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淑荷
一闋詞,一段情,讓一座宋代園林歷經(jīng)八百多年的風雨,成為世人眼中的愛情名園,這就是沈園。我慕名這座有故事的古越名園許久,早春時節(jié),終于來到了心心念念的沈園,感受它的美好與深情。
紹興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qū),又名“沈氏園”。在宋朝時,這里曾經(jīng)是一位姓沈富商的私家花園,是紹興歷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越中名園”。沈園位于紹興城內(nèi)東南角的越城區(qū)春波弄,在魯迅中路右拐不遠處,踏過放翁橋,就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沈氏園”的石牌坊。尚未進入園中,入口處的小池內(nèi)一塊渾圓古樸的大石頭便映入眼簾,只見石頭中間裂開,卻沒完全分離,上面書寫著“斷云”二字。讓人不由得想到陸游“斷云幽夢事茫?!钡脑娋?,似乎在訴說著陸游與唐琬婚姻破裂的凄婉故事。
踏入早春的沈園,撲面而來的是滿園繁盛的春色,古樸雅致的樓臺亭閣,保存著宋代園林環(huán)溪布局和自然簡約的風格。置身其中,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穿越之感,如同行走在詩詞中南宋的春天里。我順著碎石鋪就的小路蜿蜒徐行,入門不遠處,一塊嶙峋的“詩境石”聳立在園中,凝視著這清奇峭然遺世獨立的石頭,仿佛拉開了詩人凄美愛情的帷幕,這座美麗的沈園本與陸游、唐琬無關,卻因為他們的愛情,成為了人們心中“陸游的園”“唐琬的園”。
詩境石旁邊是臨池而建的茅草覆頂?shù)膯柮窓?,問梅檻古樸的回廊上掛滿了許愿牌和許愿風鈴,多是相愛男女的愛情誓言,微風過處,叮咚作響,像是在吟唱著一首首愛情的詩篇。人們感動于陸游與唐琬的愛情,帶著虔誠的心情來朝圣,在這里宣誓愛情,讓這古樸的長廊成為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線和網(wǎng)紅打卡拍照地。站在回廊上憑欄而望,問梅檻前是一泓碧水,因為形似葫蘆,被稱為葫蘆池。池岸邊翠竹挺秀、楊柳婆娑,因陸游一生愛梅,故沈園內(nèi)溪邊、籬下、屋前、山上遍植梅花。梅花開放的時節(jié),金燦燦的蠟梅,如煙似霞的紅梅,潔白如玉的白梅開得繁盛,讓我不由得想到陸游的詩句“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似乎看到每棵梅樹都幻化出放翁煢煢孑立的身影。而此時庭院深處,隱約傳來縷縷琴音,那聲音涼涼地穿越時空,把一曲《釵頭鳳》演繹得如泣如訴,動人心魄。
離開問梅檻,一路欣賞著沈園的嬌姿倩影,不知不覺來到了氣勢恢宏、飛檐斗拱的孤鶴軒。孤鶴軒亦稱“孤鶴哀鳴”處,陸游82歲時,曾寫下詩句:“城南亭榭銷閑坊,孤鶴歸飛只自傷。塵漬苔侵數(shù)行墨,爾來誰為拂頹墻?”他以“孤鶴”自喻,故此處建筑取名為“孤鶴軒”。遙想陸游一腔詩情家國天下,怎奈江山猶殘,愛情失意,只有沈園是他靈魂的棲息地。
沈園的主體以“孤鶴軒”為中心,東有冷翠亭、雙桂堂,都十分有韻味。西南小山上有閑云亭,登上閑云亭,整個沈園罩在一片蔥綠中,梅花疏影倒映在一池碧波之中,冷翠亭和孤鶴軒的檐角交錯,江南園林美景盡收眼底。西是六朝井亭,亭內(nèi)有古井一口,此亭亭頂中空,可以仰望天空,可以使井承天露,象征著詩人覆水預收的意思。南有一方亭,叫宋井亭,亭中有一口宋代的雙眼古井。
宋井的旁邊是沈園最精華所在——釵頭鳳碑,也稱“殘壁遺恨”。八百多年的光陰,已經(jīng)讓陸游題寫《釵頭鳳》的斷垣隱入塵煙,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翠竹掩映長滿青苔的墻垣,是用沈園考古挖掘出來的舊磚砌成的,上面的兩闋《釵頭鳳》詞,由著名宋詞研究專家夏承燾先生所書。站在古墻壁前,我的心情變得無比惆悵,眼前這一唱一和的《釵頭鳳》,像是在靜默無聲地講述著那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南宋紹興十四年,陸游與從小青梅竹馬的表妹唐琬結婚?;楹髢扇饲偕嗪汀俺呻p,本以為可以攜子之手、與子偕老,卻因陸母不喜歡兒媳,最終勞燕分飛。后來唐琬改嫁趙士程,陸游再娶王氏,彼此音訊隔絕。
南宋紹興二十五年春天,32歲的陸游獨自漫步沈園,恰巧與偕夫同游的唐琬邂逅,陸游見人感事,前塵往事呈現(xiàn)在眼前,悲傷欲絕卻又無可奈何。唐琬離開后,陸游將離情別恨寄情于一闋《釵頭鳳》詞,書于沈園的墻上。據(jù)說幾年后,唐琬再游沈園時看到了陸游寫在墻上的《釵頭鳳》詞,百感交集,唐琬回到家中,愁怨難解,不久后便香消玉殞。唐琬離世后,在沈園經(jīng)常會看到陸游落寞的身影,他來這里寫唐琬、憶唐琬。沈園成為陸游寄托情感、抒發(fā)哀思的圣地,在這里留下了許多詩詞。
我在沈園內(nèi)徐徐而行,雖然陸游與唐琬早已遠去,但沈園到處都是陸游和唐琬的影子,一花一草,一橋一亭,一池碧水,一縷東風似乎都在我耳邊吟唱著他們的感傷過往。在葫蘆池的最窄處有一個小石板橋,據(jù)說此橋原名“春波橋”,相傳分手后的陸游和唐琬在這座橋上不期相遇,四目對望,萬般愁緒涌上心頭,讓陸游在沈園的墻上寫下了千古絕唱《釵頭鳳》。在唐琬離世四十年時,陸游再次來到葫蘆池畔,睹物思人,回憶唐琬倩麗身影倒映在池中,寫下了“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的詩句之后,故人們把這座小橋稱之為“傷心橋”。過了傷心橋是一座茅草覆頂?shù)男⊥?,?jù)說是陸游和唐琬在春波橋偶遇后,進行過簡單交流的地方。曾經(jīng)恩愛的夫妻,被拆散10年后再次相見,自然是一見如故,這座古樸的小亭因此得名“如故亭”。
漫步古樸雅致的沈園,美無處不在,感人的故事無處不在。沈氏富商修建沈園時絕不會想到,八百年后的今天,曾經(jīng)的古越名園并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湮滅,而是盛名不衰,散發(fā)著悠悠古韻。如今重修后的沈園分為北苑、東苑和南苑。北苑是沈園的主體,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遺跡。東苑以陸游唐琬的愛情為主題,被稱作“情侶園”,有一弄堂把其他兩苑隔離開來。苑內(nèi)還有許多用太湖石做的假山,太湖石多孔,象征著陸游與唐琬的細膩多情。南苑在北苑的旁邊,兩苑僅有一墻之隔,苑內(nèi)是陸游紀念館,展現(xiàn)了詩人留下的不朽詩篇和家國天下的生平。
回眸歷經(jīng)八百多年歲月滄桑的沈園,雖然早已不見舊時明月宋時人,卻有無數(shù)像我一樣的人慕名尋訪。因為踏入沈園的門,就走進了一段塵封的歲月。沈園是一本活色生香的古書,滿園春色中寫滿了嘆息和感傷;沈園是一種見證,生命不過轉瞬之間,愛卻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亡;沈園是一曲琴音,穿過時光的長廊,成為愛情圣園中的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