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真甲木措
摘 要:《水滸傳》作為中國歷史上首本描寫農(nóng)民起義的小說,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水滸傳》這部作品中刻畫了許多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施耐庵筆下的宋江是復雜的,從押司小吏到義軍首領(lǐng),再從義軍首領(lǐng)到封建制度的棋子,其悲劇的一生不僅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guān),更與這個人的性格有關(guān)。關(guān)于宋江的形象歷代以來有很多學者加以研究,有些人覺得宋江是個樂善好施的好漢,對窮人施以援手。還有人認為宋江是一位忠臣,他效忠君主,忠貞報國,但也有人認為宋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他的偽善與狡詐在作者筆下體現(xiàn)淋漓盡致。
關(guān)鍵詞:《水滸傳》;宋江;忠貞仗義;偽善狡詐
一、學界對宋江其人的討論
(一)宋江在《水滸傳》中的地位
從古到今,對《水滸傳》的研究都避不開的這樣一個話題,那就是關(guān)于宋江這個人的形象研究與評價。前人之所以對研究宋江如此“迷戀”不僅僅是因為宋江人物形象的復雜性,更多的是因為宋江這個人物,反映了作品的深層內(nèi)涵,更體現(xiàn)了作者的精神內(nèi)核。
從作品的情節(jié)內(nèi)容來看,宋江這位“及時雨”,在劇情推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喜好結(jié)交朋友、愿意向有難得好漢施舍錢財,這使得許多好漢的故事發(fā)生都與宋江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宋江作為一百單八將的統(tǒng)帥坐著梁山的第一把交椅,梁山興盛衰亡與他息息相關(guān)。宋江的人物動向直接牽動了一部分梁山好漢的人物命運。
從作品的精神內(nèi)涵來看,宋江是全書主題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也始終處于矛盾沖突的主要地位。宋江人物身份的復雜性,使他身處矛盾漩渦。一方面,他是梁山好漢的領(lǐng)袖人物;另一方面,他是招安思想的代表。這樣反抗與順從的雙重身份激發(fā)了本書最重要的矛盾沖突即朝廷和百姓的矛盾沖突,這也是本文的思想中心所在。而書中關(guān)于宋江忠義形象的描述也體現(xiàn)了《水滸傳》所要表達的主要思想。作者也借宋江發(fā)動起義的事例來肯定這種由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主導的反抗運動,贊頌這種勇于反抗、敢于斗爭的無畏精神。同時也借由好漢被逼上梁山的經(jīng)歷來批評腐敗無能的朝廷和為虎作倀地方惡勢力。因此,宋江的人物形象對于研究《水滸傳》的情節(jié)內(nèi)容和思想內(nèi)涵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二)前人對宋江的不同評價
宋江是《水滸傳》中大家爭議最多、至今褒貶不一的一個人?!端疂G傳》中又與雜劇戲曲結(jié)合,塑造了一個更加豐滿的宋江。在梁山好漢中每個人都有且只有一個綽號,而宋江卻有很多:“黑宋江”這一綽號的由來是因為宋江其人身材矮小、膚色較黑、其貌不揚,所以人們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外號?!靶⒘x黑三郎”這個綽號講的是宋江十分孝順父母,孝子形象也一直貫穿了他的形象始終?!凹皶r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經(jīng)常施舍錢財給過路的英雄好漢。這些綽號都體現(xiàn)了宋江忠義的性格特點。從這些綽號中可以看出,宋江善良、孝順、熱心的形象特點。
但是,關(guān)于宋江的負面評論,卻是層出不窮。金圣嘆說,施耐庵在塑造宋江這個角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對宋江的“奸猾”深惡痛絕了,而金圣嘆也說,“宋江純粹是為了拉攏人心”,因此,宋江與時遷一樣,都是“定考下下”的人物。而《水滸人物論贊》的作者則說:“今人從《水滸》而論宋江者,往往說他口口聲聲說著好聽的話,實際上是偷雞摸狗的。金圣嘆自宋本出,所以在宋人的傳中,多加了幾句話,而其證得更多,所以一件事情就有了區(qū)別,是當世的豪杰。宋初以抵制貪腐為開端,而以忠臣為結(jié)局。開始是為了收服草木,但最后卻是為了收服英雄。很顯然,朱溫黃巢等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宋江卻能做到,這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事情?!笨梢娙藗儗λ谓u價的復雜性。
(三)產(chǎn)生不同評價的原因
縱然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宋江,但對于宋江這樣評價反差如此之大的并不多見。究其原因,本書的造反題材為宋江的形象爭議埋下種子。在以往的小說中,反叛題材少之又少。例如《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同為四大名著,其題材以家國興衰為主。描寫反叛題材較少的原因與當時的封建專制時代密切相關(guān),一旦選擇這類題材,作者的態(tài)度和立場尤為重要。而水滸傳恰恰描寫的就是造反情節(jié),雖然本書所描寫的宋江梁山起義與歷史上真實記載的有些許出入,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落草梁山的反叛性質(zhì)沒有變。作者對情節(jié)進行了大膽的想象和加工,這也成為了塑造宋江人物形象的主要成分。但對于讀者來說,宋江的確是水滸故事的源頭,而水泊梁山的起義造反性質(zhì)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不同階級和時代對此的爭議由此拉開了序幕。
二、宋江性格的矛盾性
(一)公與私的沖突
宋江的性格最明顯的對立面就是忠與不忠,他的一生也一直處于忠心與否、對誰忠心的抉擇當中,這也是他人物命運悲劇的原因。宋江從小接受的正統(tǒng)儒家思想讓他有忠君報國的意識,所以他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本職的押司工作。在其官場失意后多次晁蓋請他上梁山入伙的邀請,這是宋江忠于朝廷的體現(xiàn)。宋江渴望在朝廷中得到重用大有作為,獲得皇帝的認可光耀門楣。所以他在坐穩(wěn)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以后就心存招安的念頭,渴望以收編的方式向朝廷表情忠心,獲得賞識,這也是宋江忠于朝廷的體現(xiàn)。
但是,宋江的忠并非是大公無私的忠,而是自私利己的忠。首先,他無法做到淡泊名利,一心為公,也無法做到視權(quán)貴如糞土。在這場對“忠心報國”的追逐當中,摻雜著私利和私欲。正因如此,面對奸佞高俅他的態(tài)度并非厭惡仇恨,而是與虎謀皮,希望通過籠絡高俅來躋身朝野。
(二)官場與江湖的沖突
對于宋江忠義與否的不同評價,與判斷其忠心和仗義的對象是誰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官場與江湖這一對沖突是由本書的反叛題材所引起的,而宋江身處于兩種力量交鋒的漩渦中心。作為一個曾經(jīng)處于正統(tǒng)之中的官吏,他時刻保持著君為臣綱的意識,堅持著所謂的正統(tǒng)思維,也在不斷地朝官場中心靠攏。但同時,宋江作為小小的押司也只不過是官場中末流的小卒而已,他并沒有位列官場的重要位置,也結(jié)交不到身處官場高位的人。與之相反,宋江正在被不斷的官場邊緣化,而他殷實的家境和喜好結(jié)交的性格導致他更容易認識江湖上三教九流的朋友。這些江湖人士帶給宋江的是一種截然相反的思想觀念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封建社會昏庸統(tǒng)治的大背景下,官場與江湖的對抗與沖突在所難免,這就造就了宋江兩種意識的沖突。
三、結(jié)論
經(jīng)過上述分析,在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與品讀中本就沒有明確的善惡好壞之分。所有的藝術(shù)形象都有其獨特性和現(xiàn)實性,他們或多或少的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和感悟。用動人的筆觸去為我們描繪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而對于宋江的形象分析,也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當時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價值觀之間的沖突。他亦正亦邪,既有著江湖英雄的仗義、忠孝;又兼具著屬于腐朽朝廷的狡詐與虛偽。也正是這樣一個讓讀者又愛又恨的藝術(shù)形象,讓《水滸傳》這部經(jīng)典流傳不絕。
參考文獻:
[1]王以興.宋江形象污名化閱讀的辨析與反思[J].濰坊學院學報,2022,(04):64-70.
[2]徐凌.從元明水滸戲到《水滸傳》探析宋江形象的變遷[J].名作欣賞,2021,(36):54-56.
[3]陳雅惠.宋江形象忠義之爭中的論證誤區(qū)與解讀困境[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21,(06):113-120.
[4]宋瑞.晚清民國報刊中宋江形象的重塑[J].菏澤學院學報,2021,(03):109-115.
[5]鄭春元.宋江形象新論[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96-104.
[6]李麗平,鄢載鵬.《水滸傳》中宋江形象多面性之原因探討[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04):100-106.
[7]蔣慧敏.語用學視域下“水滸”系列影視片中宋江形象塑造研究——以指責、罵詈等不禮貌話語的作用為例[J].品位經(jīng)典,2020,(02):33-35+74.
[8]侯鈞才.論金圣嘆批改本《水滸傳》的社會批判功能——以宋江形象的變遷為中心[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9,(05):478-482.
[7]肖蘭英.宋江形象爭議的成因探析[J].菏澤學院學報,2018,(06):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