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導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借助繪本促進幼兒閱讀能力與語言能力的發(fā)展,使其形成豐富的情感,是幼兒教師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之一?;诖耍疚牧⒆阌谝劳欣L本增強幼兒閱讀能力的對策,從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即精心挑選繪本,喚醒幼兒的閱讀興趣;注重巧設疑問,啟發(fā)幼兒深入思考繪本的內容;注重家園共育,營造統(tǒng)一、有趣的閱讀氛圍,以期為幼兒教師開展高質量繪本教學活動提供借鑒價值。
一、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特征
(一)通俗易懂
繪本風格簡潔明快,常以大量圖畫與少量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服務群體以幼兒為主,容易被幼兒理解。它的故事有趣,語言相對幽默,貼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內容多與日常生活有關比如吃飯、禮儀、安全等。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語言風格加以展現(xiàn),雖然哲理性較強,但不會引發(fā)幼兒的反感。許多幼兒樂此不疲地觀看繪本,如果教師能進行科學引導,如啟發(fā)幼兒思考圖畫中主人公的行為、引導幼兒回顧自己之前所做的不當行為等,幼兒就能在深刻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實現(xiàn)理解能力的提升。換言之,由相應的圖畫與簡單的句子構成的繪本可以讓生活的情境再現(xiàn),為幼兒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助力,提升幼兒圖文理解能力和表達水平。
(二)有趣性
繪本往往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夸張的人物表情等展示日常生活的場景,以此提升閱讀的趣味性。最為重要的是,這種有趣性并非體現(xiàn)在簡單的文字上,讀者閱讀后不會一笑了之。在保持有趣特點的同時,繪本會與幼兒進行相應互動,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觀察故事內容,探究主人公可能會采取的方式,從而獲得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明顯提升,為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形成樂于學習、善于學習的態(tài)度,將閱讀繪本納入日常生活中。長此以往,在掌握相應知識的同時,幼兒還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日后學習更為復雜的知識提供重要的助力。
二、繪本閱讀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語言能力是幼兒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如何才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使其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懂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是許多幼兒教師需要注重考慮的問題之一。繪本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可以幫助教師完成這一目標。繪本中的故事簡單易懂,句子較為相似,多為簡單的主謂賓結構,如今天我做了什么事情、吃了什么食物等,閱讀難度不大。多數(shù)幼兒在閱讀幾篇內容以后就會掌握話語的含義,對日后理解較難的文化知識非常有幫助。在幼兒具備一定的基礎以后,教師還可以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理解,對繪本內容進行適當改編與續(xù)寫,使他們在參與中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從而實現(xiàn)閱讀效率與語言能力的不斷提升??傊?,繪本既可以成為幼兒學習簡單語言的重要載體,幫助他們更好地過渡到復雜語句的學習中,又可以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在不斷的學習中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體驗。這便于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學好所有文化知識,從而獲得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促進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對幼兒至關重要,可以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使他們獲得更多的信息,掌握處理信息的技巧,從而獲得學習能力的增強;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與主動學習習慣,不再依賴教師,注重自主探索相應的內容,對其未來的學習與生活非常有幫助;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使其借助自主閱讀書籍了解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認識更廣闊的世界,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熏陶與積極正確的思想觀念,有助于更好地成長。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使教師借助講述有趣的繪本故事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逐漸培養(yǎng)其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使幼兒迅速地融入班集體當中,促使他們在濃厚愉快的閱讀氛圍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技能;放松幼兒的身心,使其積極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實現(xiàn)身心的健康成長;通過鼓勵性語言促使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拉近和閱讀活動之間的距離,方便幼兒全身心投入其中,喜歡上閱讀,為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自主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必要的助力。
(三)促進幼兒情感的發(fā)展
幼兒認識水平相對較低,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辨別是非,對接觸到的事物形成相對準確、相對客觀的判斷,勢必會降低學習效果,不利于綜合能力的發(fā)展。繪本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使幼兒準確把握繪本中蘊含的情感,積極汲取健康的成長養(yǎng)料,提升情感與智力發(fā)展的速度,為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學習與發(fā)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激發(fā)幼兒思索、體驗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使其感受人間不同的情感,如開心、難過、生氣等,豐富情感世界,學會正確處理情緒與表達自我情感的技巧,獲得更為長遠的發(fā)展??傊L本教學對幼兒現(xiàn)在和未來的積極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既是新時代賦予幼兒教師的重任,又是充分發(fā)揮幼兒教師職能來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教師應加強重視,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探索依托繪本增強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路徑。
三、借助繪本增強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選擇合適的繪本
不合適的繪本不僅不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還會促使幼兒對閱讀活動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在開展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多種方式挑選繪本。
第一,結合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征,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挑選相應的繪本內容。比如,為小班幼兒推薦《阿立會穿褲子了》,使幼兒掌握穿衣服的技巧,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強;推薦《魔法親親》,促使幼兒克服與母親分離的焦慮,緩解心中的恐懼情緒,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對中班幼兒,教師可以推薦《蚯蚓日記》,讓幼兒跟隨作者的目光,觀察與蚯蚓有關的場面,獲得相應的學習體驗,懂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活動結束以后,教師還可以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編寫其他昆蟲的日記,如蜜蜂日記,增強觀察能力與想象力。同時,推薦《大腳丫跳芭蕾》,讓幼兒既學會尊重別人,不將嘲笑別人視為有趣的娛樂,又充滿熱情地做自己的事情。對大班幼兒,教師可以推薦《胡椒南瓜湯》,促使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行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此外,推薦《一粒種子的旅行》,讓幼兒在參與中既掌握知識,又獲得非同尋常的藝術享受。
第二,結合幼兒的興趣推薦繪本。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認真觀察幼兒討論的話題、興趣愛好等,選擇相關閱讀材料,使幼兒在積極探索中形成獨立學習與自主閱讀的意識,為更好地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助力。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部分大班幼兒心中既有不安也有好奇。教師可以圍繞“小學校園”這一主題為幼兒提供相應的繪本,使他們借助閱讀對小學生活有更為全面的了解與認識。比如,推薦《大頭魚上學記》,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海底世界的大魚寶寶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猜猜他在上學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當學生閱讀完畢,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談談自己的想法,使他們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思維的碰撞,逐漸將閱讀興趣轉化為學習內驅力,形成許多好的閱讀習慣。
(二)注重巧設疑問
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其設置相應的疑問,使他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閱讀材料產生較為深刻的認識。
第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把握閱讀材料中主要內容的內涵。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深入研究繪本,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幼兒在閱讀中“尋找答案”,對故事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增強閱讀理解能力。比如,在學習《誰說天空一定要用藍色》這一繪本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在許多人的眼中,天空是藍色的,但是在小畫家瑪麗的眼中,天空卻是彩色的,請認真閱讀繪本,看看瑪麗是如何畫出彩色的天空的?”與直接閱讀相比,這種帶著問題閱讀繪本的方式可以給予幼兒更多的閱讀體驗,助力其高效完成繪本閱讀目標。
第二,引導幼兒由表及里探究。幼兒思維發(fā)展處于具象階段,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表面,對篇幅相對較長的故事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勢必會降低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取“由表及里”的學習方式,為幼兒布置階梯性的閱讀問題,使他們對繪本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深刻感受閱讀活動的魅力。比如,在學習《我好擔心》時,教師可以結合繪本的內容,設計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入學前。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小老鼠都擔心什么事情呢?對這些問題,父母又是如何回答他的呢?”鼓勵幼兒自主閱讀繪本,將觀察的畫面講述出來,深化閱讀體驗。其次是入學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老鼠擔心的事情是否全部發(fā)生了呢?在你看來,它的哪些擔心是多余的呢?它在學校又都做了什么呢?”讓幼兒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繪本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識。最后是回家以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回家以后,小老鼠有沒有與父母分享它在學校的經歷呢?都說了什么呢?這個時候,它還害怕上學嗎?”以便幼兒對主人公的情緒變化有相對較深的理解。與直接閱讀相比,這種具有“階梯性”問題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在完成閱讀目標的同時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為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助力。
(三)注重家園共育
第一,豐富活動形式。在貫徹家園共育理念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多種方式與家長進行有效交流與溝通。比如,創(chuàng)建在線交流平臺,定期發(fā)布繪本閱讀建議與指導意見,方便家長查閱,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繪本閱讀活動;請家長將幼兒閱讀的照片、視頻等發(fā)送到在線平臺上,使教師對幼兒閱讀繪本的情況有深刻的認識;結合要學習的繪本與家長相互交流,以便繪本閱讀活動高效開展。比如,在學習《長大后做什么》時,在開始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家長帶領幼兒搜集多張與職業(yè)有關的圖片,使幼兒對職業(yè)有簡單的認識。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認真閱讀繪本內容,將感興趣的內容的講述出來。此外,圍繞“我長大后想做什么”這一主題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活動,加深幼兒對所學內容的了解,有效喚醒幼兒的閱讀興趣。
第二,開展親子表演活動。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喜歡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故事播放給幼兒,讓他們借助視聽結合的方式獲得直觀感知能力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授課方式很難有效促進幼兒情感表達與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在落實家園共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親子表演活動,使幼兒在家長的正確幫助與有力支持下,逐漸完成閱讀目標。比如,在家長開放日開展扮演活動。教師可以提供互動性與故事性相對較強的繪本書單,讓幼兒與家長共同挑選一本書籍,通過舞臺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將內容表演出來。期間,幼兒與家長會遇到一些困難,如不知道如何配合、不知道怎么表演某個動作等。這時,他們會進行溝通與協(xié)商,直至找到解決辦法。這樣幼兒既對繪本的內容有了更深的了解,又與家長形成了良好的關系,對未來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又如,組織“尋找失落的漢字”“字卡接龍”等活動,讓幼兒在家長的帶領與指導下用零散的漢字組詞或造句,以此增加語感,對漢字的讀音、含義等產生更為深刻的認知。再如,請幼兒從教師提供的繪本中挑選相應的詞語,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其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有趣的故事,發(fā)展想象力與閱讀能力,為獲得更為長遠的發(fā)展空間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在開展親子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聽取家長與幼兒的意見,以此為依據(jù),確定活動的內容、步驟等,使幼兒在家校的合力下獲得閱讀視野的拓寬、閱讀能力的提高等,久而久之,實現(xiàn)個人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繪本閱讀活動的高效開展對幼兒閱讀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的發(fā)展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日常授課中,幼兒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幼兒閱讀能力的基礎上,為其提供相應的幫助,使他們在參與中掌握更多閱讀技能的精髓。此外,積極構建高質量繪本教學課堂,使幼兒長時間保持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日后的發(fā)展奠定牢固的閱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