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楓
一天,在食堂吃早餐,熟識的朋友看見我,笑著問:“你去了哪里?好長時間沒在食堂看見你了。”我一笑,說:“外出學習了兩個月,謝謝你的關注,雖然我人不在這兒,但有你這一問,說明我一直都在,不是嗎?”
另有一天,我在QQ空間鏈入近日發(fā)表的文章。一個QQ好友說:“你一出差回來就發(fā)表了文章啊!”我回道:“就是我不回來,這文章也還是在那兒,只是你現(xiàn)在才看到而已?!?/p>
在很多情況下,事與情的在與不在,與事、情的本身沒有多大關系,而是與他人的關注程度有關。被關注了,就一定在;不被關注,即使在,也跟不在是同一回事。人在與不在,文章在與不在,取決于與之相關聯(lián)的這個人的人生際遇,以及他所處的生活圈子里那些人的心境。其實,路一直都在,你走與不走,它都在那兒。只是,你走在路上,就會真實地感受到路在那兒;你沒有走過這條路,就無法擁有切身的感受。
當然,在光陰的溪澗中,我們總是山一程水一程地走著,走過高高低低,經(jīng)歷起起落落,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以各不相同的姿態(tài)行走,所以都能夠感知人生之路的存在,只不過,各自的甘苦只有各自心里明白。應該說,不懈不怠地在人生之路上行走的人,是最能體味人生去留、歲月滄桑的。
只要心在,愛就一直都在。一個心還在的人,總有機緣、能力付出愛和接受愛。人生不只是一味沉浸在愛而能得的快樂和芬芳里,也會有因愛而不得產(chǎn)生的煩惱和憂傷。這是同一事件里兩個截然不同的層面,讓愛的光芒呈現(xiàn)出別致的光亮。
溫暖,一直在生命的過程中。有人曾說:“生命的美好在于不經(jīng)意間收獲溫暖和感動。”是的,在凡俗生活中,溫暖、溫馨總是不少見的。一個眼神,一朵淺笑,一次相握,一個擁抱……它們的存在讓生活顯得綿厚悠長而意味綽約。我們走過繁華寂寥,總有一些厚厚薄薄的暖存留于深深淺淺的記憶中。
一個人在與不在,與一個人在另一個人心中的位置有關;一件事在與不在,與這件事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有關;一縷情在與不在,與這縷情是否真摯有關。
在與不在,是心靈與心靈的觸點,是生活與生命的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