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晚飯后的時光是一盞明亮的燈,一張古意的桌子,一本書,一杯清茶,紛紛擾擾的世界只剩下兩個字:簡靜。人簡單,心清閑,茶清香,書芬芳。理想的狀態(tài),知足的心境,莫過如此。我習慣把手機束之高閣,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閑書。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深山古寺的靜謐幽清是一時的簡靜。真正的簡靜之境是在心里修籬種竹,在紛紛擾擾的人世擁有一顆閑逸之心,可出世,也可入世。
生活不是曲調優(yōu)美的歌,不是蕩氣回腸的小說,也不是閑情逸致的小品,不是平仄講究的詩,不是瀟灑清勁的書法,也不是意蘊豐厚的畫卷,但聽歌的時候,讀詩的時候,欣賞書畫的時候,人總是寧靜的。這些超越生活的藝術形式是以簡靜為底色的,沒有簡靜,可以說就沒有藝術的美。
忙忙碌碌之余,讀書就成了渡過生活之河的精神力量。一撇一捺,橫平豎直,一個個文字是有簡靜之氣的。它是潺潺的溪水,也是溪澗邊的植物,清新灑脫的氣息讓人忘記塵世的那些紛爭和計較。
看人寫書法作品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公園里有一老者,神采奕奕,在河邊石板路上寫毛筆字。毛筆是自制的,拖把桿,海綿頭,清水代替墨水。毛筆在老者手中輕捷如飛,灑脫不羈,一個字寫完,很快就消失了,只剩下殘缺的水印,老者并不在意,依然很專注地寫著。夕陽的余暉淡而輕柔,斜斜地灑在老者灰白的頭發(fā)上,波光粼粼的河面、微風里搖曳的蘆葦、悠閑漫步的游人……心思簡靜,入眼的一切似乎也如詩如畫了。
在冬日的園林里走走,我看著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植物,不管是珍貴的,還是寂寂無聞的,都把自己修煉成了簡靜安然的模樣,哪怕在凜冽寒風里,依舊保持著俯仰自在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