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曠怡
有數據調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超過75%的人正在被慢性疾病折磨,且出現了一個人身上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現象,嚴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威脅他們的身體健康。本文從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入手,介紹相關科學知識,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生理因素是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器官與功能逐漸衰退,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老年人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害,被慢性病找上門。飲食因素,如長期偏好油炸、高脂肪的食物,可能導致身體內脂肪堆積,影響血脂水平,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運動量減少也是危險因素,老年人新陳代謝減緩,脂肪容易堆積,尤其是腹部,增加了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遺傳因素,父母一方或雙方有慢性疾病,子女患病的概率更高。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勞累、吸煙喝酒、睡眠不足、接觸有害物質等也是危險因素。經濟水平,家境貧困、物質生活欠缺、營養(yǎng)不良也會導致疾病發(fā)生。老年人因為子女不在身邊或伴侶去世,心里孤單,生活沒有樂趣,心理精神壓力大也是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慢性胃炎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最多的致病因素是吸煙酗酒和細菌感染,主要癥狀是上腹部不適、疼痛、嘔吐、惡心等。長期不愈的胃炎導致胃黏膜損傷,最終發(fā)展為胃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主要癥狀有口渴、尿頻、體重下降、身體疲乏、傷口愈合慢等。糖尿病病程長、并發(fā)癥多、治療費高,易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危害是造成靶器官損傷,可致胸痛、中風、心律不齊等。隨著年齡增長,心臟病的發(fā)病概率增大,常見的心臟疾病有冠狀動脈疾病、心力衰竭,主要癥狀包括氣短、胸痛、胸悶、下肢水腫等。當向心臟輸送氧氣和血液的動脈被阻斷時,心臟病就會發(fā)作,具有突發(fā)性和高死亡率,影響身體健康的同時給生活帶來不便。關節(jié)炎和風濕病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殺手,常見的癥狀有關節(jié)腫脹、疼痛、肌肉無力和酸痛,不僅對關節(jié)有影響,還會影響身體的多個系統,包括皮膚、心臟、血管等,使人喪失正常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體發(fā)病率高,危害大,持續(xù)時間長,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縮短壽命,同時也加重經濟負擔。
慢性疾病的危害是可怕的,與其等疾病來臨時干預治療,不如在疾病來臨前積極預防,將疾病消滅在最早期階段,做到防患于未然。關于老年人慢性疾病的預防保健措施如下:
良好的生活習慣老年人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早睡早起,提高睡眠質量,避免熬夜。忌過度疲勞和活動量過大,避免給身體造成沉重的負擔。忌長時間看電視、玩手機和電腦,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概率。多飲水,可促進身體代謝,防止便秘,維持身體水分平衡。戒煙戒酒,酒精會降低人體骨骼的新陳代謝和吸收鈣的能力,抽煙會導致血管痙攣,減緩血液循環(huán)。
飲食健康?合理飲食可以幫助老人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發(fā)生的風險。老年人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增加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如豆腐、雞蛋、牛奶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食物。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次吃飯時間要有合理的間隔,一般3小時為宜,堅持少食多餐原則,每天4~6餐。嚴格把控食品安全關,老年人的身體較弱,食物中的病原體容易損害老年人的身體。食物過燙或過涼都不合適,前者容易損傷胃黏膜,后者容易導致胃腸道不適。喜涼的人食物溫度控制在10℃左右,喜冷的人食物控制在0~6℃,喜熱的人,食物控制在60~65℃。多補充維生素C,如多吃山楂、草莓、橙子、大白菜、蓮藕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維生素D可以調節(jié)鈣和磷的代謝,促進鈣磷的吸收,這類食物有堅果、動物內臟等。補鈣是老年人必須要做的事情,鈣可以從飲食中攝取,海產品、豆制品、黑木耳、油菜、芹菜的鈣含量都很豐富,是不錯的鈣來源。曬太陽也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每周選擇在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曬兩次太陽,每次至少5分鐘,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也相當于補鈣。
運動保健?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身體免疫力,降低疾病的發(fā)生風險。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包括散步、瑜伽、太極拳等,運動時間和運動頻率可以根據身體情況進行合理安排。老年人擁有健康的運動方式有很多益處:首先,可以明顯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骨骼的彈性和韌性,推遲骨細胞的老化時間,對防止年齡增長帶來的老年性關節(jié)炎有很好的效果。其次,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供血、供氧能力,使大腦思維敏捷。再次,運動可以預防慢性疾病,定期的訓練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某些激素的水平,改善大腦的認知功能,幫助提高計算、推理、思考、記憶等能力。運動還可以改善睡眠,老年人睡眠時間短,容易醒,睡不著,最后,運動可以幫助他們盡快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心理支持? 老年人容易心理孤獨,尤其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和伴侶去世的老人。長期的孤獨感和無助感,會造成老人社會參與感降低,對事物提不起興趣,心情抑郁。對此,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社區(qū)尋找志趣相投的朋友,約定時間出去接觸大自然,拓展交際圈,提高社會參與感?;蛘咄ㄟ^養(yǎng)狗養(yǎng)貓、參加寫作、舞蹈、繪畫等有意義的活動,找到生活的樂趣。
定期體檢? 定期進行全面體檢,可以及時發(fā)現身體的潛在風險,遇到問題可以及時干預治療。老年人可以學習自我管理技能,比如如何監(jiān)測疾病指標、測量血糖、使用藥物、服藥時的禁忌等,提高自我照顧能力。
治療慢性疾病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老年人要遵從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保持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能把慢性疾病的影響降到最低。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真正提高老年生活質量,也才能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編輯|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