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雖然生活在內(nèi)蒙古,但爺爺奶奶卻是土生土長的寧夏人,迫于生計(jì)爺爺大約30歲時舉家遷到了內(nèi)蒙古的一個小縣城,但生活習(xí)慣依然延續(xù)以前,就連口音都是地道的寧夏方言。最困難的時候爺爺一個人的工資養(yǎng)活一家老小,后來生活逐漸好了,奶奶也是從不浪費(fèi)食物。起初奶奶家沒有冰箱,夏天儲存食物成了難題,奶奶總有辦法讓我們隨時吃到肉,她會把買來的牛羊肉用調(diào)料炒成咸肉,炒干水分并放涼收集在一個壇子里,放在涼房,這樣可以隨時取來給我們做面條炒菜或是包包子,我最喜歡的吃法是大人們都睡午覺,我和表妹像兩只饞貓一樣溜進(jìn)涼房用手抓著吃肉干,咸香有味,吃渴了抱著爺爺奶奶的茶盅子潷個滴水不剩,然后就一下午不見人影,等奶奶睡起來發(fā)現(xiàn)盅蓋子翻著,就知道我們干了啥,用濃重的寧夏話嘮叨著:“這兩個是非丫頭饞得很呀。”
每天早晨奶奶是最早醒來的,穿著軟底鞋悄無聲息地穿梭在各個屋子,用雞毛撣子把所有柜子的灰撣完,爐子上的壺開始呼呼冒著熱氣,奶奶會將洗好的蓋碗茶盅放在五斗櫥上,打開最上面的柜門,把放著各種干果的盒子依次拿出,在蓋碗里捏點(diǎn)茶葉,將兩三顆紅棗放在爐子上烤到微焦、烤出香味,放到茶葉上,柿餅掰成兩半,再放入一塊紅糖、一勺白糖,捏兩塊冰糖,偶爾還有一兩顆黑棗,將滾燙的開水沖入蓋碗,只倒入半碗水,然后蓋上盅蓋子,等著爺爺起來后再沖入半碗開水,茶香和著果香在屋里蔓延開來。茶泡好后,奶奶會從碗柜里拿出一個像枕頭一樣的大饅頭,由于形似一條大魚,我和表妹常常叫它魚魚饅頭,奶奶將饅頭切成薄片盛入盤中,放在炕邊的高爐臺上,爺爺起來后會和奶奶一起就著蓋碗茶吃饃饃,商量著一會要干的各種活計(jì)。如果這個時候睡在炕上的我和表妹誰先醒了,奶奶會用盅蓋子潷點(diǎn)糖茶喂我們喝,并告訴我們糖茶不能潷干,喝到一半要續(xù)水,我們只是盯著盅子里的柿餅,這時應(yīng)該已經(jīng)泡得軟糯香甜,只待爺爺奶奶去喂家禽家畜,我倆便伺機(jī)將盅子里的柿餅用筷子夾著吃。奶奶忙完回來看到了,也并不說什么。
我最喜歡吃奶奶做的攤饃饃,就是把面沖成糊糊,放入蔥花和咸鹽打入一個雞蛋攪勻后,在平底鍋里倒入胡麻油,奶奶的平底鍋是個雙耳的鋁鍋,由于經(jīng)常烙餅子、攤饃饃,已經(jīng)用油包了漿,不會粘鍋。待油溫適中,舀入一勺面糊,再用抹布墊著鍋的耳朵把鍋輕輕一轉(zhuǎn),面糊均勻地被平攤在了整個鍋底,一面定型后,奶奶雙手抓住鍋耳朵往上一顛,餅子在空中一個旋轉(zhuǎn),完美地落入鍋中,烤至金黃的一面朝上,等另一面定型后,餅子就熟了,一個攤饃饃最多三分鐘就做好了,不到半個小時一摞熱騰的饃饃就會被放在小炕桌上,奶奶會拿出她炸好的西紅柿醬,抹在饃饃上卷起來給我和表妹吃,我倆一口氣能吃兩個。后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奶奶的雙耳鍋傳到了我這里,大家都嫌棄這個鍋油膩膩的,我卻十分珍惜,這個用歲月包漿的平底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承載了太多味道,那是只有奶奶才能做出的美味,如今鍋還在,為我攤饃饃的那個人卻再也見不到了……
奶奶還會做一種叫“洋盤纏”的面點(diǎn),她有一個褐色的和面盆,很厚實(shí),偶爾奶奶會用老面酵起一盆面,她會喊我“麥麥,奶奶給你炸洋盤纏吃”。然后就開始和面,變魔術(shù)一樣變出一盆像兩個甜甜圈套在一起的油炸“洋盤纏”,我估計(jì)它最早的由來可能是面包圈的中國版,所以叫“洋盤纏”,奶奶的洋盤纏里會放入雞蛋、牛奶和白糖,吃起來酥軟香甜,我喜歡吃放涼后回軟的,如今我有十多年沒吃過了。
奶奶還會做燙面油香,一般在早晨,奶奶早早起來,用開水燙一塊面,分成面劑子,卷上油拿搟面杖搟薄后,用平底鍋煎熟撒上白糖就可以享用了,必須趁熱吃,凉了口感不太好,我喜歡就著奶奶的糖茶吃,爺爺奶奶常常邊吃邊嘆息人生無常。
在我吃到甜豆包之前,我從來沒想過豆沙包會是甜的,從我記事起,奶奶一直給我做的是咸香口味的用花蕓豆做的包子,奶奶管它叫“花豆包”。豆子需要提前泡發(fā),只要奶奶坐在炕頭的太陽地?fù)於棺樱揖椭滥棠堂魈煲龌ǘ拱?,泡好的豆子煮熟后放入咸鹽和調(diào)和面,把切好的蔥花放到最上面,用熱胡麻油一潑,攪拌時用搟面杖把豆子搗成泥,拌勻了就可做餡料,這個時候奶奶都會舀一小碗給我,讓我直接吃,所以每次做花豆包,我都等著這一小碗豆餡飯,咸香軟爛好吃極了。奶奶有一個專門給花豆包子做造型的鑷子,上面全是鋸齒狀的豁口,包子包好餡料整理到光滑圓潤,再用這個鑷子在上面壓出許多小花紋,包子就算做好了,只等上屜蒸熟。長大后吃到甜豆包,我才知道大多數(shù)時候豆沙餡料都是做成甜的。我困惑了很久咸豆包是奶奶自創(chuàng)的還是某個地方的特產(chǎn)呢,直到奶奶去世后的某一年,我們隨爺爺去故鄉(xiāng)探親,親戚們拿出當(dāng)?shù)氐拿朗痴写覀?,其中就有咸香口味的花豆包,我才知道在奶奶的故鄉(xiāng)他們一直這么吃。
后來奶奶年紀(jì)大了不怎么下廚了,這些美味也在歲月中成了回味。