為他們總能第一時間品嘗到崔迪的創(chuàng)新菜品。同時,這份幸福感也驅使著崔迪不斷前行,不斷超越自我,以追求更高的烹飪藝術境界。有朝一日,她要將中餐的魅力與技藝傳播至全球各地,讓更多人品味到中華美食的獨特韻味。同時,她也期望通過美食的力量,將幸福的感覺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