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還有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黃昏時分,我隨手從書架拿下一本叫做《老人與海》的書。這是海明威于古巴寫的一篇小說,他因為這篇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
看著看著,我不禁被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迷住了。老漁夫圣地亞哥一連八十四天沒有釣到一條魚,但他不肯服輸,始終保持著滿腔的熱情,終于在第八十五天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大魚拖著老人往大海深處游去,老人不肯放手。他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但他絲毫不灰心,經(jīng)過兩天兩夜的較量,終于殺死了大魚。然而,在返回途中,一群又一群的鯊魚卻又來搶奪他的戰(zhàn)利品,老人拼命與鯊魚搏斗,最終大魚還是被吃掉了,老人精疲力竭地拖回了一副大魚骨頭。
主人公那種超凡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以及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文中還用了大段的獨白表現(xiàn)老人的心理。在失去最重要的武器魚叉后,他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边@句話打動了我,我覺得老人是一個剛硬的漢子。
突然,我想到了曾經(jīng)練習(xí)電腦打字的情景。從三年級起,我們就有了信息課,爸爸就說:“你呀,要練習(xí)打字了,不練習(xí)好打字上信息課怎么辦?”我滿口答應(yīng)。
起初新鮮感十足,每周六、周日我都會練習(xí)半個小時,但沒過多久就不想練習(xí)了。對著鍵盤上的字母,越看越覺得枯燥無味,面對爸爸的提醒也是用各種各樣的借口推辭,以至于兩年來打字速度毫無進步,仍然是“一指禪功”。想想真后悔當(dāng)初沒有好好聽爸爸的話。
而書中的老人呢?不管是與大魚較量,還是與鯊魚博斗,他從未有過退卻的念頭,而是以無比頑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饑餓、疲勞和傷痛,在面臨絕境時,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頑強拼搏,勇往直前,既使面對不可征服的困難,也要將失敗踩在腳下,要在精神上打敗“敵人”!
教師點評
小作者是個愛讀書的孩子,讀中有悟,見解獨特。習(xí)作把書中的精彩片段分析得有理有據(jù),總結(jié)出書中人物的勇敢無畏、永不屈服的精神品質(zhì)。結(jié)尾點題,點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